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
2015-09-10巩永晋
巩永晋
摘 要: 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应选择优质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态,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 乡土文化 特色学校 资源开发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正发生由“集聚式规模扩张”向“集约化质量效益”的深刻转变。以创新塑特色,以特色求质量,以质量促效益,以效益树品牌,逐渐成为大多数学校自觉追求的办学理念。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开发利用各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自主探索,构建教育主体内涵式、多样性、特色化发展的办学格局。乡土文化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社会族群历史演进的产物,其物质表征和精神意蕴与师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与教育品位。选择优质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生态,有利于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有利于学校办学模式特色化发展。
1.文化体认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总体的分支系统,既兼备民族文化的整体共性,又具有特殊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品质。作为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特殊方式,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文化传统的传承建构。特定地域中的学校不可能超脱相应的文化环境,乡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调与底色。学校特色化建设的要素之一是校园文化生态优化,发掘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现代教育理论的统摄观照下,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凸显乡土文化的鲜明印记。通过文化的亲和与体认,增强师生员工的教育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学校办学模式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2.校本规划
社会状态中个体的成长以接受与适从族群文化为基础。文化传承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重要主体是学校。顺应素质教育与特色化办学的教育改革趋势,学校建设远景规划应纳入乡土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校园文化、课程结构、教学科研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掘乡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展现乡土文化的风采神韵。文化主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与族群,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彰显办学特色,必须调谐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实现社会、学校、家庭的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热忱和创新意识,聚积乡土文化资源重构转化的教育合力。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对乡土文化资源整合改造,构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校园文化生态与校本教研体系,逐步形成别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和办学模式,进而确立学校在同类学校中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地位。
3.课程开发
课程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倡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客观上为乡土文化资源向现代教育资源转化提供政策依据。乡土文化形态多样、内容丰富,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服务于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并且与师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如风土民俗、优势产业、建置沿革、重大史事、杰出人物、文学艺术等文化素材。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学科协作、师生融合的原则,分工到组,责任到人,指定相关学科组教师专门负责,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编写体例,编纂富于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且在具体运用中及时总结完善,借以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资源的局限与不足,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强化学校办学特色。
4.教研创新
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专业技能成长,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和执行者,倡导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课程资源解构与建构,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应结合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加强以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在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每学期每学年推出系列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主题,引导学科教研组和学生学习小组,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专题式研究,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促动,创新教研体制,形成多层级、立体化的校本课程教研体系,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资源,推动学校教育品质的优化与办学模式的创新。
5.考评奖励
奖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对行为主体在心理上产生正向诱导和后续激励的双重反馈效应。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单纯依靠理性规则与制度刚性,难以持久维系师生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必须明确分工、严格职责,客观评估,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实际工作中恪守职责、成效显著的个人或小组,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等不同媒介,及时予以表扬鼓励,颁发荣誉证书。对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教育效益好、社会影响大的专题成果,除了精神激励外,学校还应给予一定形式的物质奖励。运用奖励的诱导效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使乡土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化建设的文化源泉。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国土上,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孕育出瑰丽多姿的乡土文化资源。特定地理、社会单元中的学校,不仅是乡土文化的呵护与传承者,更是乡土文化的建设及创新者。立足乡土校情,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才有可能独辟蹊径,自成一格。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X 201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