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2015-09-10冯力强冯冠豪
冯力强+冯冠豪
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很多被访者已陆续离世,他们感人肺腑的讲述,已成为永远的绝唱。本书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本书已通过国家重大选题备案。
当时,任弼时在党的“七大”上被选为党中央的五位书记之一,同时还兼任中央秘书长,工作十分繁忙。可是作为父亲的他,也有着拳拳至深的父爱。一有空暇,他便和妻子陈琮英带着两个女儿和在延安出生已经5岁的儿子出去散步,一家五口还开心地在延安枣园的绿树前合影留念。任弼时还特别喜欢和两个女儿聊天,十分关心她们不在父亲身边时的生活状况。任远志对父亲说:“湖南老家非常贫困,我们学习时总捡别人扔掉的破旧的毛笔,用剪子修修再用,不能用时也舍不得扔掉。”任弼时感慨地说:“太艰难了,过几天,我就送你们进校继续学习。”在和父母、妹妹、弟弟朝夕相处了一个月后,姐妹俩分别被送进了延安中学和小学,住校读书。
任远志在延安中学读书,学生几乎全部住校,吃的是延安当时规定的三种伙食标准的最低档。一次,任远志生病了好几天吃不下饭,同学刘少奇的儿子刘毛毛就向食堂要了一碗“病号饭”。学校也把任远志生病的情况通知了家长。可是任弼时既没有派人来接也没有派人来看望,任远志很不开心。星期六,任弼时派人将任远志接回家。一见面,父亲看女儿真的是病了,心疼地说:“我还以为你不习惯陕北的生活,吃不了苦,所以你的教师通知我时,没有去看你,接你,原来你是真的病了呀!”女儿这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怨气一扫而光。这次,父亲留女儿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女儿身体好了,父亲马上让女儿回学校去,并殷殷地叮嘱女儿,要能吃苦,要好好锻炼自己,要努力学习,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
任远志回到延安中学后,愈发孜孜以求刻苦用功。百忙中的父亲给她寄来长信,信中说:“以前对你说过,学习要靠自己努力,要善于掌握时间去学习。你们这辈学成后,主要用在建设上,建设事业就要有科学知识。学好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必须先学好数学、物理、化学,此外要学通本国文,并学会一国外文。外国文又以学俄文为最好,寒假回家时,我还可以帮助你补学一些。另外你要的地图红蓝铅笔各一支送给你,奶粉白糖各两包。听说叶明也生病了,奶粉、白糖你留下各一包,另各一包送给叶明,你也要多关心叶明。”
浓厚的父爱凝聚笔端,对女儿前途的厚望跃然纸上,任远志更加坚定了学真本领的信念。同时,她也在父亲的信中读懂了父亲博大的情怀,也更加意识到在革命的大家庭中要学会更多地去关心别人,多为别人去着想。
任弼时托人送来的奶粉和白糖,是因为他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组织上为他提供的营养品。他舍不得吃节省下来,还特意分成两份,一份给女儿,一份给叶明。叶明是任远志的同学,是著名的叶挺将军的遗孤。任弼时听说叶挺烈士的儿子生病了,就送来了自己节省下来的营养品,这饱含着特殊的关爱和深情啊。
热心肠的任远志对生病的同学叶明十分关心,为他熬姜水退烧,帮助他端来“病号饭”,还耐心地为他补习落下的功课,并且将战争年代很稀有的奶粉和白糖毫无保留地全部送给了叶明。在成长中,任远志以父亲为榜样,时时处处都争取做到别人的利益高于自己的利益。
任远志还挤出时间为父亲做了一双鞋,尽管一只鞋底上歪了,可毕竟针针线线总关情。她见到父亲时,将自己做的布鞋送给了父亲。任弼时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换上这双鞋,惬意地走来走去,眉开眼笑地说:“不错,真舒服!还是我的大女儿好啊。”边说着,边将任远志揽到面前,亲吻了任远志的额头。大概因为任弼时年轻时受苏联生活的影响,“亲额头”已成为他表达父爱的惯常动作。
1947年4月,胡宗南进攻延安,党中央决定撤出延安城,在转战陕北中,任弼时一家人又分散各处。
在和同学们紧张的日夜行军中,患有夜盲症的任远志因眼睛看不清路而摔伤了,两条腿都肿了,还发起了高烧。当她拄着棍子硬撑着蹒跚而行时,恰被任弼时的警卫员看见,忙把她送到了中央机关临时所在地——王家湾任弼时的身边。
任弼时蹲下身子细细查看任远志脚部和腿部的伤势,既心疼又幽默地逗女儿开心:“轻伤不下火线,小同志你怎么回来了呢!哎呀,伤得不轻哟,好吧,这次跟爸爸住一段吧。”
在那段让任远志终生难忘的日子里,每天任弼时再忙,也不会忘记为女儿摔伤的脚和腿换药,深夜秉灯伏案批文件时,也忘不了为女儿重新盖好蹬开的被子,再掖掖被角。而每当父亲因工作劳累血压升高或头疼或腰酸时,懂事的任远志也总是一遍又一遍地为父亲捏头、捶背。
任远志在养伤期间,不仅得到了浓浓的父爱,而且有幸受到了和父亲同住一孔窑洞的毛泽东、周恩来、陆定一的关爱,大家都亲切地叫任远志“大女儿”。
有一次,任远志因为在河里洗被单着了凉,高烧不退。毛泽东闻讯,关切地来到任弼时的窑洞口用湖南话对任远志说:“大女儿,我的小老乡,你好些了吗?这里水太冷,以后可不要到河里洗被单了喽,脏就脏点嘛,等以后条件好些咱们再去讲卫生好吗?”逗得任远志笑了起来。尽管当时药物奇缺,毛泽东还是吩咐警卫员取些药来。
周恩来也连连几个夜晚来照顾任远志,用冷毛巾搭到她发烧的头上,还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风趣地说:“大女儿,快退烧吧,我们还要听大女儿唱湖南民歌呢。”
陆定一也跑过来:“我这里还有几颗薄荷糖,大女儿,你含在嘴里,可能好受些。”
任弼时更是时时守在发烧的女儿床前,边看电报、批文件,边摸一摸女儿的额头查看退烧没有,还不时地让女儿多喝水,有时忙得不能合眼。
住在窑洞的日子里,有一件小事让任远志刻骨铭心。
中央临时机关的领导住在王家湾,父亲的窑洞和周恩来的窑洞是里外间。清晨父亲起得早,常去营房和马号附近转转。为了让周恩来不受惊动多睡一会儿,任弼时不走过道,而是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窑的小窗,轻轻地从窗口跳下去。
一天早上,他又从窗口跳出去了。周恩来醒来,看看窑洞门没有开,以为任弼时还在休息,便轻手轻脚地穿衣下炕。突然,要咳嗽了,怎么办,周恩来紧皱眉头,用手紧捂嘴巴,急忙走出门去,直到距窑洞十几米处才低低咳出声来。不想咳罢抬头,正见任弼时远远走回,两人相对一愣,周恩来望着任弼时住处打开的窗户,彼此即默然会意。
任远志看到的这一情景,算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却让她在几十年中都时常会想起。她觉得父亲和周恩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
在王家湾窑洞内领袖人物身边生活的一个月倏然即逝,但在任远志记忆的屏幕中,却留下了永久定格的画面,她感受到了终生的幸运、幸福和自豪。
在依依难舍地离开窑洞前,任远志趴在毛主席的膝盖上请他题字,毛主席抚摸着任远志的头,思索片刻,欣然写下“光明在前”几个字,任弼时在大女儿的本子上写下了“努力学习”这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