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师观对生物教学的启示
2015-09-10颜向菊
颜向菊
1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存在主义哲学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一战后的德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欧美,进而影响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只有生存才是最根本的,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有绝对的自由可以进行选择;人的好坏是由其所做的事情决定的,因此要通过人的所作所为来评价一个人。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并且生活在无意义的宇宙中,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造就自我,活得精彩;倡导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但同时人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由此产生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要关注学生个体
在关注风格上,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比传统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尤其是学生个体的当下情况。在教育中,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以遗传因素和环境相互作用,并通过其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经验和感受,要让学生作为主体,使他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知识一定要对他本人产生影响,并不只是体现在考试的成绩,所以存在主义的目的不在于强加“思想的正确性”,而是提高存在的真实性,也就是真实的生命感受。
1.2 教育应该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
存在主义教育家将人与外部世界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关系,即个人把外部事物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与工具;一种是主观关系,处于这种关系中的客体都有自己的内在世界,彼此之间不存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理解、信任、平等的对话关系。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一种主体关系,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不是把知识强加、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为学生提供知识、实现教学。
1.3 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在存在主义教育家看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人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致。自我实现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丰满人性的实现,由于自我实现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此,正确的自我认识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在此基础上,实现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按照自己的选择而成就自己的本质,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教师要充当“助产者”而不是包办者和替代者,他的任务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而不是知识的硬性灌输,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自我练习中实现自我学习和成长,创造条件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潜能,要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反思和辩驳的能力,实现生命价值甚至超越自我。
2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不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教师的主体存在,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1 教师要有教育信仰
存在主义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
教育信仰是教师基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信念,体现着教师的生存和思维状态。教育信仰应当是一种理想信仰,要建立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多方认识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要多阅读教育经典,感受教育情怀,践行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使命感,在教育实践中坚定教育意志,塑造教育信仰。
南京师范大学提出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培养未来教育家”,这也是教师成长专业化的内在需求,这一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信仰,也正契合了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所提出的“教育需要信仰”。
2.2 教师要用对话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毫无主动性,更无法体会到对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而存在主义教育学家推崇的是苏格拉底式教育。苏格拉底总是将别人置于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去得出结论,由此来唤醒学生自由思想的灵魂。存在主义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注重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上,用交流和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
2.3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要想做到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就要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对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反思、展开研究,把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存在主义教育学家认为,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以研究者的身份探索自己的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研究与教学并重。
3 对生物教学的启示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师观对于当前的生物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教师要从生物教学的简单执行者转变为生物学和生物教学的热爱者
学生学习效果较好的知识往往是他们感兴趣并认为有价值的经验和技能。而要让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教师首先要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再把知识和学生的兴趣或已有知识结构联系在一起。因此,生物教师的教育信仰中要包含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对生物教学的热爱。
生物科学是21世纪迅速发展的学科,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生物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益显示出解决人类危机的强大力量。在此大背景下,教师更应该看到自己所承担的生物教学工作无论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如果不能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很快就会被不断发展的时代所淘汰。一个生物教师假如对于校园常见物种一问三不知,就很难让学生信服;再如对生物前沿的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技术没有及时的了解,就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生物教师的教育信仰还应体现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怀。生物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培养知情合一的人。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课时,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鼓励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又如讲到“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时,教师通过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教学,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知生命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3.2 教师要从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转变为人格平等的对话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转变,首先要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存在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个体存在,尊重他们的主观性和自由选择,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个体存在,维护自身的主观性。生物教师在生物学学科的专业知识上比学生更加广博,但不能因此在课堂上居高临下,成为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而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身边,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实现人格上的平等对话。
存在主义教育者认为教学应该在对话和交往中展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教师可以更有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在《基因突变》这一课中,教师请一组学生展开“传话”的游戏,将“传话”的结果与原话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增添、缺失和替换,由此想到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学生在简单有趣的游戏中就轻松掌握了这一知识点。除此之外,绘画、手工、艺术等形式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获得自我实现。
3.3 教师要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递者转变为新知识的生产者
在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手段获得快速更新的生物学前沿知识,生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深入科研才能不在信息的潮流中落伍,才能转变为新知识的生产者。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重要性,在教学研究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及时抓住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将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应致力于反思和合作,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和收集信息。这些问题和信息集中在某些特别的探究领域,从持续的合作和他人的支持中获得帮助,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容易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此外对于教学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理念也要有所把握,例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师不能一味地接受照搬流行的教学形式,而要加以研究,真正理解其初衷和内涵,通过自己的思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有所筛选地加以利用,让教学资源、教学形式为我所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做到教研结合、教研相长。
4 结束语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人责任感,提倡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尊重教师的主体存在,主张教师在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教师角色上进行变革。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与课程改革中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对于今天的生物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人的绝对自由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未免有失偏颇,会造成学生无视组织纪律、反抗教师指导的情况。事实上,在生物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纪律。所以,对于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我们要在认真批判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 武斌.评萨特哲学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J].社会科学辑刊,1985,02:17-25.
[2] 陆玉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海德格尔、萨特的人道主义思想述评[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6-18.
[3] 丁钢,岳龙.教育亟待关注的问题:注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J].探索与争鸣,2002,05:12-14.
[4] 郭英,刘宪俊.师生交往:彰显教育主体间性的基本途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42-47.
[5]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6] 武玉婷.论教师教育信仰[D].山西大学,2009.
[7] 胡龙娟.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师观[J].考试周刊,2014,24:147-148.
[8] 王伯康,周耀威.塑造教师新形象——教师成为研究者之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01:25-30.
[9] 许冰燕.新课程教师的角色探究——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16.
[10] 唐红春,解凯彬.试论在职教育硕士生对教育科研的理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