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中提琴的发音

2015-09-10李恒川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弓子中提琴琴弦

李恒川

中提琴作为弦乐器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有独特的魅力。笔者不仅分析了中提琴的发音原理及演奏方法,而且阐述了提琴家族的发音共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世界上所有弦乐器的发音原理都是通过琴弦的振动从而引起共鸣箱的共振进而放大发音,而从发音方法上又分为拨奏和弓子拉奏,前者比如吉他,后者比如提琴。拨奏是指通过手指或拨片拨动琴弦,使之振动,而拉奏是指通过弓子上的弓毛拉动琴弦,使之振动。弓毛通常为马尾所制(廉价的弓子会用尼龙材料代替马尾),在显微镜下,马尾会有许多倒刺,再加上松香的作用(松香具有黏性,可以帮助弓毛更好的粘住琴弦),使之不断地拨动琴弦,就会达到琴弦连续震动的效果。

刚刚学习提琴的学生在演奏时往往会发出像杀鸡一样难听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要持续的声音马上停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阻止它振动,比如用手或者别的物体突然捂住振动的琴弦。琴弓在演奏时始终不离开琴弦,自然也会阻止琴弦振动,也就是说,琴弓在演奏过程中,既使琴弦振动,又阻碍它振动,就像一把双刃剑。初学者往往经验不足,遇到这种情况会本能地增加力量,反而增强阻碍振动的力量,使声音变得更糟糕。那么学习提琴发音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如何使琴弦持续振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阻碍。

弓子在琴弦上的力量分为两种:一种为横向的力,一种为纵向的力(即垂直于琴弦的力量)。横向的力作为驱动,使弓子运行起来,从而使琴发出声音,而纵向的力一旦过大,就会使弓子增强阻力,从而影响震动。因此,对于初学者,刚开始练习时最好把纵向的力去掉,右手保持松弛,一点力量都不要有,用弓子自身的重量就足够。随着练习的深入,当演奏者能够熟练、松弛地运弓之后,可以逐渐增强力量,这个力量来源于全身,通过腰部,传导到肩膀、大臂、肘关节、小臂、手腕、手指,最后通过弓子,作用于琴弦,就像拔河运动一样,把全身的力量传导到绳子上。因此,整个手臂,从肩膀到手指都要保持松弛,就像绳子一样,才能把力量有效地传导到弓子上,中间如果有紧张僵硬的地方,就会影响这种力的传导。

当掌握力量的运用之后,就需要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声音的色彩,即音色的变化,这是中提琴发音的更高一级的要求。这里面有一个新的因素需要考虑,就是弓子在琴弦上的接触点,就是指弓子在琴马与指板之间的变化。

琴弦架在琴马和弦枕之间,就像一条钢丝一样,越是在两头,就越硬,越往中间走就越软,弹性就越大,因此,越是靠近琴马,琴弦就越硬,越是靠近指板,琴弦就越软。在演奏过程中,如果需要大一点的力量,就应该把弓子靠近琴马,因为这个位置的琴弦可以提供相对大的反作用力,如果我们需要一个轻的声音,力量就应该减小,弓子的接触点就应该靠近指板,此处的琴弦提供的反作用力相对较小。

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弓子运行的速度。如果弓速不变,以上所述是成立的,但实际演奏中,因为作品的需要,弓速会随时变化,因此情况就会变得更复杂。因为弓速的变化会带来力度的变化,当需要强一点的声音时,不仅可以增强力量,而且可以通过加快弓速实现,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如果要强奏,那么既可以用力量,又可以用弓速。弓速越快,带起琴弦震动的幅度就越大,而前文提到,越是靠近指板琴弦就越软,弹性就越大,因此,更容易被快速的弓子带动。如果是需要快速运弓的强奏,接触点就应该越靠近指板。

由此得出结论,如果需要加大力量的强奏,接触点要靠近琴马;如果需要增加弓速的强奏,接触点要靠近指板。如果需要弱奏,则相反。

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也要考虑,即琴弦及左手的因素。中提琴四根弦,由细到粗,分别是A,D,G,C,在相同的弓速、力量下,由于物理的原因,越是粗的琴弦,接触点越要相对靠近指板。此外,加上左手的原因,按弦的把位越高,有效弦长就越短,因此相对应的接触点就越靠近琴马。

综上所述,在实际演奏中,为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要随时调整相应的弓速、力量和接触点这三个因素,它可以使音色更有魅力,更好听。

猜你喜欢

弓子中提琴琴弦
老余
Thickness-dependent magnetic anisotropy in obliquely deposited Fe(001)/Pd thin film bilayers probed by VNA-FMR∗
纪念照片
纪念照片
中提琴演奏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谈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四季
额头上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