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5-09-10陈梓生

考试周刊 2015年98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教育培养策略

陈梓生

摘 要: 学习习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因此,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 培养策略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就像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习惯养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养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教育,养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要从小开始,持之以恒。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教学中有许多“细节”,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养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养成了。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又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成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实践,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还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削弱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养成。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不能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个案研究,并找出切实有效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四、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根据中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对同学的评价很到位”、“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这样,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养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从而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学无止境,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善于借鉴别人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谓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关注学困生,传统分层教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老子·道德经.

[3]刘永胜.行字歌诀.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教育培养策略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