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农庄绿色畅想
2015-09-10印宇鹰
印宇鹰
近年来,通道县以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契机,着眼于全县“打造五星全域农庄”,努力推动农业转型提效、农民增收致富,在侗乡的青山绿水间,在侗寨的笙歌耶舞中,奏响了休闲农庄发展的绿色畅想曲。
通道围绕“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建设,从长远规划层面,策划和规范休闲农庄建设。坚持做到“三个注重”:注重侗族元素展现,使鼓楼、风雨桥、凉亭、吊脚楼等成为休闲农庄的主打建筑。注重侗族生活还原,将十三个方面侗族文化融入农庄休闲活动,依托现有的景区景点,探索万佛山与县城打捆申报5A级景区,围绕县城和景区规划布局生态休闲农庄建设,实现深度融合发展,让游客充分体验侗族“慢拍生活”“和谐生活”两大生活方式。
用好推手,政策推进。从突破束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庄发展的政策瓶颈入手,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用地政策,实行税收优惠、实行规费优惠、推动规范化和标准化经营。先后出台了《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办法》《农家乐项目对口扶持办法》《农业产业化扶持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奖励扶持星级农庄、特色农庄、体验基地的发展,鼓励工商资本投入休闲农业、社会融资投入休闲农庄,形成山地林地入股、私营合作、集体经办、外商投资等多元化发展格局。
用足抓手,全面整合。一是建立县委政府整合涉农资金、严格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涉农领域项目30多个,分片指导、集中帮助休闲农庄建设。二是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38家,参合农户达12000余户,流转土地面积30100亩,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休闲农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开发。三是突出侗族建筑艺术风格特色。对县城、皇都、芋头、坪坦古侗寨进行民族风貌改造。四是规范行业管理。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目前,通道已成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拥有省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四星级农庄1家、市级农庄3家。
用活招手,借力发展。依托通道三省(区)交界的独特区位,建立大桂林民族风情旅游圈的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贵州侗族文化旅游黄金线,实现客源共享、路线共推、市场共建,搞活休闲农庄消费市场,促进休闲农庄的快速发展。在每年的旅游旺季,组织休闲农庄、旅行社、景区负责人到长沙、广州、南宁等城市召开旅游推介会,对接长株潭和“两广”旅游市场。在各个景点景区和侗寨农庄,举办“春节系列侗族民俗活动”“大戊梁歌会”“月地瓦”“芦笙节”“过冬节”等节会活动,给休闲农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目前,通道县发展休闲庄园、体验基地10余万亩,发展旅游商品生产企业84家,生产土特产、工艺品、侗锦等旅游商品50余种,解决农民就业1万人,实现经营收入10亿元。今年1-6月,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分别增长30%、33%;以旅游和城镇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
发展乡村农庄是政策所向形势所趋。通道是湖南的一个边陲小县,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是国贫县、侗族自治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到处都是天然景区景点,到处都是侗寨人文景观,发展乡村农庄既是扶贫攻坚和旅游发展的重大契合,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无与伦比的优势。各侗寨依山带水,鸟语花香,笙歌耶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然的休闲农庄景象。一个侗寨就是一个天然小农庄,整个县域就是一个大农庄。通道由此点燃“五星全域农庄”梦,谋划着把整個县域作为一个五星级的大侗寨农庄来进行打造,旅游兴县之路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