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烽火中的聂荣臻

2015-09-10杨辉宗

红岩春秋 2015年9期
关键词:聂荣臻边区军民

杨辉宗

2010年2月5日,台湾国民党中央党史馆馆长邵铭煌率“国民党中央党史馆抗战遗址大陆寻访团”来到重庆江津。他们参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后,邵铭煌提笔在“帅馆留言簿”上写下了七个大字——中华民族的伟人!

当我们翻开《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在抗日烽火中的英勇事迹,便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慷慨悲歌上战场

1937年8月25日,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工农红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聂荣臻被任命为115师副师长,两个多月后,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聂荣臻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师政委。就在3天前,党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作战方针,聂荣臻作为军队主要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思想,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会后,部队举行了庄严的抗日誓师大会,分两路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开展对日作战。

整个华北战场当时已是一片失败景象。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气焰更加嚣张,调集了30万重兵沿交通要道长驱直下,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锐气尽丧,将无斗志,兵无战心,一些部队甚至闻风而逃。在这样的形势下,八路军毅然开赴前线,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

日本军队有飞机、坦克、大炮。炮弹比我军机关枪里的子弹还多,八路军这时候上前线能打胜仗吗?有人这样问。而八路军指战员则表示:即便与从未直接交过手的强大敌人展开血战,也要誓死保家卫国。

聂荣臻率领的队伍经过太原时,车站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山西人民,车站里弥漫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许多东北流亡到此的学生,直到深夜依然不肯离去。

首战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灵立两县邻接处,是古长城的重要隘口,地势险要。

1937年9月23日,聂荣臻率115师抵达位于晋东北战略要地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准备在这里打响对日第一战。当时侵华日军正在华北展开全面进攻,其主力部队分兵两路左右夹击,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敌会师雁门关。他们妄图打开晋北通路,以大迂回的战术迫使国民党军撤退,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5省的目的。八路军如果取得平型关的胜利,不仅可以阻滞日军的战略计划,还可以借此打破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于是,聂荣臻在战前动员会议上向全师干部讲解了我方取胜的条件和作战的注意事项,动员全师指导员齐心协力,打好出师以来的第一仗。

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之间,有一条长约10多里的险要沟段,非常适合作居高临下的伏击。24日,115师主力部队按计划在这个沟段的南北两岸山地布署就绪,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占领镇北高地,以切断敌人后路。25日早晨7点,日军阪垣师团第21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共4000多人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八路军指战员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八路军乘势将日军压制于老爷庙至小寨村的峡谷之中,在飞机的掩护下,日军疯狂反扑,企图突围。八路军毫不退缩,立即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激战至13点,八路军全歼被围日军,战斗结束。

平型关战役,是全中国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捷报传遍全国,万众欢腾。此次战斗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1985年,86岁高龄的聂荣臻在回忆平型关大捷时挥笔写下了《忆平型关大捷》——

集思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

东渡黄河第一站,威扫敌倭青史流。

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創建根据地

平型关大捷结束之后,根据党中央的决定,115师分出一部分人马,由聂荣臻率领,投入到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这支仅3000人左右的队伍,要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建立根据地,力量是非常单薄的。为此,聂荣臻开始着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反复向同志们宣传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鼓励大家建立必胜的决心;二是坚决执行党中央指示,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按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办事,努力打好这场人民战争。

根据地的开创工作异常艰难,没有供给来源,兵力过于单薄。军区成立时,正值初冬季节,部队驻扎的五台山区已经开始飘雪,而我军很多指战员还赤脚穿草鞋,棉衣就更少了。山区的运输和物资调配难度很大,此前,一批又一批退败的国民党部队牵走了大批的驮骡、毛驴,当地的物资也被他们和日本军洗劫一空。

聂荣臻深知党中央派他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他组织制定了贯彻统一战线、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政策,最广泛地团结群众,只要赞同抗日、支持抗日,部队就欢迎。聂荣臻还首创了边区部队是“子弟兵”的提法,体现了军民的血肉关系。这一提法后来发展成为对整个人民军队的亲切称呼。1938年,晋察冀边区在筹备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时,曾对僧侣是否有资格参会产生过分歧。聂荣臻最后表态,僧侣也是中国人,他们出了家,但没有出国,在民族统一战线中,应该和各民族各阶层紧密携手,不分彼此,共同抗日。僧侣们很受感动,积极加入抗日队伍。就这样,人民群众被充分发动起来,不论部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拥护和支持。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聂荣臻带领部队在五台山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们不仅在山区站住了脚,在平原地区也扎下了根,先后开辟了冀中、冀东、平西、平北等根据地。到了1939年,晋察冀根据地已发展72个县1200多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被党中央誉为“模范抗日根据地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毛泽东曾赞誉:“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有人曾疑惑:日军盘踞在晋察冀军区周围的大城市和铁路干线,后来又占据了全部的县城和较大的村镇,还经常调集重兵“扫荡”,而聂荣臻的部队远离后方,枪支弹药和物资都得不到接济,他们是怎么坚持住,而且还不断巩固和扩大的呢?聂荣臻回答:“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关键的一条,就是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我们就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巩固的‘奥秘’所在。”

对于以聂荣臻为领导的边区军民的努力,党中央一直有着高度的评价。毛泽东还亲自把聂荣臻撰写的报告定名为《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代表党中央作出充分肯定。

