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教学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2015-09-10蒋金涛
蒋金涛
名著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留下的熠熠闪光的财富。阅读名著,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力量。名著教学虽也占据一席之地,但其重要性远未被认同,教师教学名著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固定的课时,没有规范的方法,因而教学效果也就不甚理想。笔者以为,初中名著教学必须厘清几对关系,方能使教学效果更好显现。
一、导与读
“导”指教师的启发引导,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因势利导,引领、激趣,而不是灌输式的讲解;“读”指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是独立、主动地进行的认识活动。这个观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他的观点不仅阐明了导与读的关系,而且明确了师生的责任,为名著阅读的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不仅因为有精妙的语言、动人的故事,还有隽永的篇章、精巧的构思,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世界。它具有一般书籍所没有的伟大的历史高度、精神力量和人格情感,经常浸润其中,情趣自会高洁,修养也会得到提升。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节选的只是名著中一些精彩篇章,限于篇幅,不可能截取名著中太多的精华,因而也无法完全体现名著全部,况且只有作品内容简介与点评,和名著内容本身不能画等号。这里的“导读”,只是提纲挈领的提示,只是“豹之一斑”,要想领略名著的芳华,唯有走进整部名著方可。
名著教学首要条件就是正确认识理解“导”与“读”的辩证关系,只有理顺了这对关系,才能既保证节选的部分轰轰烈烈地教学,又保证整本书内容踏踏实实地阅读,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相得益彰。
二、精与略
精读与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所谓“精读”就是斟词酌句地品读,进而了解课文意旨,体会作者情感;而“略读”则是浮光掠影地快速阅读,只求了解课文大意。在名著教学中,精读与略读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这正如叶圣陶所言:“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圣陶先生还讲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精读需读出“神”。要有层次地反复读,只有精读才能领略其神韵。对此茅盾曾说过:“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
略读要读出“味”。要有针对地灵活读,可以先理出故事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略读时,要引导学生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文学即人学”,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
可以说,精读与略读各有侧重,不可偏废。纯精读,那是专家的事,时间上也不允许;只略读,那是休闲者的事,与学生的身份也不符。只有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才能开辟阅读的真正通道。
三、放与收
由于时间的久远、学生的阅历尚浅等因素影响,初中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兴趣,缺少亲近感,很难与书中人物形成共鸣,甚至对名著避而远之。而且当今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以前只能从书上得到的东西,现在从大众媒体中同样能得到,学生们宁愿接受“速读本名著”,也不愿面对原装名著。在此情形下名著教学中采取“先放后收”(或者“放放收收”)的原则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谓“先放”,就是一开始让学生跑点野马,信马由缰地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对人物感兴趣就围绕人物去读,对情节感兴趣就多读些情节;你对书中的风土人情感兴趣,就在风土人情中畅游吧,你对书中的诗词歌赋感兴趣,就在诗词歌赋中徜徉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是少些限制,少些枷锁,让学生在名著的广阔天地中自由自在地驰骋吧。
所谓“后收”,即把学生的缰绳归结到教师手中,逐渐把学生集中到问题的关键点上。而一旦扭住了问题的“牛鼻子”,就要尽可能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短时间内阅读与此问题相关的章节,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根据地多起来,知识就会变得牢靠,名著阅读也就有了抓手。
收放结合是阅读名著的很好尝试,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既要给予信任,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畅快;又不能完全放任,跑出跑马场,而是要把阅读的“马缰”牢牢牵在自己的手中,就像孙悟空一样,无论你怎样闪展腾挪都跑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四、乐与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学”。孔子在自述生平时曾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由此可见,乐学是由内而外的自觉行动。如果教师在教学名著时能让学生乐学,那就是大功一件了。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唤醒学生乐学名著的因子,教师可以营造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自身是否阅读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带动和引领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共同体验阅读的甘苦,找到心灵对话的钥匙。
与“乐”相对的是“苦”,阅读名著是乐中有苦,苦中有乐。学生在名著的世界中行走有时也很枯燥,也很孤独,碰到艰深的文字、难懂的情节也得狠下心去应对。没办法,名著如同生活,不都是艳阳高照,也有凄风苦雨的日子。
所以说,学习是苦差事,学名著苦,不学名著也苦。人生在世,没有不苦的事情。与其牢骚满腹,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事,倒不如顶着压力,眉开眼笑,欢天喜地地去做。须知,快乐是一天,烦恼也是一天。解开这个心结,打通苦与乐的通道,学生阅读名著的心态可能就顺畅多了。
五、讲与练
讲与练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各个环节,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把握好分寸,尽量为学生创造独立获取知识的条件。当然,这里的“讲”,不是满堂灌,不是填鸭式,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讲,而是经过选择的“讲”。讲要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讲得到位,讲得透彻,讲到学生的心坎里,讲得学生热血沸腾,讲得学生“心有戚戚焉”。重点要放在点拨和引导上,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并及时答疑解惑,做到引导思路,点拨疑难,揭示规律,指导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讲是为了让学生会。讲是教师的行为,教师会根据名著的特点,剖析其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产生兴趣,提高能力,从而使学生由“懂”到“会”。架起“懂与会”二者之间的桥梁的是“练”,只有练,才可能会。“练”要有所选择,循序渐进,先简后繁,恰到好处,从而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说明一个质朴的道理: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唯有勤学苦练方为真谛。任何所谓的终南捷径,都不可靠,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