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当“屏奴”
2015-09-10侯玉婧
侯玉婧
一项对全球七个国家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的调查显示,中国有70%的用户睡觉时也要拿着手机或者放在身边。“寸步不离”的手机成为用户最忠实的伴侣和倾吐“树洞”,67%的中国人会对手机吐露自己“最深处的秘密”。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移动互联、便捷个性的妙处。但当其以近乎“侵略”的方式占据生活的时候,人们赫然发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无形的网络,好似一块强力的磁铁,引得大家都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变身为“屏奴”“失陪族”。逢年过节,人人忙着“抢红包”,冷落了身边的家人;好友相聚,各自忙着“刷屏”“回消息”,冷却了本应热闹的聚会。当“躲入手机成一统”成为一种常态,真实的生活势必面对虚拟的消解,这显然已成为当下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对智能手机“欲罢不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弥漫在现代社会的无聊和焦虑情绪作祟。孤独和平庸,常常是人类最难以忍受的两种处境,当精神世界不够丰富,人们往往畏惧独处和闲暇时的无聊,只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而手机恰恰填补了这片空白。自媒体时代,每天的新闻洪水般涌来,碎片化的信息分割着我们本就稀缺的时间;微博也好,朋友圈也罢,“刷存在感”的心理诉求,消解着人们对真实内心的应有关照,也把彼此间的感情表达变成一场“秀”。长此以往,“低头毁灭世界”恐怕将不再是危言耸听。
人类发明工具、运用工具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心为形役,人为物役,无异于一种退化。辩证法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很多时候,“通”往往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隔”,智能手机打通了互联网世界的“奇经八脉”,但却隔断了我們亲近自然的热情,多读一本书的心绪,也隔断了我们与家人的陪伴,对自我的雕刻。人们对手机的普遍依赖,正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脱节的表现。从更大的意义上看,丰富心灵、拒绝手机的“诱惑”,不只是每个人的私事,更是从整体上改变民众精神风貌的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细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