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赏识教育助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2015-09-10林水火
林水火
摘 要: 当代教育应是爱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应如此。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更不能伤害他们。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的心灵有放飞的空间。赏识教育以人为本,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肯定、鼓励,从而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唤起自信、激发兴趣,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赏识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理念
什么是赏识教育?笔者认为,赏识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对学生关爱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适度地给予信任、尊重、鼓励、赞扬,以期形成健康的自信人格。赏识教育不仅充满生命力,而且是对自己学生的一种尊重和理解,“赏识教育”又称“成功教育”。《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的周泓把自己又聋又哑的女儿培养教育成跟同龄正常孩子一样的优秀的大学生的事例,就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大环境中出现的一个赏识教育的独特而又成功的范例。在长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中,笔者有效运用赏识教育,收获不少,感触很深,以下谈几点看法。
一、赏识教育,有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
首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是富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如果能赏识学生的长处,或某个闪光点,则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于是在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欢乐与幸福,从而产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与困难斗争的勇气。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扬长避短。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考试仍然是少不了的评价方式之一。然而,每次考试,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退步了,或成绩不尽如人意,结果受到一定打击,失去自信。特别是学困生,更会产生自卑心理,远离成功。怎么办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要诀。因此,教师的赏识教育,正如久旱的及时雨,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赏识教育,用心地感知发现学生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亮点,并加以表扬、鼓励,如:用心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书写)、成绩的进步与否等方面,就能帮学生找出可取之处,帮学生找回自信、树立自信。
再次,在课堂活动时,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价语,如“你的答案独特,富有新意”等;每一次质量分析,从不随意粗暴呵斥、讽刺、挖苦,积极引导学困生、后进生、退不生,多进行曲纵向对比,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对比,进步了没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样让不同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增强学生自信心。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手段,也可以较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不断进取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喜欢活动而不喜欢上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审视自己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赏识教育助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本着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堂讨论、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开放,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在课堂讨论时,先设置情景,即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然后设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同呼吸,共担当”,为改善空气质量,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回答到原因的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生活质量提高,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忽略环境的保护;土地荒漠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带来的扬尘;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学生如此之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积极客观评价,这样就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与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
三、赏识教育,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一事例中,笔者认为,陶行知就是应用赏识教育,从学生的身上找到闪光之处,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爱我家》,笔者确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当时,设计了三个环节:“家”的遐想、我说我“家”、“家”的情结。在活动中,让学生提供相关具体实例(家贫出孝子、出才子的事例,家长地位不高但品德高尚的事例等),然后,针对具体情况,用赏识教育,予以引导;特别是对学生中相互比家长地位高低、金钱多少的问题予以剖析;注意辩证地看待家境的作用,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发扬自强精神,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平等意识,不能因为家境的差别而自傲或者自卑。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中,从学生交上来的小论文“心中的爸爸妈妈”才深知,某些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写出来与老师共享,这不正是赏识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吗?
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思想品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新课程,新视角[M].2005(2).
[3]福建省教育学报[J].第60期、第102期、第108期.
[4]鲁洁.教育学[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会,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