发展游击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掌握了山地游击战的规律,但对于在冀中地区这样的大平原上打游击战,边区抗日军民面临着一个新课题。聂荣臻坚定地认为,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在战争中学会战斗,不论是山地还是平原,我们的根据地照样可以牢牢地站住脚跟。通过一次又一次反扫荡斗争的具体实践,边区军民在聂荣臻的领导下,不但掌握了开展平原游击战的基本规律,还先后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等多种特殊的作战方式,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我军的战术思想,还树立了许多世界军事史上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成功范例。

1937年11月,日军调集2万多人的兵力对冀西发动围攻,妄图将刚刚成立半个月的晋察冀军区扼杀在摇篮中。边区军民在聂荣臻的直接指挥下,依靠刚组建不久的游击武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歼敌1000多名,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大扫荡。1938年7月上旬,冀东人民在边区部队的推动下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这次起义的参加人数突破了20万,声势之大,震动全国。1938年9月,日军调集5万多人的兵力,对边区机关驻地发动多路围攻。我军经历48天、1000多次战斗,歼敌旅团长以下日军5200余名,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铁壁合围”。

与此同时,边区军民还打了一个大胜仗——黄土岭围攻战。1939年11月,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阿部规秀中将亲率其兼任旅团长的第2混成旅团,孤军深入我腹心地带进行扫荡。在聂荣臻的直接指挥下,边区部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在雁宿崖打了一场伏击战,一举歼灭迁村大佐率领的600余名日军。随后又巧妙地将前来报复的阿部规秀诱入黄土岭一带绝境,调集重兵四面围攻。激战中,歼灭日军900多名,阿部规秀中迫击炮弹身亡。阿部规秀是日军的山地战专家,第2混成旅团在日军中号称“劲旅”。阿部规秀还是自“皇军”成立以来死在战场上的第一个中将级军官。事后,日本最大的报刊《朝日新闻》曾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通栏标题,连续3天对他进行哀悼。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为打破敌人的分割包围,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展开了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聂荣臻所属部队负责破袭正太铁路的石家庄至平定段。另外对军区所辖范围内的其他铁路和公路进行破袭,以阻止敌人向正太铁路增援。8月20日,我军在正太铁路全线准时发起攻击,整个正太铁路沿线和同蒲铁路的部分地段都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枪炮声中。这次战役中,我军动用了两大军区全部的机动力量,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战役的第一阶段,晋察冀军区部队不但参加了破袭行动,还取得了攻占战略要地娘子关和歼灭井陉煤矿守敌等突出战果。娘子关地形险要,加上先后有国民党和日军连续多年构筑的工事,易守难攻。我军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火网奋力仰攻,经过3个小时的反复冲击,终于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娘子关山头,创造了我军攻击战史上的光辉战绩。在涞源城攻坚战中,我军以白刃战彻底消灭了驻守东团堡的敌井田部队。日军的这支部队全部由士官生组成,十分凶狠,他们在激战中曾不顾一切地连续施放毒气,其残部最后竟纵火集体自尽。后来日军为此作有《大日本皇军驻东团堡井田部队长恨歌》,刻于石壁上。我边区军民以“游击战”和“运动战”击溃了敌人在华北的所有机动兵力组成的报复性扫荡,脍炙人口的“地雷战”,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由聂荣臻领导的平山下庄抗日军民创造出来的。

“百團大战”前后历时3个半月,整个华北各战区军民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及生俘日伪军共43000余名,拔除敌军大小据点2900多个。边区军民破坏了敌军的900多里的铁路和3000多里的公路,摧毁了沿路敌军的大部分桥梁、车站等设施,使日军的正太铁路陷于全线瘫痪。这次战役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有效地遏止了当时在国统区盛行的“投降论”。在1941年日本军部的军事报告中,东条英机曾这样说:“……敌人(指国民党)迄未进行主力的反攻,只有共产军于去年在华北举行大规模的出击。”

艰苦的反扫荡

聂荣臻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极大恐慌。1941年,日军调冈村宁次接任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刚一上任,冈村宁次就调集7万余人,对我军区驻地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实行如“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治安强化运动”;对根据地“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以及“铁壁合围”“分区扫荡”“逐步蚕食”等。

边区首脑机关和普通军民一起,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1941年8月底,聂荣臻带着军区机关转移到阜平一带时,曾连续数次遭到敌方的飞机轰炸和重兵围堵。恰逢此时,边区一些后方机关与他们偶然会合,一下子形成了近万人的队伍。聂荣臻冷静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动向,安排军区电台单独行动,以转移敌军的注意力。正是由于聂荣臻的正确决策,这支近万人的队伍连夜从另一个方向伺隙穿插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党中央和以聂荣臻为首的军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军民共同奋斗,逐步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和蚕食,使晋察冀边区在反扫荡的斗争中坚持下来并重新恢复。1942年底,边区抗日武装力量已经达到50多万人,边区政府管辖98个县2000余万人。1943年9月,聂荣臻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并为之奋战6年的晋察冀边区,回到了党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参加“七大”。待到他1945年9月9日重返晋察冀之时,抗日战争已于数周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作者系重庆市聂荣臻研究会理事。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邓明珠)

猜你喜欢

聂荣臻边区军民
开国元帅聂荣臻的养生之道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
聂荣臻香港三次虎口脱险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聂荣臻:开创“两弹一星一艇”新纪元
聂荣臻:最后去世的长寿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