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师引导力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

2015-09-10肖丽萍

考试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引趣活动语文

肖丽萍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面临很大困境,甚至有些被边缘化,学生可读可不读,不重视语文。因此,必须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从小学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加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

一、根据课文特点,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要根据教学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这样做就是要达到一开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如《五彩池》一课,在学生解题之后我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引言为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除了“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重视开端的趣味性。

2.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得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这样,课堂气氛就十分活跃,学生乐于上语文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3.结合教学内容,追求新、奇的教学方法。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过,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这种学习境界能使学习者产生无穷乐趣。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每一堂课都有“新意”。讲戏剧未尝不可以演一演;讲诗歌不妨举行朗诵会;范读时不妨放一段录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二、根据课堂与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目的。

1.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学习参与意识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实现既定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课堂教学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2.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关爱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勇于表现”。学生通过自己的表现,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可取的。

3.了解学生,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首先,多肯定和奖励,少批评。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适当引入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培养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加强健康的情感教育,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后进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

4.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有发挥的时空。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营造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努力营造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对语文的兴趣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和课堂环境的因素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引趣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数学课堂引趣策略初探
试析激情“引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引趣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