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报道与电视媒体的相适性
2015-09-10郭传辉
郭传辉
【摘要】连续报道即追踪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或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典型事件进行及时追踪的持续报道。连续报道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多次新闻集合,其中每则新闻具有一定独立性又互相补充、互相联系,结构紧密,分段分次将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展现给观众,使得新闻事实被阐述得更为清楚深入。
【关键词】连续报道 时效性 连续性 重要性 悬念感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各专业新闻频道的陆续开通及各类新闻节目数量的不断增长,短小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已不能满足电视观众的需求;同时,面对网络和报纸等新旧媒体愈发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介为保住其优势,必然得克服新闻报道单一化的缺陷。因此,报道深度化成为如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
从电视媒介开始重视深度报道以来,调查性报道一直是其关注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受到转瞬即逝和线性传播的限制,电视媒介很难表现某些艰深及复杂的内容,在这一点上,颇具理性的报纸媒体更具优势。用己之短搏它家之长,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那么有没有更适合电视做的深度报道类型呢?答案是肯定的,连续报道就是一个典型。
之所以说电视媒体适合做连续报道,主要表现在连续报道有别于其他深度报道类型的几个显著特点上。
一、时效性
连续报道是所有新闻深度报道中最具时效性的类型。它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要求时间跨度小,它不需要等待新闻事件完成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即可报道某一断面某一层面,揭示出最重要最确定的事实,然后再通过后续报道,全面充分展示事件的进展和全貌。在时效特点上,连续报道要力争做到时间上的最新报道。不难看出,与其他报道的过去完成时态不同,连续报道的题材多为现在进行时态,与事件同步是其最大特征,而这也是电视媒体所擅长的。要满足连续报道的要求,媒体必须倾注全力,用不断发生的新的事实作为根据,不断传递最新鲜的信息,以“闪电战”般的速度作充分的报道。在这方面,相对于报纸,电视的优势显而易见。伴随着电视直播的发展,电视新闻报道甚至可以做到“此时此地”地同步播报。因此,连续报道的时新性可以在电视媒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2001年“9·11”事件发生时,凤凰卫视第一时间播报了这一消息,随后暂停了其他所有节目,大量运用连续报道,展开35小时不间断的全方位直播,追踪事态的进展,全面展示事件始末。正因为在此事件上运用了迅捷及时的连续报道,凤凰卫视成功塑造了其专业新闻资讯台的形象,地位及影响力都大为提升。
二、连续性
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在于报道对象本身的连续性,连续性是指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系列式和组合式报道的横向联系不同的是,连续报道的联系大多数是动态的、纵向的,即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的追踪的线性联系。对于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平面媒体版面的空间整合显然更利于充分展现它们各部分之间的横向关系,相反,连续性报道这种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则更像是为电视媒体量身打造。由于事态的不断变化、事件结果的不确定以及对时效性的追求,连续报道并不苛求每则新闻的深度,而更强调对事实发展的纵向追踪。这就避开了电视不适合表现深度的劣势。同时,连续报道都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总的结构按照事态发展流程的次序排列,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上下连续,甚至是因果关系,报道对象的前后自然顺序不能颠倒互换,时间线索只能在一条数轴上延伸。这又完全贴合了电视媒体天生擅于展现时间顺序的线性传播特征。著名的《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的连续报道,就是电视媒体用42条新闻,根据事态发展依次向受众展示事件的最新动向,由此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整体脉络做了一个清晰的交代。
三、重要性
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连续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新闻,其选择的题材大多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类新闻事件做多次和长期的报道,能在某一时期造就一定声势,引起受众的共同关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促进公众舆论的形成。同时,由于连续报道是在事件未结束前进行,其造成的公众舆论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行为会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及结局产生影响。实际上,一次成功的连续报道会实现不小的社会效益。那么如何将这样的社会效益推广到最大限度,这就非电视媒体莫属了。作为最具实力的传播媒体,电视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是其他媒介望尘莫及的,因此也成为连续报道实现其传播效果的最佳展示舞台。举例来说,2006年抚顺皇家极地海洋世界的两只海豚几个月来食欲不振,后经医生检查是因为胃内有大块异物,一般医疗手法不能起作用,若再不及时医治,其生命将受到威胁。电视媒体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连续播报,并向社会发出拯救倡议,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一时间,各地能人异士都前来支招,但都未能成功。在此期间,电视台对此事一直保持着追踪报道。最后,号称“世界上健在的最高男人”鲍喜顺被请来,用其超乎常人的长手臂将异物成功取出,救治了海豚。可以说,正是电视媒体这样充分的连续性报道,才不断推进了救治工作的进展,从而最终促使问题得以解决。
四、懸念感
连续报道的对象必须是新闻事件,即不是一般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而是其中的典型事件。连续报道可以说是以“实”见长,其题材实在,有着具体的人和事,有着浓郁的故事性,因为只有这样报道才能展开进行下去。事件的不可预知性,使得每个单篇报道都留下了一个悬念,吸引着受众持续关注。众所周知,电视有着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听觉效果,悬念设置是其一贯的拿手好戏,它最擅长也最适合的便是感性的故事化叙事,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观众带入到事件的情景中,形成传播双方情感上的联系,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若要彻底发挥连续报道中悬念感的作用,充分满足观众求知,好奇等心理需求,电视媒体绝对是最佳选择。上面所述的海豚案例,其连续报道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结果的不可知性,因此,观众在“海豚为何会患病”“用什么方法拯救海豚”“海豚最终能不能救治成功”等一系列悬念的牵引下,对此报道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
在我国电视新闻界,真正开始重视连续报道是在80年代电视新闻改革之后。此后的电视新闻连续报道虽然也在不断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还是远落后于电视新闻中其他类型的报道以及其他媒体特别是报纸中的连续报道。从电视新闻的特性来看,连续报道理应成为主要的报道形式之一,未来,这种与电视媒体适合度非常高的深度报道方式依然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