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5-09-10苗亚伶
苗亚伶
我市从2009年开始了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这几年,我们多次进行了新课程教材与课标的学习、培训,为全面开展新课程教学做好了准备。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发现和感触,非常值得反思。下面我就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提示学生抄笔记别丢了“西瓜”
高考数学试卷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只要把这些基础题做好,分数便不会低了。要想做好基础题,平时上课时的听课效率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他们上课时讲的教学内容可谓是精华,认真听讲45分钟要比自己在家复习两个小时还要有效。听课时可以适当做些笔记,但前提是不影响听课效果。有些同学光顾着抄笔记却忽略了老师的解题思路,这样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得不偿失。
2.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更深入、具体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较强的学习迫切性,并产生积极思维的心理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实现短期效果,仍然是使课堂教学变成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更谈不上探究、自学、讨论。长此以往,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变成一听就懂,只会模仿例题来做。当时看来效果不错,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检查学生,却连当时认为简单的都不会了,个别会做的却是用当初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做的。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没有经历动脑思考探讨的过程,没有动手练习巩固,就不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要求老师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还思维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坚决废除“注入式”“一言堂”“满堂灌”。
3.利用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概率的定义
课前请同学们同位2人一组准备1枚硬币,上课后组织同学们做抛硬币的实验,分为连续抛10次,50次,100次,等等,一位同学抛,同桌记录正面朝上的次数,同学们做得兴高采烈。做完以后老师适时提问:“若是随机抛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请同学们用你的实验记录来解释。”由于学生全部参与了实验,因此每个人都会从中得到收获。
新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利用数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数学概念、规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原则:(1)要有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够得着”;(2)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3)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4)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5.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
悬念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机制,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起到持续的刺激作用,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获取新知、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思起于疑,有疑始有进”这一理念渗透在问题情境创设中,设置超出学生认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惑,并要求学生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打破常规解题途径,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探究过程,切实获得了解教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答的学习能力。
如在排列知识教学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如果现在口袋里放置1—6号6个红球和7—12号6个黄球,现在如果要你摸出两个球,那么‘摸出一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两个都是红球’、‘两个都是黄球’的排列和概率是否相同?”学生一开始都得出了“结果不相等”的结论,但接着感到很惊讶,很多学生表示怀疑,于是纷纷动手进行计算。这时我向学生说明,如果将任何一种情况进行列举比较麻烦,可以通过数列知识进行有效解答。
6.不要忽视数学系统性
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有的学生会因为一点困难没有解决而造成以后学习上更大的困难。随着学习内容的不同,随着学习方法不同,又会形成新的不适应和困难(如有的学生不适应由数向形的转化)。这种新旧不适应和困难,教师如果没有及时加以重视和补救,日积月累,不适应和困难日益分化、扩大,学生渐渐失去学习信心、兴趣,甚至惧怕、憎恶数学,以至很难补救。事实上,一名学生一旦问题累积,甚至学习上脱节,要补回来并非易事。(这正是“多”“加”并不见效的原因。)相反,如能采取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方法及时回授,随时激励学生自信心,情况就大不一样。正如我们现在的做法:上课先解决前面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再上新课。坚持下去,知识巩固率显著上升,学生成绩提高很多。经验告诉我们:成绩差的学生是一课一课差下去的,教师应防微杜渐。实践表明,只要得到适当的帮助和必要的时间,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7.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具体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包括测验、尤其是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改善和调整教学过程;(3)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