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问,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2015-09-10叶芙蓉

考试周刊 2015年94期
关键词:笔筒平均数铅笔

叶芙蓉

追问,是课堂提问技巧之一,在数学课堂上广为教师所运用。对教学而言,追问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围绕教学目标而设置的系列问题,并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提问。如何通过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引导学生有深度、有广度地思考问题,非常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

1.追问在知识的起承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数学课也是如此,新课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旧知识,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容易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例如《温度》的教学,两位教师的教学预设都是“呈现四季画面—进行冷热比较—引出测量工具(温度计)—数学化解决”。教师甲出示了表示春夏秋冬的四幅画面:这画面漂亮吗?你喜欢哪一幅画?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看到荷花,有的说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冰天雪地……新课的导入足足用了7分多钟,学生在这里投入了很多精力去讨论,并回答“为什么喜欢”,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出了新课《温度》。课后,教师大呼:“都是漂亮(画面)惹的祸。”

真的“都是漂亮(画面)惹的祸”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乙的教学。教师乙出示了表示春夏秋冬的四幅画面:你喜欢画面中的哪个季节?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夏天(冬天)的感受吗?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教师及时追问:“这两个季节最大的差别是什么?”顺利引出了新课《温度》。

同样的预设,为什么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呢?原因在于教师甲没有切中问题的关键,提出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也就在所难免,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观教师乙的三个层层递进的追问,由于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很快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夏天和冬天的气温差异的比较上。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适时有效地追问的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知识迁移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2.追问在认知的肤浅处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追问过程应该是师生思维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过程,是经过层层剖析、推理,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教师通过《曹冲秤象》的故事引入《不规则物体的测量》,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故事用到了转化的策略”的肤浅认识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回答,说明学生只是关注到了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实现由生活经验向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追问学生:“曹冲把称“大象”转化成称“什么”?为什么要转化成石头呢?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在船舷上做了个记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定得将大象转化成石头吗?”这四个问题的追问指向转化策略的实质,让学生的认识从生活现实上升到数学现实,这就是学生进行抽象数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时,能够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再放入石头,分别做好记号,通过计算二次体积之差求出石头的体积,掌握了《不规则物体的测量》的方法。如此看来,教师有意义地追问,让学生的思维清晰、明朗化,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让我们看到如约而至的课堂精彩。

3.追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也常常被学生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适当地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就能引领学生探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就能得到激发和启迪。

例如“平均数”教学中,教师先出示数据接近的装有8、7、9支铅笔的笔筒,设问:“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回答:“平均每个笔筒有8支铅笔。”学生说:“老师,我不用算,我是从9支的笔筒里拿一支铅笔放到7支的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就都是8支铅笔了。”教师又把三个笔筒铅笔数量变成2、4、18支,提问:“你们知道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支铅笔吗?”学生回答说:“老师,我先算出铅笔总数是24支,再除以3,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8支铅笔。”教师追问学生:“你们都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学生经过思考认识到:“三个笔筒铅笔数量的数字相差很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麻烦。”由此教师揭示出“我们在计算平均数的时候,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选择算法”。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铅笔数量不变,一个同学随意把这些铅笔放入三个笔筒里,其他同学要很快算出平均每个笔筒铅笔的数量?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追问:“你们有新的发现吗?有没有想到更合理、简洁的办法?”学生经过交流最终得出:“因为铅笔总数都是24支,笔筒数量都是3个,所以不管怎么移动铅笔,都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所以平均每个笔筒都是8支铅笔。”

教师的第一次追问,学生直观地发现可以用移多补少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了移多补少方法的价值,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第二次追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由于数据差距大,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用移多补少方法能解决吗?怎么移?数字相差大,比较难。打破思维定势后,自然想到用计算方法求平均数,体会到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价值。而教师的第三次追问,从看似没有什么思维价值的操作活动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发现: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也不变,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这三次追问不仅“成就”了鲜活的课堂,而且充分展示了教师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4.追问在学生的错误处

布鲁纳曾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有效“追问”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拥有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错误——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变错为宝”。

例如,“a的平方与2a比较,那个大?”有的学生认为a大,有的学生认为2a大,还有的学生认为2a=a。教师追问学生:举个例子说明你的观点。生1:我认为a大,因为如果a=3,2a=6、a=9,所以a比2a大。生2:我是认为一样大,因为如果a=2时,2a=4,a=4,所以2a=a。教师接着追问:你们认为谁说的对?生3:我认为生2的观点是错的,因为a=2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仅此一个例子,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生2说的是不对的。教师继续追问:你能再举一个例子证明吗?生3:如当a=6时,2a=12,a=36,所以a比2a大。教师再次追问: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为什么2a不等于a呢?生4:2a表示2个a相加;a表示2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不一定相等。教师一连串的追问,把握住了错误的“闪光点”,起到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自主纠错,达到理解并深化了知识的作用。

课堂上,教师的有效追问是教学艺术和智慧的体现,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提升思维品质的云梯,更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它不仅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灵动、充满生机,而且能使我们的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使课堂精彩纷呈,焕发出奕奕光彩。

猜你喜欢

笔筒平均数铅笔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小小铅笔,大有来头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