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2015-09-10陈荣英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活动

陈荣英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生活性、实践性、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它的运用包括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创作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人文、创新、运用、逻辑等方面的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课程奠定基础,为形成良好品质个性和健全人格魅力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面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在新课标下理念的指引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创新教学。

一、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品德语感、思维能力、伦理修养、情操情趣、个性发展、学习理念、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机整合,不仅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认识字、书写字的能力、阅读作品能力、写作创作能力、口语交流交际的能力,而且要表现为比较强的全面的运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老师必须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新课标深刻学习,领悟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教师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而不是课堂学习中的发号施令者。教师只有真正树立创新意识,转变观念,给自己正确定位新的角色,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和充满情感的话语引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为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为此,语文老师应该树立“知识与收获、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相统一的创新意识,只有这三方面得到相辅相成的统一的发展,才能逐步形成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语文素养。

二、创新活动模式,建立和谐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活动模式目的在于开放性,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作风,让学生实实在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过程。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感悟、感受、阅读、体会、欣赏、理解教材文本和呈现语文素材,去搜集、分析、处理、解决的语文课文的信息和社会生活信息,把学习的主阵地还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保持在主动实践与探究、挖掘与发现的状态,从而调动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语文教学要建立创新的活动教学模式,教师就要有开拓思维和探索精神。笔者认为:语文活动模式构大致的环节可以包括:精心准备阶段、过程实施阶段、效果总结阶段。具体分为四个操作步骤:从教师角度说,是“设置情境——指导实施——小组评议——总结鉴定”,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从学生角度说,是“培养兴趣——方案制定——互动交流——拓展深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学习策略。教学与学习两条线相辅相成。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学生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生活的情境,必须在相对主题情景下开展。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感染、推移的作用,激发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结合课文教材的内涵,精心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入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2.制订方案,精心准备。学生在活动精神的感染下,很快就能领会文本内涵,通过精读的感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共同合作研究设计活动方案。要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意见,只要扮演活动的引领者、推动者和参考者,就能让学生在自主与互动、合作与探究的氛围中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

3.小组评议,互动交流。这是创新活动教学模式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既是活动“把控者”,又是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的“推动者”,从而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得到体验。同时,教师既要组织好对学生活动的阶段性评价工作,努力及时肯定发现优点,又要指出活动过程中的不足,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使活动实施更趋向合理、科学。

4.总结鉴定,拓展深化。在学生活动交流结束时,教师引领学生及时做好对活动过程的总结和评价,并对活动过程进一步延伸社会,比如引进课外生活体验,向语文综合训练方式延伸深化,从而进一步发挥实践活动效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相信,从“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辅导,学生主体”的活动教学模式势必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使用教材是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性资源,但教材不是学生课堂学习唯一的内容。教学应该树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多方面地帮助拓展收集学习资源。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并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善于运用。”

新课标对教材的概况是“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把教材作为优秀文本范例,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是将“教语文教材”变为“在学生生活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学习生活”、“在语文中领悟生活的本领”。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学科的定位、分析学科特点、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创造性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语文新课标强调:要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为此,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知识生长的过程,不能强求答案的唯一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探究结果。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设计多套教学预案:

一是在语文教材文本有多角度的解读内容上,从拓展学生思路出发,逐步优化学生思维过程,提前制定应对“预案”。这种“预案”应是多方面思考基础上优化整合。

二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研究学生思辨的情景的基础和有限的课堂资源条件。从学生个体需求出发,即这种预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且贯穿“课前、课内、课后”等教学环节的全过程。

三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经验和学习执行力,预估学生在自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义、困惑、障碍,相对应地制订应对方案,养成良性思维的习惯。

四是构建多维教学目标过程中,当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和方法不平衡时,教学过程应以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予以恰当应变与调控,实现多维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机。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教材精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