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主题单元课程开发实践
2015-09-10姜玮常克义
姜玮 常克义
主题单元课程是基于校本课程开发而提出的学科型课程开发活动,主题单元课程提高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学科知识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学到与生活、社会和科学相联系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主题单元课程的界定
主题单元课程与校本课程没有本质区别。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活动方式看,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课程改编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具体的课堂情境。因此,主题单元课程开发属于课程改编的范畴,它是教师对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在(1)目的;(2)内容选择;(3)组织实施;(4)学习体验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变顺序与重点等形成更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和需要的课程形式。因此,主题单元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式、内容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互通的,并没有绝对界限。
我校在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中,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将校本课程开发分为“学科教育系列”和“创新教育系列”两大类。学科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内容,以各学科知识为基础,力求从知识体系构建;学习方法指导;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建立起符合本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为此,我们确定以高中物理学科作为学科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科目之一,由物理教研组实施研发的主题单元课程将为学科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实践经验。
二、物理主题单元课程开发的程序
主体单元课程开发必须依据一定规范的程序进行,形成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施过程、有课时规划、有评估的课程模块。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为例,简述主题单元课程开发。
1.拟定单元课程目标。根据学科单元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确定单元课程的主题,而主题就是能够统领或主导本单元所有知识的核心内容,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课程目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章的核心内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通过对斜面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探究从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既有逻辑推理,又有数学演算,更有实验验证,具有丰富的科学探究方法。因而,确定本章主题单元课程为:探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具体目标为:(1)通过对伽利略的研究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方法;(2)通过对伽利略的研究过程中的推理、假设、实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实验操作的技能;(3)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完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验证伽利略对斜面实验的外推结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选择单元课程内容。单元课程内容是以本单元主干知识为主,注重对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过程的体现,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融合。
3.单元课程内容的实施。单元课程内容的实施就是组织单元课程的教学活动,根据确定的课程内容及顺序,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4.课时规划。课时规划就是根据课程实施内容,合理规划教学实施的时段。如,本单元课程实施分三个时段:课程内容1和2为一课时;3为一课时;4和5为一课时。
5.评价与修订。评价与修订就是对课程内容选择、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学生成长等方面进行测评或反思,及时反馈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有效促进课程的发展。
三、主题单元课程开发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主题单元课程开发既要注重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更要注重教与学方法上的多样性。主题单元课程不是单一知识点的教学,而应是对某一部分系统知识的习得与运用,也不是某一种教法或学法的运用,而是多种教法或学法交替运用的课程形式。如上例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有: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等等,教学方法有:实验验证法,小组合作探究,数学推导,小组讨论,资料检索,等等。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之一,其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主题单元课程开发主导发展性原则,就是必须让学生在知识层次上得到提高,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提升,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发展。如上例中设计的“小组讨论:伽利略对斜面实验结论的合理外推”。不但能让学生明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提出假设或进行推理,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还如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力求满足学生实验能力发展需要,设计有两个实验在实验室进行,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增强了学校服务功能。
3.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指融合不同知识体系和各种课程资源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开发的课程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高中物理主题单元课程开发在内容选择上以物理知识为核心要素,寻求与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并进行合理设计;在课程实施上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并使各类资源达到相互协调。如上例中设计有物理与数学的结合,也有物理与逻辑的结合,有课内课外的结合,有实验室、图书馆、网络教室等多种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高中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83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