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书香引领学生快乐习作

2015-09-10石桂兰

考试周刊 2015年91期
关键词:管理员课外阅读习作

石桂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强调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厚积”大量信息,才可以在关键时候“薄发”。为了让学生喜爱读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进行了通过课外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让学生以书香为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在实验初期,我首先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入手,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把班级学生分为五个大组,建立“好书交换站”,为每个大组推荐一本好书,每个月组织学生换一次书。有的学生看书速度非常快,一周就把一本书看完了,我就让他和其他学生互换家里的书看,有时候还把我女儿的书拿到学校,先给他们讲一个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这样让学生花最少的钱看更多的书,使班级形成“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的局面。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孩子才二年级,所以我给学生选择阅读的文章是注音版的,篇幅也比较短小,运用课间时间便可看上一两篇,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不会把阅读当做是一件苦差事。另外,在课内我利用学校周三的阅读时间,指导学生怎样选择阅读书目,教给学生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使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在课外时间里,我减少作业量,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半小时,并及时转变家长的观念,引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填写读书书目,每周的周一我收上来看孩子们是否每天坚持看书,这样做其实就是逼着他们多看点书,等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就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

在最开始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在阅读课上,有的学生随心地看着,书本换来换去;还有的学生趁我不注意偷偷地写作业。经过一番思虑之后,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是部分学生未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对阅读没有兴趣。于是我利用周三阅读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朗读比赛”、“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为了形成“良好的愿读、乐读、善读”的读书集体,让书香飘满班级,每学期初我都让学生从家里带一本最喜爱的精品书,摆在班级的读书角,这样50名学生带来50本书,当然也有学生多带。我把这50本书贴上标签,标上序号,分成5组。挑选5个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较强的同学担任图书管理员,我把每个管理员负责的十几本书再单独打印一个表格,用来登记借阅情况。因为每个管理员只负责十几本图书,所以登记借还的工作量不会太大。我把这些图书打印目录,贴在教室,上面哪些书在哪个管理员手中非常清楚。学生在课间浏览,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准备到管理员那里借阅。每个星期只能借阅一次,借过后可以带到家。星期三下午上课前为借书还书的时间,规定不管你看完看不完到时都得还,这样就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促进,他要赶着在星期三前看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其实大部分学生一星期看一本书时间还是够用的,有的学生早早就看完,怎么办?可以和其他看得快的交流,但还书时还要还自己借的那一本。这样许多学生一个星期能看一本,甚至两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把优美的句段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通过多读书,勤积累,为习作打好了基础。

二、注重方法,加强积累,使学生快乐习作。

大多数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在初期,我从看图写话入手,教给学生观察单幅图和多幅图的一般方法,并且把描写方法及修辞方法渗透给孩子,引导孩子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尽量把图中的内容写得具体、生动。看图写话实质上就是为学生创设习作的情境,在指导看图写话时,一定不能就图讲图,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有的单幅图只给了事情的起因,有的单幅图呈现的只是事情的结果,那么图之外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们想象。打开孩子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这样会让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感觉轻松愉悦,写出的作文内容也会更丰富。所以学生有了看图写话做基础,升入三年级之后对习作入门就会更容易一些。在学生升入三年级之后,习作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除了板块中的习作之外,我每周布置学生写一篇日记,让学生自由表达,可渐渐地我发现多数学生愁于选材,而且记事性的流水账居多。有的学生的习作没有内容,没有主次,没有顺序,经过一番思虑之后,我认为应把习作的重点放在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上。于是我及时调整研究措施,提高课外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积累好句好段,要求学生人手一本随笔本,分社会见闻、热点透视、四季风景、校园故事及家庭成员等几个栏目,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并结合课外阅读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作文分类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类习作的写作方法。例如:第一个月我针对写人的文章进行了专项指导。第一周我让学生周一到周四,每天看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积累优美的句段,周五我总结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敬佩的老师,然后指导学生写下来。上学期我申请了一个班级邮箱,让学生把自己的优秀习作打出来发送到邮箱里,然后经过排版之后刊登在我班创办的“阅读拾贝”作文报上,在周三的阅读课上,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声情并茂的读给大家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对阅读、习作的兴趣浓厚,作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并有不少学生在各类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猜你喜欢

管理员课外阅读习作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可疑的管理员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