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软实力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
2015-09-10陈道庆
陈道庆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文化软实力更是成为经济持续发展,落实“四个全面”的关键。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赖于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处理好文化软实力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关系,已经成为急需重视的课题。
一、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将科技、军事等作为国家间博弈的主要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直到上世纪后半叶,作为与军事、科技等刚性实力相对应的软实力才逐渐进入国际视野。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汉斯·摩根索曾指出,“优越文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政治哲学的说服力”显然要比诉诸军事、经济手段更有效,因为“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民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国家之间权力关系的手段”,将地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次提出了“软实力”概念,他把软实力概括为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几个重要部分,使软实力上升到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使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实际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对外推行的政治理念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吸引力、影响力。
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表现方式上是区别于硬实力的,硬实力主要是一种刚性的呈现,是一种显性的影响力,例如强大的国防可以增强威慑力。而软实力则更侧重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信念产生影响。另外,软实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要发挥其影响力,就需要一定的媒介给予支持,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比如体现一国文化积淀的历史遗迹、民族风俗、文化观念,以及治国理念,等等。但是,这些媒介并不天然等同于软实力,只有它们内含的文化价值理念发挥出独特吸引力,能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普遍认同,才是软实力应有的表现。所以说,软实力的提升,实际上就是要让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执政理念等展现出其内在的魅力,赢得较为普遍的认同,实现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在构成软实力的几个要素中,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显然处于核心的地位。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民众的价值理念、国家的执政理念,是一国历史文化的凝练,也是一国民众生活方式最为核心的概括。
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简要精炼地凝练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对于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的把握,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来的。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但是它们是一对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被反映的一方,是核心价值观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或国家集体意识的集中反映,体现的是国家或民族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体现的是国家或民族内在的精神生命力、外在的软实力。因此,弄清楚核心价值观与软实力之间的关系,是提升民族魅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必要前提。
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或民族文化理念的集中反映,而文化软实力则是文化理念影响力的对外显现。所以说,二者的关系在内容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软实力是价值观生命力的对外表现。
首先,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根本上来自于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前,主要透过文化产品得以展现。比如美国的软实力是通过什么得以体现的?其实就是在其文化产品或者其他软实力触及得到的领域将自己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包装传播出去,只有核心价值观有吸引力了,软实力才能强大。就像自由女神像支撑起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积极进取等美国价值体系,都标志性地出现在美国的好莱坞制造中,以实现对世界的影响。
当前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象征是什么呢?很显然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因为中国梦对内是象征我们两个一百年所要实现的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了这种凝聚共识的作用;对外我们要与世界人民实现的是亚太梦、世界梦,以此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同,是我们构筑世界话语权的价值观支撑。在如今社会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大背景下,在世界多种价值观的实力较量下,核心价值观所要实现的是它的引导力和包容性。这就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感召力,也正是中国梦中所蕴含的这种核心价值观在不断增强着中国的软实力。
其次,核心价值观决定文化软实力特质。核心价值观作为理念层面的社会意识,是软实力中最抽象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我们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也就决定着我们是什么样的软实力。
最后,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软实力发展。当前我们提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的呢?一方面,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着深厚而久远的历史文化,积累了中庸、尚和、仁爱等价值观,是我们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比如《孔颖达注〈尚书〉》“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但是这些传统文化理念我们并不能直接引用,既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既要体现我们的民族性,又要体现我们的当代性,要对传统文化理念作现代阐释,只有这种经过去伪存真的核心价值,才是当前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强国对世界展现的面貌,是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的软实力。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软实力建设,就意味着,要批判继承我们的传统软实力。比如“忠”这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处理自己的家庭、社会、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对人、对事的忠诚无私、忠于职守、献身国家等精神品质。但是在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忠在很大程度上被塑造成为“臣事君”的关系准则,变成一种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体现在权利本位下形成的等级化、和不辨是非的愚忠观念。这种思想在现代表现为下级对上级的所谓的忠诚,制约了民主法治精神的确立,不利于独立人格精神的培育,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对于忠这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继承,就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作现代阐释,忠的现代意义就是指在民主法治社会中的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认同和担当,如忠于祖国(爱国),忠于职责(敬业),忠心待人(友善)等,所以说,忠的现代意义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上,同现代社会中的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玩忽职守、贪污腐败等现象相对立。所以,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民族性和当代性的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当前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2][美]约瑟夫·S·奈.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3]王月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软实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