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学生活动,强化概念教学

2015-09-10崔绪昌周俊歌

中学生物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粉笔概念图生物学

崔绪昌 周俊歌

生物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而通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是很好的催化剂。结合生物学知识丰富多彩的特点和初中学生表现欲强的特性,笔者对学生活动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传染病”一节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1 学生活动在概念教学中的实践

学生对“传染病”一节中的概念还处于感性认识,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剧、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概念图对概念加以整理、归类,从中洞悉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一定的概念框架,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打好基础,从而达成将知识内化的学习效果。

1.1 演绎小品,激趣导入新课

小品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文学形式,把它恰当地运用到生物学课堂上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课前笔者指导部分学生准备了小品《流感来了》,剧情是这样的:小明得了流感后,不停打喷嚏流鼻涕,在与小斌交谈时也没有用手和纸捂住口鼻,结果小斌也得病了。表演结束后,教师及时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1.2 扮演侦探,找病因辨真伪

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赋予学生超级侦探的角色,并设计了“案件调查、取证分析和成果展示”3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案件调查阶段让学生自学找出传染病的病因、特点和类型;取证分析阶段让小组合作总结出病原体的类型及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成果展示阶段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层层深入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传染病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参与游戏,体验传播过程

学生对“传染病”已经有了概念性的认识,但关于传播过程还不太清楚,而这一过程相对比较抽象,不容易在学生已有的事实基础上形成概念。笔者用粉笔模拟病原体,设计了“传粉笔”的小游戏,让学生体验传播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先说明游戏规则:师生之间传递粉笔,传递方式可以多样,不需要按座位顺序进行,游戏时间为1 min。游戏结束后,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的过程和寓意:想给他人传粉笔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粉笔在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代表什么?拿粉笔的人代表什么?不管是你直接递给他,还是扔给他,都需要借助一定的途径,传递方式又代表什么?要想传出手中的粉笔还需要什么条件?那么,接受粉笔的人代表什么?如果这个人不在,你能将粉笔传给他吗?……接着再配合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化难为易。

1.4 改编剧本,掌握预防措施

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一些有关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事实性知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笔者在教学中以设问过渡:“哪组同学能将前面的情景剧改一改,不让小斌得病呢?”学生修改了剧本:小明打喷嚏时用手或纸捂住鼻口,最终小斌没有患病。接着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是针对传播过程的哪个环节?”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5 记者采访,破艾滋病疑惑

关于艾滋病,学生在初一的健康教育课中已有所知,但停留在他们头脑中的仍然是事实性知识。笔者设计了“小记者采访”活动,帮助学生将其概念化。课代表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其他学生接受访问。采访的问题有: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易感人群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你知道“艾滋病日”是哪一天吗?红丝带有什么寓意?……通过学生采访,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爱心,加深学生对传染病的理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艾滋病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6 合作探究,绘多彩概念图

概念是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特别是不能形成概念网络,更不能深刻地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而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够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以传染病为核心建构概念图并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发现不合理之处,学生之间再加以纠正,从而让学生构建起概念框架。下面是部分学生小组绘制的概念图(图1、图2)。

2 教学体会

实践表明,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引入学生活动,学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就生物学概念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在概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课前设计要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学中适当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产生探究和发现的心理,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成长。

其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平时要具有慧眼,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结构,凭借自己的慧心,创设多姿多彩的活动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冯晓楠.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教学[J].中学生导报,2012(09):4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欢

粉笔概念图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粉笔怎么来的
我们的“粉笔头”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粉笔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