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艺术家
2015-09-10
本期,我们盘点2014年的23位(组)艺术家,再来回忆一下这些熟悉的面孔。希望这里有你喜欢的那一个。让我们一起相信,所有对梦想的坚持与付出,都会汇聚成强大的力量。
如果忘了为什么出发,就去看看初升的太阳。2015,故事还在讲述,梦想还在讲述。
陈家业
1988 生于浙江温州
200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1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
现为职业艺术家
他选取宋元中国的经典作品,在油画布上再创作,用油彩呈现中国水墨的质感,以“撕裂”、“焚烧”、“揉搓”多种方式,精致刻画细微的光影差别,展现物质本身被外力作用后的变化。他无意毁灭美好,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致敬传统。
涂少辉
1977 生于新疆
2000 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国画系并留校任教,讲师
2010 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从作品最初的《桃园物色》、《若即若离》,到近年来的《似是而非》、《蛛丝游记》,涂少辉提取中国花鸟画的经典形象,在绢本上建构了自己独具古典意味的艺术样式。他的形象包括凤凰、鸟、云、花、叶子等,都是从传统花鸟中来的,又被赋予了活生生的当代文化的解读。
姬子
原名王云山,1942 年生,河北宣化人。
研究山水绘画迄今50多年,现生活、创作于北京。
他的山水经历了从眼中山到道中山、从具象到抽象,直到哲学思辨的艺术高度。他用很拙的笔法、很单纯的构图,把水墨画到他想象中的那个世界里去了。他的画面没有细腻的笔触和学院的规矩,却是用很自我、很自信的语言在呈现一种力量。
李关关
她的马,是柔软的、静态的,有如美人出阁。在冷色调的绢本上,构图单纯、毛发丰盈,那些马低垂着眼眸,一副自省的样子。同样画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射,徐累的马是徐累,徐悲鸿的马是徐悲鸿,唐朝韩干的马是唐朝韩干,而李关关的马就是李关关。
范琛
1972 生于北京
1996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2002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贾又福教授硕士研究生
2008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总装备部美术书法研究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他从中西方绘画传统与现代审美观上得到启示,找到色彩这条线索,借此打开山水画由色造境的新景观。他的作品样貌很宽,既有北方大气开阖的壮观,也有南方行云流水的意韵,在他笔下都融合为独特气息的色彩之境。
党震
1973 年生于山东济南
199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
200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田黎明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党震的作品分为风景与人物两个系列。他的风景系列,构图概括而凝练,色调以冷色调或土地原色为主,对比鲜明的色块彰显出强烈的表现力。而他的人物创作,擅于把现实矛盾的基因展开于笔墨的形式中,这使他的绘画语言在当代水墨绘画语言和语境建构上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魏西源
1989 生于邯郸
2009 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
2013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作品《都市青春》获2009 届壁画系毕业创作三等奖
他画得都是自己切身的生活场景,从人潮涌动的国贸,到灰灰的中央美院,再到荒草凄凄的南湖公园,这些都构成这个少年画笔下的都市青春。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少年受到西方艺术大师怀斯的影响,宁静、踏实、淡淡的怀旧之感。
许莹
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考取中央美院田黎明先生研究生
2007年获硕士学位
2007年考取中央美院李少文先生博士研究生
她并不满足于传统笔墨语言之上的提升,也并不刻意追求现代流行语言在画面中的价值。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追问、探究、剖析,才是她不断追求的艺术方向。他的作品从灰色到淡色,再到近年来的重彩,恰好反映了艺术家在反复思考纠结中见大见真的过程。
王煜
1978 生于辽宁开原
2001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得学士学位
2004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得硕士学位
现执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他的工作方式是利用具有新闻属性的图片,剔除掉原新闻性刺点,从中提取动作、姿态、表情、关系等元素,再转换成新画面的刺点源,这种方法论使他的水墨摆脱掉“意境论”、“笔墨论”,水墨直接作为一种工具,进入到当代艺术语境的表达中。
吴思骏
1971 出生于江苏如东
1996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他以卡通动漫的青春寓言方式,转化为传统文人画叙事中的文学场景再现,云朵、木马、飞鱼、败荷等物象的呈现,给观者带来诸多提示。这种隐私化、自我化、场景化的表达方式,带有寓言性和表演性的青春童话日记,正是70、80后一代特有的精神特质。
舒昊
1973 年生于重庆
1994 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住于成都、北京两地,职业艺术家。
舒昊与很多关注社会现实的新媒体与行为艺术家不同,他始终强调通过绘画去记录与再造日常的信息。报道事件的文本及图像成为他绘画的起点,通过日记、周记的绘画积累,将对社会、人生的关切注入极富肌理感的绘画中。
