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校园文学活动与语文写作教学的关系
2015-09-10邵长霞
邵长霞
校园文学是指学生时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者通过校园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要为学生欣赏和接受的文学。
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意义非凡,仅就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两项而言就有很大的价值。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作为指导性用书,明确了高中的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延展性和丰富的内涵,而校园文学活动正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校园文学的最大特色,就是学生们不受“技巧”的约束,不循规蹈矩,全凭真情流露而定出活生生的新鲜味。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句话,要想真正听取时代的脉搏,那就去贴近中学生的胸口。而校园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生活充满热情、激情,既洋溢着时代气息,又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下的语文写作,要的就是学生的这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一切从哪里来?靠老师的喋喋不休和漫天飞舞的资料是苍白的,那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了源头,没有了缰绳,学生丢掉了灵魂,写作没有了思想和立场。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十多年的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常让自己感到焦灼。就我自己遇到的问题而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逼”“假”“空”几个非常集中的问题。
所谓“逼”,包括老师逼迫和自我逼迫。高中的学习很忙,给语文学习的空档时间不多,而学生匀给写作的空档更少,往往是在老师逼迫的写作任务之下逼迫自己“写就”一篇文章,而写完后再润色、修改的更是少之又少。此种境遇下写出的文章谈何活力和灵动?
“假”,更多的是指“造假”,假人物假事例假感情。学生在缺少社会阅历和阅读积累的状况下出现“编”人物、编事迹的现象。当下的高考作文要凸显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无论是个体心灵的抒怀还是面向社会的思索,绝大多数的学生视野是比较狭窄的,尤其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同样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也是止于一定层面的。在这样的现实和困境下,学生要听从指挥棒的引导,要努力提高作文分数,可深重的“题海”又让他们无暇顾及去做深层次、多方向的阅读,于是就诞生了“造假”这一现象,张冠李戴、不遗余力地拼凑或穿越,惹得阅卷老师连连惊呼!
“空”是指只搭架子没有内容和思想。不去谈论问题的内涵和实质,仅在表面上下功夫。如写“底气”这一话题,通篇在谈“因为他有底气,所以……”,“底气”的内涵是什么?拥有“底气”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没有,有的只是贴标签。那样肤浅的文章,练习再多也练不出一个会写作的学生。再有一类就是思想没有温度和深度。写作时仅就所知道的事例泛泛而谈,不能由一个事例去思索背后存在的问题等,更谈不上倾注自己的感情去表现一份责任、一种思索。
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不同程度地减轻甚至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任性”交上的一篇篇短文,却让我欣喜地发现他们灵动的内心世界。在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中,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和高中教学写作,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影响较大、收获颇丰的有下面几项。
“诵诗·写诗”主题活动。同学们搜集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古诗、现当代诗齐上阵,演讲者的感情得到了更深的锤炼,听者收获了更多精彩的诗作,进而掀起了一阵诵诗、抄诗,甚至写诗的热潮。在诗歌朗诵月,古典诗、现当代诗涌现出别样的魅力,一度被学生们冷落的冯至、舒婷、海子等成了比赛中的宠儿。同学们还为诗歌加了一个简短的诗人或诗歌背景小介绍,配上自己制作的精彩画面,真真正正成为一场视听的盛宴。
继热情澎湃的诗歌朗诵活动之后,校园文学的爱好者们潜心学习,抓住身边美的事物,在校园文学刊物上开辟“我心中的诗”一栏,笔法虽稚嫩,但情感深厚浓郁。如:“何须觅春?春已在望中!就在一个始料不及的日子,紧闭的世界突然打开。花朵们都羞涩然而泼辣辣地开在春风里了。花朵是春天的注脚。当春风的丝丝缕缕拂过枯叶般的面庞,红润的笑容随之绽开。从人间的河床上,花的颊上,柳的眉梢流淌过,春风醇厚如酒。被这样的春风吹拂着,散文也只好分行排列,成了诗歌的样子。春天于是有了最和谐的韵脚,田边,河畔,山间,野花的粉唇,草叶的手掌和燕子的呢喃,冰河的塌陷。”(尚成立《为春天作的序言——写在春天边上》)
“文学经典回眸”专题活动。这让埋于题海的学生们重新拿起尘封已久的著作,细细地品,精彩地评。老师们给学生们推荐经典名著和相关的名家点评或著作,学生们细读文,精点评,精彩的语言层出不穷。一名同学在《热爱生命》的感言中写道:“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与嘲笑,但那又怎样,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热血就是我们的代表,活力就是我们的独家印记。而这些属于青春的正能量告诉我们,坚持下去,坚强起来,不要被困难所击倒,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和与命运决斗的勇气,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漂亮!”
“读了《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我才知道: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麻烦,多大的困难,永远都要坚强,如果你不坚强,那么你将永远不能跳出困难这个圈套。”
“热爱生命,坚强无畏,莫忘初衷,善始善终。”(牟俊浩《热爱生命》)
“那人·那诗”主题活动。这是一个配合选修课《唐诗宋词》和课本教学进行的活动版块。学生们由课本的诗歌和作者们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文字,或抒情追思,或指点评论,班级选拔出优秀作品,编辑成书,并在校宣传栏定期展出,出类拔萃者入选每月的校刊。当学生们徜徉于“诗·人”合一的境界,涌动的情愫喷薄而出。“我想不出该用什么样的颜色去涂鸦,天空是粉红色的,人是黑色的,而落下的泪珠,是白色的,摔在地上,便化为珍珠。李清照写的,并不是一个未亡人,而是一只失群的鲛人;一个还没开始,就有了结局的故事。万里乾坤,芸芸众生,可以与之搭配的,却只有那凄婉的泪水,徐徐落下的夜幕;可以伴其左有的,只有划过天际的流星,还有那古道旁、人群中、庭院里的伊人;可以出现在其中的,只有那灯火阑珊处的佳人,和那含泪的微笑。”
“不过我真的很喜欢那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没有原因。如果硬要找个理由,也许是它很像那句‘少年子弟江湖老’吧,也可能是因为它与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吧。”
“庄子笔下的‘姑射仙子’也许是世间最美的女子,可在我的心中,白始至终都为李清照留出了一个席位。不管是词中,还是词外,她总是会给我一点感悟。”
“原来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杨硕《我眼中的李清照》)
校刊征文园地百花齐放,叙事的、说理的、抒情的,还有小小说等,大家在这块园地里尽情释放。没有了束缚,给他们以更广阔的空间,写作竟然成了他们心灵的一处驿站。校园文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兴奋。
校园文学活动打开了他们的视野之窗,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胸中有,下笔自然如行云流水。老师在指导写作时,学生有了努力的动力(校刊征文、报纸投稿等),更有了深刻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由此看来,校园文学活动完全可以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其实践活动性强、自主性强、综合性强的优势,为高效的语文写作开辟路径。第二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指出:“我们要提升对校园文学建设的认识,将校园文学发展与语文教育巧妙联系起来。以校园文学活动为突破口,开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语文大课堂,特别是通过文学鉴赏和写作活动,发挥文学特殊的教育功能,让学生陶冶心灵,挖掘情商,启迪智慧,完善自我,培养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营造出最优质的校园文学生态环境。特别是全国广大语文教师及其他一线校园文学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校园文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学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努力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开展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语文教学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校园文学充分尊重了写作者的创造性和独特性,给写作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写作自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而这又可以看作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个有效延伸。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力实施,要求教师转变固有的写作教学观念和指导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