APP下载

三种学案在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2015-09-10林涌泉

中学生物学 2015年8期

林涌泉

经过漫长而详细的一轮复习后,学生对高考生物知识已能较系统地掌握,也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但仍面临着一些困惑,课上容易懂,课后容易忘,考试容易错。而来自教师的抱怨也不少,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因此,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灵活性和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和教师的抱怨,笔者在二轮复习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写了三类不同的学案,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听课的高效性。

1 利用“判断改错”式学案,查缺补漏

此类学案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太杂太散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复习到后面忘了前面,而这类题目常常是容易题,学生容易丢分。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笔者把相关的考题,甚至是教材中的原话编写成判断题,在二轮复习上课前印发给学生做,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来个全面的梳理,查缺补漏,将基础再度夯实。

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本专题一般以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为载体,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多角度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会在非选择题中以一两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形式出现,分值小,难度通常不大。下面是学案中节选的部分内容(要求判断对错并改正):

(99)酶活性用底物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来表示

( )

(127)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

(191)有丝分裂前期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

上述考题均来自于高考原题或模拟题,甚至书本原话。这些知识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不重视课本,对于课本中的原话不加以理解,考试所暴露的错误也没有及时去归纳总结,所以频频出错。如99题的原型就来自于浙科版必修1教材62页“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例如1 g蔗糖酶在1 min内使多少克蔗糖水解就代表蔗糖酶的活性是多少”,所以应理解“酶活性用单位时间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来表示”。讲解127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加以小结。191题来自于人教版必修1教材112页的原话。所以二轮复习中,教师还应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根本,这样才能进一步夯实基础。

2 利用“构建网络”式学案,梳理脉络

在一轮复习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复习方式是按照教材顺序将知识逐个梳理一遍,而二轮复习应将知识间的整体结构、知识要素的纵横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同时帮助学生辨清知识间的内在关系,理顺知识脉络。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概念梳理,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各个分散的“点”(知识点)连成“线”(知识线索),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以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建立大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教师可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运用由主干→分支→末节三级梯度形式,最后向最细的知识点辐射。如:为了突破“光合作用”这一专题,笔者请学生从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以及影响因素为主干建立知识网络概念图。

图1是部分学生所作的概念图,简单分析如下。

图1A暴露的主要问题是基础不够牢固,无法将主干知识进行整合,知识点缺漏较多,不过思路较为清晰。图1B明显好于图1A,能够将主干知识进行拓展深化,但光合色素、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具体过程及其联系不够系统。经过教师点拨,学生改进后大部分能画出如图1C所示概念图。

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给出的关键词可多可少,建立的专题可大可小,挖掘的深度也可深可浅,以达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目的。

3 利用“一题多问”式学案,精练巩固

此类学案主要针对的是难度系数大、所占分值重的专题,如实验题和遗传题。这类专题一般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内容繁杂,题型多变,学生习题做不尽,教师例题讲不完,但收获甚微。为了改变这种复习效率低下的状况,笔者尝试运用“一题多问”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将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浙江省的实验设计题近几年都要考查学生绘制坐标曲线图、柱形图、表格的能力,如果平时不注重解题的规范性,学生往往丢分多。如对浙江省2012年第31题改编如下: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

(2) 请分别用坐标曲线图、柱形图和表格三种形式来表示预测的实验结果。

当然,题目内容是否符合案例背景有待考究,这一点必须对学生说明,以免犯科学性错误。但从系统复习知识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此类案例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学生做好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对于暴露的普遍错误应加以整理归类,引导学生如何纠错。

对二轮复习学案的编写,笔者注重的首要目标是实用性,力求教师上课好用,学生听课实用;同时也要兼顾课后教师作业的批改及时性、学生的再消化性、复习的永久性。以上三类学案的编写针对的是不同的教学专题和不同的学生学情,不管哪种学案,都是以夯实基础为根本,掌握规律为方向,提高能力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曹秀娟,唐林炜.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0(27).

[2] 江宜博.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命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