李磊
1965 出生于上海市
1983 毕业于上海市华山美术职业学校
现居上海,任上海中华艺术宫副馆长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李磊在不同身份之间自由游走。他写诗、作画,用抽象的词藻和色彩描绘他所生活的大上海。“海上花”是上海的花,也是纽约花、巴黎花、东京花,内容丰富又绚烂至极。而作品背后的艺术家,竟然生活地如此调理、平静。
任芷田
1968 生于湖北浠水
1989 毕业于武汉大学
职业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抱持着艺术理想一路走来,毕业于物理专业的任芷田在经历了丰富人生之后还是回归到艺术。因于“心智的直觉”,相比艺术他更看重生活。那些物化成画面的图像,抑或凝结在“如意”上的包浆呈现着任芷田生活的豁达——呼吸足矣。
邵译农
1961 出生于青海西宁
1982 青海师范大学油画专业毕业
1987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届助教班毕业
职业艺术家,工作于北京
邵译农的作品很简单,简单到你可以轻易指认出作品的形状。他的作品又很深刻,深刻到每个作品中都蕴含着沉重的文化积淀。他的作品都是随着对象本身的态势而生长完成的,它们注重材料本身的特质和情感,却又因其生长性而区别于物派的抽象,并被赋予一种不同于物质本身的记忆。
反正小组
成员:曹太平、杜雪、彭伟华、杜雪、秦川、许权、雯琇
成立于2013年,85后为主的青年艺术团体。专注于油画技法创新和年轻艺术家的诗性表达。
与别的艺术小组不同,“反正”不赶时髦,不空谈艺术理论,所有的创作从生活本身出发。小组成员性情各异,或激情,或沉稳,或高亢,或低调,或外放,或内敛,每一个人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呈现。反正小组的最近一个展览叫“没有风的冬天”,年轻人用热情记录着艺术——“反正有诗意”,反正在诗意中生发。
冷墨小组
成员:李飒、于洋、方志勇、李皓、黄祺、孔妍、金京华
成立于2013年,冷墨翻译自英文Coldink,旨在以严肃冷酷的立场讨论以“墨”为精神核心的中国艺术。
他们抱持着近乎80年代艺术家的那份真诚,在浮躁的环境下潜心创作,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的力度让人激动。冷墨的展览接连不断,而新作从来不会让人失望。这些创造力从何而来?也许正是传统文化所生发出来的力量。
付小桐
1976 生于山西
2000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就职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3 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硕士毕业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一针……付小桐的作品名称前要加上百万计的针孔数量来描述制作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量。想想制作的过程,安静地扎孔的画面比作品更美。没有音乐,只听见针穿过宣纸的声音,这就是他的作品。
叶剑青
1972 生于浙江
1998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200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研修班
2007 获中央美术学院造型类油画博士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
生于浙江的叶剑青身上带着强烈的江南气息。画中“观音”、“水痕”“倒影”等意向不断提示着南方视觉中的氤氲温和。他用一幅幅壁画尺幅的作品抒发着胸中的豪迈,一幅26米长的《富春山居图》,诠释了一个他心中的传统中国。
王璜生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王璜生的名字代表着一种专业,一种眼界,一种能力。在美术馆界的认知强化了他作为馆长的形象。生于艺术世家的王璜生,艺术追求上更加随性自由,在传统材料与新手法的结合方面他有着过人的敏感。馆长与作品之间,“游?象”从容。
邓国源
1957 生于中国天津,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邓国源的国画,抽离了描绘对象的形状,以一种纯粹的点、线、面构成花园、山谷、野外的情境。透过这些元素,我们又能看到中国画中散点透视所构建的场面:宏大又不空泛,细密而不拘谨,作品如一座精神的花园。
宿哲
1984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2002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2007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中国民族书画院美术研究员,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生活中的宿哲就像广告片中的人物一样积极向上。而阳光的外表下却负荷着对时代的怀疑与反思——我的青春献给谁?而立之年,不减少年的激动与热情,他的作品永远让你热泪盈眶。厚重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附于扎实的造型之上,情感则自发于纯粹的内心感触,于此彰显一种青春的能量。
葛冠中
2008 毕来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2000—2005 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
葛冠中的重彩工笔具备很强的当代性。他没有局限于传统语言的表达,鲜明的构图、强烈的色彩、对传统图像的解构与扩充,均直指中国传统的解体,并描绘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图谱。他通过这一传统的绘画技法与当代性题材的结合,构建自己的绘画语言,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感受和观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