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难度大
2015-09-10
随着工业污染企业逐渐搬离北京,近年来,工业污水对北京水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河边居民却没有感受到水环境的变化,甚至认为“河的上游有污水处理厂,水脏很正常”。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开的最新数据: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684.8亿吨(2013年仅公开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较前一年下降了2.9%和3.1%)。仅就北京的情况看,2012年,北京市污水排放总量15.20亿立方米,其中2.6亿立方米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地表水环境已不是疾在腠理,俨然成了一块心腹大患,污染治理者又该如何操刀?
污水处理能力落后于排污需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水资源规划专家姜文来告诉《经济》记者,几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生活污水的排出量,为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他指出,“通惠河之所以出现处理后的水依然很脏,是因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没有能力完全处理污水,一些污水未经处理就进入了河道。另外,一些居民生活的污水没有进入排污管道,直接排污河中。”
为了化解这一矛盾,北京市已于2013年4月发布了《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提出将在“十二五”末,新建再生水厂47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8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线1290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484公里;同时,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14处,新增无害化污泥处理能力3995吨/日;以及建设临时治污工程,满足规划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前的处理需求。
然而,即便上述工程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很有可能仍然落后于排污需求。“2014年底正式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为北京带来年均12.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刨除涵养地下水的2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的新增用水量将带来年均7亿立方米的污水增量。”这对于污水处理能力本已不足的北京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姜文来对此深感忧虑。
那么,根据北京水污染的情况,具体又该如何治理呢?
控制氮磷
“污水中最难处理的污染物有两个,一个是氮,一个是磷。我们一直说水体富营养化。实际上,就是氮元素和磷元素多了。要想减少他们的量,比较困难。”姜文来告诉《经济》记者,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因素,过去污水处理厂对于氮和磷的控制稍弱。
“有一年,污水处理厂的磷超标了。有关部门都说,你这个出水里面磷超标了。我和他们讲,我也知道磷超标了,但是,北京市没有湖泊,河流也不会富营养化,磷超标对于北京市没有影响。”王洪臣说。
实际上,王洪臣也自知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渤海湾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为了保护渤海湾,北京确实应该降低污水中总磷的排放。然而,污水处理资金不足,使得污水处理厂不得不望“磷”兴叹。
2012年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已经大幅下调了排入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限值,不过其对磷的控制仍然比较宽松。因此,姜文来建议,要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成本低、效益高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尤其是除磷技术。
节水先行减少污染量
除了继续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和其他配套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外,在姜文来看来,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应该加大节水方面的投入。
姜文来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用水量直接决定了污水量。“如果工业、农业、生活各方面都节约用水了,那么相应地,污水处理的压力就小了。具体措施上,政府可以对节水器具采取一些补贴,或者直接发放给居民使用;可以在新建的小区提倡水的二次回用,把用过的水收集、处理、再使用。当然,如果每个小区都自己处理,成本比较高,还要有适当的规模。”
对于郊区而言,“有些村子不大,如果把污水收集起来,再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本确实比较高。我们可以考虑,在一个村子,建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在有土地保证的情况下,建立适当的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净化。”实际上,在姜文来看来,水库、河流也是一种湿地。“要充分利用湿地本身的水质净化能力,而不一定要建立污水处理厂。这样一来,污水处理的成本就能够大大降低。”
综合治理缺顶层设计
跳出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从流域的角度来观察水环境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告诉《经济》记者,中国水问题的解决,依赖一个跨部门、跨地区、跨流域、综合的水系统管理机构。“当我们谈到水的时候,同时指的至少是5个方面:水资源、防洪安全、水的使用、水的污染治理和水的分派。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没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这些方面,而不是单纯地说要做水污染治理,否则就极有可能忽略其他方面。”
“这个管理机构,需要把水资源、水系统、水安全、水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起来。比如,京津冀蒙的水域管理机构,应该要超越这4个省区市,进行强势的水资源管理。”这样一来,整个大区域的水资源、水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管理。否则,部门分割和地区分割,将使得水系统管理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北京和天津打架、天津和河北打架、北京和河北打架……最后,大家没有综合的、整体的水安全、水系统的概念。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几乎中国所有和水有关的院士——王浩院士、任南琪院士、张杰院士——都在谈论的观点。”
要想解决纠结缠绕、错综复杂的水问题,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主导管理,还需要尽早建立、完善相关的顶层设计。在王洪臣看来,美国水污染治理的有序展开,正有赖于其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早在1972年,美国就颁布了《清洁水法》,每一片水域的目标都是“可渔、可游、反退化”。而中国的水问题之所以如此复杂难解,也正因其缺少顶层设计。“没有顶层设计,谈什么都有巨大的问题和矛盾。谈东碰到西,谈西又碰到东。”
“‘水十条’迟迟出不来,原因就是要做什么事也总在变。要干的事太多了,但是一个10年的规划,能干什么?最早的几稿,上面写着中国的水环境目标是‘可渔、可游、反退化’。写到规划里,那不就是10年的目标嘛。我当时就说,不可能,美国几十年都没治理到这个地步。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中国的环境保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
王洪臣认为,要先摸清楚中国的水环境现状,从现在开始,治理到哪一种水平,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假设全部完成需要50万亿,那么‘水十条’的2万亿只是杯水车薪,没有产出大家也能理解;但如果全部完成需要4万亿,那么我们2万亿就完成了一半。即便是不完善的顶层设计也比没有好。否则大家都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到了哪一阶段,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尽快恢复生态
就在中国还纠缠于一项项数据指标时,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更高一级的水环境治理——生态恢复。
2007年,美国的切萨皮克湾发生了一起重大污染事件,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对水质指标做了检测之后发现:全部正常。”王洪臣说,最后调查发现:尽管所有污染物指标都在限值以下,但是氮和磷的浓度还是相对高了,导致极端天气下水体缺氧,对鱼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即使已经达到了环境标准,2008年切萨皮克湾流域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还是继续以氮和磷去除为核心进行提标改造。”王洪臣说。“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仍然看重的是达标率、污染物浓度……拿一堆数说话。这里面编的成分很多,所以水质报告都挺好,但是到水边一看,都看不下去。而美国的治理,已经不是针对某种污染物,而是综合地要恢复这个水生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更高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