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乐
2015-09-10叶未央
叶未央
随着有关于“综艺电影”的争论日渐深入,在上一期就“第一境界是就电影而论电影”的基础上,我想还可以从不仅仅局限在电影范畴之内的更高“境界”来审视“冯小刚之问”。
无论是拿数钱当有趣、以钱数论成败的“唯票房论”还是倚小卖小、以“年轻人代表未来趋势”去偷换“年轻人掌握真理”之概念的“唯青年论”,对于电影来说,都只能反映一定的 “市场效果”和“市场趋势”。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市场效果”和“市场趋势”只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却远远不是电影的全部。君不见,刚刚在万众瞩目下隆重揭晓的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奖项的最终归属表明:对于电影的专业评价和市场反应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是司空见惯的正常状态。
从宏观审视的角度来说,“就电影而论电影”只是这种审视最低的“维度”,而且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较低“维度”里,所有的评价才特别容易陷入“唯票房论”的误区。事实上,我们对于电影的理性评价,还必须站在更高“维度”上来衡量和比较。
我们说的衡量一部电影的第二重境界,就是强调在“就电影而论电影”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学会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评价电影。电影作为所谓人类文明的“第七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与生俱来地应该具有“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换言之,如果在最低的层面上“就电影而论电影”,无论“三级片”还是“综艺电影”,都是按照电影的技术标准(且不论其技术标准的高低)生产、在电影院放映的“产品”,那只需要满足观众的娱乐功能、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令观众热血沸腾的感官刺激就足够了。可是电影的“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真的可有可无吗?眼下这场争论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所谓“综艺电影”正在挑战电影的“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而冯小刚拍案而起也正是因为: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精神食粮的“第七艺术”——电影,正在这种挑战中日益“沉沦”。
具体来说一说电影的“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
一部潦草到六天就能拍完的“综艺电影”,会有拨动心弦、启迪心智、叩问心灵的“审美价值”吗?拍“综艺电影”的这些所谓“电影人”又不是六天时间就可以“创世纪”造万物的上帝,六天时间恐怕都不够他们想明白什么是电影的“审美价值”,更遑论通过影像来呈现了!
至于电影乃至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很多人可能听上去更加反感。毫不讳言,我们那一代人当年对此提法也非常反感,但那是因为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电影等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被强调到了某种过于绝对的极端化程度。正所谓:“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现在的情况不是电影乃至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强调过度,而是“票房至上论”的甚嚣尘上,对于我们传统的“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寓教于乐”之类的文艺创作理念已经形成矫枉过正之势,所以现在需要的是纠正这种“一切向钱看”的绝对化倾向。
有人指冯小刚当初也是拍《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那样的娱乐性轻喜剧起家的。没错,可是那些电影中多少还有一些真、善、美的情怀,至于后来的《集结号》和《一九四二》就更是充满厚重的历史与人文思考了。反观现在这些拿游戏当故事、拿作秀当演技、拿无聊当有趣的“综艺电影”,充其量就是一些“闹剧”,只能让那些在当今这个艺术“末法时代”本来就无所追求的观众看个热闹,不能带来任何教益。
有一位名导演常把“营养”挂在嘴边,按他的分类,电影只分“有营养的”和“没营养的”两种。我深以为然!什么电影是“没营养的”呢?就是只能满足视听感官刺激或者所谓“轻松”、“减压”诉求的电影。这类电影“没营养”的程度像极了“麦当劳”、“康师傅”、“可口可乐”之类按工业化方式生产的“垃圾食品”,堪称“垃圾精神食粮”。那么什么电影是“有营养的”呢?当然就是除了视听感官刺激之外还能让观众多少有一些“回味”、多少有一些“心动”、多少有一些“沉思”、多少有一些“情不自禁”的电影。这类“精神食粮”背后往往饱含着“大厨”们的呕心沥血。
我理解很多人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去吃“麦当劳”、“康师傅”、喝“可口可乐”的行为,论销量也的确没有什么可以与这些产品相提并论。但是这些产品也正在破坏着人们的口味和对美食的标准,把令人回味无穷的“百元吃好”变成了速生、速朽的“十元吃饱”,而且还让食客们欢欣鼓舞。这才是冯小刚不平则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