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非语言行为本质与优化英语教学

2015-09-10李吉生

考试周刊 2015年70期
关键词:身体语言跨文化交际

李吉生

由于我们受束缚于传统外语教学法,只注重语言本身,忽视文化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其非语言交际系统方面的了解及掌握。所以,在重视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应当对非语言文化交际教学一视同仁,从而使师生在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课堂交际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知非语言行为,加深跨文化理解

(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了苹果,而不去摘吃,问他为什么不摘别人家的苹果,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他会回答:“我不能去摘,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一定会回答:“那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不能要。”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着上帝的监视与庇护。中国人大多不信上帝,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金钱和地位,这是人人向往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君子不享受;贫穷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刘备曾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另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的古训,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用它教育自己的孩子们。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

二、理解言语行为特性,明确其意义影响

(一)理解文化特性。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描写。例如:“我姐姐是一名大学生”、“天安门广场很大”等,这些句子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

例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中国: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而美国:Can l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做要帮助的对象。

(二)非语言交际的意义。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往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如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被人拍照下来,结果被驱逐出境;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认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

三、巧借身势语文化,促进人际沟通交流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语言棱镜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每种语言(包括身势语和副语言)都负有“文化使命”,粘接着一层文化色彩。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密切相连的非语言交际常常有使前者相形见绌的交际功能。身势语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引人注目。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势语是国际性的,不同国家的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借助身势语能够进行交际。曾有人研究发现,人们每天平均讲话只占与人交往的时间的10%,与人交往的时间都是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身体语言的沟通。有些时候,身体语言就足以表达所有的信息,语言反倒是多余的,只要人们彼此在对方的感觉范围内,应存在身体语言途径的沟通,所谓的身势语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身体信号。因为不同民族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与自己的习惯相反的信号,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约束力对身势语的影响及和环境差异所赋予身势语的不同含义。

教师如果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并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非语言行为一定能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身体语言跨文化交际
身体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论审讯中身体语言的运用与利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身体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