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科学素养
2015-09-10谭林
谭林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描述地球表面区域特征,进而揭示地球事物出现、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地理教育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又可以对国际教育、环境与发展教育作出重大贡献。中学地理教育应密切关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地理教学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领域,既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科学素养,又要求学生将地理科学知识涵盖的内在价值转化为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实用价值,进而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品位的精神境界。
一、中学地理教育憧憬“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通俗来讲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锻炼与升华。在“研究性学习”里,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知识的掌握会更灵活,更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研究性教学”引入日常的点滴地理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地理学科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给中学地理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教师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教与学的双重变革,在教育界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在教育教学中逐渐推行,尤其是地理科学课的教学,正日益呼唤“研究性学习”的来临。
二、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途径
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地理学科有其特色。地理的学科特点(科学性与人文性共存)决定了它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其内容丰富多样。依照“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兴趣性、可行性”等原则,结合地理学科的本身的特质,笔者认为,在地理科学课实施研究性学习方面,其主要借鉴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程知识本身的文本研究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地理教师应注意挖掘新课程教材本身的研究价值,并对变革教学方法深入探讨,其中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把教材作为学习研究的“科学研究读本”。不同年级的地理课本,给学生提供了研究性学习的丰富“矿藏”,尤其是地理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值得学生进行深入钻研。
如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二(人教版),着重探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的案例教学。我们应当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罗列探究课题,进行探究学习;或在案例教学中渗透“分析思路”的训练,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撰写专题地理论文……地理教师可以尽其所能,因材施导,在课程作业体系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课程中不同知识点之间比较研究
教师指导学生将来自地理课程中具有可比性的文本拿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中的异同,找出地理科学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类研究性学习中,比较典型的方法是将教材中不同的内容就某一特定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思考。如在学习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二(人教版)中“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时,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工业的区位选择有何异同?学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点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明显;不同点是,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重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而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小(少数例外)。但即便是在相同点层面上,社会经济条件对工业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三)第二课堂的拓展研究
为把课本的学习与研究引向深入思索,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讨,由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研究。如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专题研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阅读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新闻报道等课外读物,努力将课文内容向纵深和横向拓展。例如关于“季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特定年份当地报纸上的天气预报,用资料说明我国季风的实际存在,同时,指导学生把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撒哈拉沙漠地区”对比,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必要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季风形成过程演示”(可以利用flash或authware等媒体制作)。又如通过“气候”的学习,向学生列出研究性学习课题——气候与人类。引导学生从气候与人类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尤其是气候与房屋建筑、气候与饮食的角度探究。此后,学生对这一科学层面的思考的力度会加大。
(四)科普文本的自主研究
依据每个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同爱好与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如“对沙尘暴问题的研究”、“三江源的环境效益”、“核电站的功能及其双层影响”、“三峡工程的大‘功’与小‘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与西部大开发”,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在课外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科学普及文本的研究,使得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广泛收集信息,博览群书,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时空,丰富地理科学学习的外延,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
(五)其他信息材料的专题研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其他信息材料地理类专题研究,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现代广告创意中的地理现象;方言中的农事活动;诗歌中的地理知识;成语中地理知识的渗透,等等。这些研究有利于学生树立“大地理”的地理学习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在细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地理反向思考”式的训练研究
大多数地理现象的形成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为了让学生对这些规律掌握透彻,有时有必要从相反角度入手,大胆想象,预测后果。如可以设置这样的课题:“假如地球自东往西自转……”、“如果黄赤交角是0度……”、“如果对流层大气是没有固体杂质”、“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如果海陆之间没有水气交换”,等等。通过“此类设问”,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规律性的知识牢记于心。
三、地理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归宿: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一)地理教学中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地理教学能够赋予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文精神,一次次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独特教育功能。野外考察、地理观测、地理实习、地理制图、读图等一系列活动赋予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联系大自然的能力素养;自然地理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广阔情怀,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风格各异的民居和民族服装,激发学生对人文社会的兴趣,从而尊重各民族并形成与之和谐相处的习惯;也许学生在地理活动课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但这种研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地理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人格、情感和态度等人文素养的关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学习中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全球观念的形成
如今,环境问题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现实问题,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核心目标之一。地理课程中渗透许多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正反两面经验教训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承担环境教育的使命。例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理解环境的重要性;从水、土、气及全球环境变化的角度,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念;关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区差异性特质,理解PRED问题的地区性;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通过开展各类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调查、讲座等,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积极投身于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实现全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从地理学习中获得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观念,可以加深他们对科学教育与科学创新精神的理解,将地理文化升华到全社会、全人类健康发展的高度,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