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立意”在历史复习中的渗透
2015-09-10林长春
林长春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意考查考生所学相关学科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立意”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然而,部分教师却因循守旧,对复习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了解、系统把握,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自觉地以“能力立意”整合教材、组织教学,它已成为制约高三历史复习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
什么样的教学才能适应当前高考的命题要求呢?答案就是“高考怎样考,我们就怎样教”。那就是要按“能力立意”的要求组织高三历史教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进行变式深化,加以拓展利用,努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下面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复习为例,抛砖引玉,进行简要说明。
一、“站得高”是指教材的处理上要有全局意识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二轮复习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某一章节、某一专题“一亩三分地”上,要求教师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要高屋建瓴,以通史意识为引领,及时打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模块相关专题之间的关节,构建基本知识脉络体系。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提纲挈领,从关注细节知识向关注主干知识转变,培养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复习而言,在教材处理上,站在全球史观的高度,将它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建立有机联系,将其放置在“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这个高度处理。在实际复习中,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提供的“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反映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经济侵略)的材料”和反映“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能真正理解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以此为挈合点,构建彼此关联,将其贯穿于整个专题复习过程,从而更系统地把握“工业革命逐步将全世界囊括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经济附庸,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并曲折发展,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虽然处境艰难,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政治民主化及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并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一主干知识脉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理解,才能从容应对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时代要求。
二、“看得远”是指教学视野、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
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除正文外,还增加了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和学习思考等辅助性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现成资源,设计各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高考相关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例如,在本专题复习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各阶段的原因、发展状况、特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是如何压迫与剥削民族资本主义的,这些内容教材都有了详细表述,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概括,就能使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此外,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民族工业西迁”、“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等资料培养学生学会“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说明或证明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还体现在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适时补充各种素材,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适应高考命题“新材料、新情景”的要求。这方面的材料相当多,教师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教学需要加以采用。比如,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我们可采用地图、饼状统计图、表格、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又如,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处境”,我们可利用漫画、简图、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加以设计,开展教学。教学视野要有广度,体现在要求一线教师拓宽历史教学的视野,及时关注最新学术动向,关注最新史学范式和史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更新史观,以适应近年来高考命题向社会史观等领域拓展的现实需要。本专题的复习可以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角度加以拓展。不同的史观,着力点不同,“全球史观”侧重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附庸;“文明史观”要从文明的多样性角度入手,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中国开始了社会转型;“近代化史观”主要讲述伴随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中国开始向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迈进。社会史观与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有所不同,它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现实问题,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找到历史依据。它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迁过程,其本质就是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史观,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崭新视角,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颖、鲜活的材料,丰富了高考命题的内容,值得关注。
三、“挖得深”是指教学设计、教学立意要有深度
教学立意是课堂设计的灵魂,就是想让学生明白一节课或某个教学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课前,如果不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教学价值,提炼教学主题,仅将教学目标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上,课堂效益就势必大受影响,从能力立意的角度看是不成功的。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而言,如果按传统的套路,将教学立意定为“了解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原因、经过;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阶段、原因、影响”,就是仅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立意层面,能力要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将其定为“通过学习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主要动力,但是民族资产阶级却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则效果大不一样,因为,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与高考考试说明提及的“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不谋而合。当然,好的立意还是要借助一定手段——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积极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加以实现。例如,就刚才所提的问题,我们可借助“近代中国五种主要经济成分发展曲线图”结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加以引导实施,根据曲线图描述各阶段的特征,指出其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进而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后从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与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形成的两面性的角度思考“民族资本主义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但是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一问题。这样的处理,在突出“能力立意”的同时兼顾了“知识立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总之,以“能力立意”组织高三历史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它不可能依靠考前的短期训练实现,要依靠师生在日常的教与学的互动中渐次提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有意识地将“能力立意”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那么相信,我们终将得到理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