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9-10石卫芳
石卫芳
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班级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1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国学经典原文,就连有些老师读起来都会望而却步,更何况是我们七八岁的孩子了,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经典,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告诉孩子们经典文学的价值、国学经典与现代文相比的优势等。
1.2小学生诵读的原则。不求甚解,须知大意。小学生诵读经典应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做粗略的讲解或提示,让学生在粗知其大意内容的基础上再熟读成诵。让学生把目视、口诵、耳听、心想四者结合起来,再通过朗朗上口的反复吟诵,有效强化诵读的效果。
1.3选择合适的内容。现在市面上的书可谓琳琅满目,走进书店难以选择。所以这首先要求我们学会取舍,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选择。低段的孩子可以先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这些蒙学书;中段的孩子可以选择背诵《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和大量古诗词;高段继续背诵大量古诗词外,可选择背诵《孟子》《古文观止》《史记》中的精篇名段。其次是优秀的散文、优秀的外国经典读本、童话寓言等。最后还要涉及国学经粹,如我国的《西游记》、《红楼梦》,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法国莫里哀的《悭吝人》,俄国果戈理的《死魂灵》等名著,我们都可以带孩子多读一些。
2.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立即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3.关于精读课文的教学
3.1指导朗读、默读。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
3.2精读文章(或部分)的教学,一定要紧紧抓住“议”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采用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我们在教学毛泽东主席的《长征》诗时,我们要抓住诗歌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让学生围绕“红军在长征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从而领悟红军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取决于红军这支队伍所体现地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长征精神。我们还要让学生重点领会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含深入理解。
3.3必须确定哪些部分或段落是文章的精读部分。在教学中,我们要像在具体生活中面临选择时做到有取有舍、避轻就重一样,我们要把学习重点放在课文最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部分(即课文的精读部分),集中精力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们要教给学生确定文章重点部分的方法。我认为文章的精读部分,就像前文已论的定义一样,是文章中能够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部分,它是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它应该是作者所要重点论述的内容。根据文章题材与体裁的不同,它在文章的位置也不一样。
4.识字写字教学
4.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教学,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学中突出这个重点,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识字、写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4.2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如果说学生认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有时可以“无师自通”,而小学生写字,入学儿童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在课改实验中,有的老师对指导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软任务,教学时间不够,往往就是把指导写字和学生练字的环节省掉了;有的老师虽进行指导,但指导不利,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用展示写字的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字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板书不好,就不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加强写字,一要从思想上重视。电脑时代仍需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而且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