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非
2015-09-10陈磊
陈磊
“抱歉,堵在路上了。”预约接受采访的中国中铁二院的王建见到记者,为他的迟到一再解释。在亚的斯亚贝巴,“首堵”依旧困扰着这个发展中的城市。
不过,此局面会因王建全程参与的轻轨项目而彻底改变。贯穿城市东西17公里的拥挤道路,原本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乘坐轻轨时间将会缩短一半。
“轻轨的东西线经过非常拥堵的mascare大广场和非洲最大露天市场,能在城市核心区有幸添上这么重要的一笔,我感到很骄傲。”作为东非第一条轻轨—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的项目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建6年多来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他对每一截铁轨、每一根电缆、每一个设施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指着远方的车站雨棚:“你看,这个造型是特别设计的,就像初生的幼苗。这也象征随着轻轨的落地,中国的工程在这里生根、发芽并逐渐开花结果。”
在东非,中国的印记随处可见,现代建筑、道路交通、能源项目,很多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建设。东非第一条高速、第一条轻轨、第一个工业园、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全部被中国央企承包建设。而且,落地生根的,不仅仅是“中国制造”……
城市建设的中国标签
类似“首堵”变通途的故事还很多。去年5月,中埃两国总理共同剪彩的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高速公路工程二期目前已完成进度65%。这条高速公路连通埃塞首都和第二大城市阿达玛,全长78公里,是该国乃至东非地区首条高速公路。
80后胡彦伟自2006年毕业就来到埃塞,9年间他见证并参与了三个高速路的项目。他所在的中交集团1997年进入埃塞,随后修建了亚的斯亚贝巴环路(城市主干道),质量达到一流水平。但由于高速与环线没有连接,进入城区的16公里路程开车需要近两个小时,胡彦伟现在负责的高速路连接线工程完成后,行车仅需20分钟。目前该工程的一侧车道已经顺利通车。
在埃塞,工业化的渴求充盈在城市每个细胞之中。“中国速度”“中国质量”正迅速地满足着基建的旺盛需求。
同样,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交通拥堵问题也在通过优化基建来解决。肯尼亚内罗毕外环路(C59)升级项目总工郭昆告诉记者,该项目把原来的双向两车道升级为双向四车道,同时通过搭建高架桥等,从锡卡路到机场10公里车程将由原来的两个半小时缩短为10分钟。
在肯尼亚,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2015年1月开工。该铁路按中国国铁一级标准修建,投资38亿美元,2017年底竣工,建成后货运成本会下降40%,将推动肯尼亚GDP增长1.5%。
“标准输出比劳动力、资本输出更重要”
中国技术也在东非扎根。胡彦伟说,在修建高速路连接线工程中,当地还没有“预应力箱梁”这种在中国普遍采用的技术。中国企业来到后,广泛使用预应力技术,在预制厂进行工业化生产,然后将成形结构运到工地拼装,提高了桥梁的施工速度和质量。
“走出去”的不仅有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有中国标准。“亚的斯-阿达玛高速公路就是由中国企业采用中国技术和标准承建。”胡彦伟介绍,“现在公路设计的中国规范比欧美的更实用、更合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规范带动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出口。标准输出比劳动力和资本输出更重要。”
中国中铁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轻轨也开创诸多第一。最令该项目经理杨忠波骄傲的是:“项目成为中国首个从融资、规划、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营运的全产业链出口项目。这与我国发展工业4.0以及埃塞的国家战略都非常契合,在东非及整个非洲都是标志性示范性工程。”
“这条轻轨项目从技术到理念,在非洲领先40年。”王建如数家珍:本着经济的原则修建,轻轨有5个站是共轨,这在中国都没有先例,利用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能使局部共轨的两条线独立运行,互不干扰;轨道采用小半径、大坡度,适应城市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地形,南北线16.69公里,从南至北爬升了320米,平均坡度达到近20‰,最大坡度是55‰,而中国国内铁路极限最大坡度是30‰,坡度最大数值达到国内铁路的近两倍,采用了先进的大坡度制动停车技术;信号系统能使轻轨列车在平交道口优先通过,提高了行车效率;在国际上首次在小曲线半径(正线曲线半径50米)地段采用双承双导的接触网系统,且直接修建专用供电线路保证轻轨供电需求。
“2009年我方与埃方签合同时,就明确规定采用中国标准承建。中国标准是很多专业技术标准的综合体系,例如,土建和轨道系统是中国中铁承建的,车辆是长春客车,信号采用的是上海卡斯柯系统,通讯设备则是华为公司提供。”王建说,亚的斯亚贝巴加上流动人口有上千万,中国标准有自己的特点,运能大,共轨段在远期单方向的运量每小时不低于15000人。
王建指着铁轨上的一个螺丝钉透露:“这是去年5月,李克强总理检阅该工程时拧上的。”9月20日后,这条轻轨已正式开通试营运。而在这之前,埃塞没有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初期,城市的繁华地段偶尔还会有毛驴和牛羊穿越。“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将使这个国家的交通直接从毛驴时代跨入到电车时代。”有人如是评价。
科技支撑中国品牌
“如果没有中国兄弟的帮助,我们绝不可能做成今天的事。”埃塞高速公路运营收费公司副总经理阿比见到中方工作人员,上前热情拥抱,并用当地碰肩礼表示亲热友好。
阿比他们做成的“事”,就是顺利运营亚的斯—阿达玛高速公路。
这条埃塞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由中国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于去年9月通车,并移交业主埃塞高速公路管理公司。高速路,对他们是完全陌生的,且设计规范均为中国标准,因此中方安排专人帮助埃方运营整个管理收费系统。“我们几百个员工都由中方培训,不懂中国标准,管好高速是不可能的。”阿比说。
还要授人以渔
欣赏着连绵的群山和广袤的非洲草原,记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在亚的斯—阿达玛高速公路宽阔的6车道路面疾驰。19个入口、29个出口、3个超重检测站,以及服务区和收费站设置、出入口标识、护栏护坡等,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与中国高速路如出一辙。
记者来到信息监控中心,大厅内26个大显示屏和6个小显示屏将高速路各个路段的实时信息同步呈现,数据库和控制系统都汇聚于此。“高速公路的管理制度、运营模式都要手把手地教,否则很容易误操作。”该工程项目经理胡彦伟说。
当地人接受高速路这个新鲜概念,也有个过程。高速路虽然能把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缩短为45分钟,但由于收费,老百姓开始使用时还有顾虑。“普通车跑下来,要少用5升油,每公里实际费用并没有增加,而且开车更舒适、时间更短,所以还是很划算的。”胡彦伟说,现在走高速的司机越来越多,每天达8000辆。据他介绍,埃塞还制定了未来5—20年高速公路远景规划。
同样,东非第一条轻轨—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的项目副经理王建告诉记者:“该轻轨是一个涉及35个专业的大型综合性项目,埃方目前不具备能力接管,我们还将继续该项目,接管运营。”
“我们不仅输出技术,还要培养能力和理念。”很多中企在接受采访时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愿,这也与该国目前强调“能力建设”的目标十分契合。
工业园从无到有
位于亚的斯亚贝巴附近的杜卡姆市,有中国企业投资的“东方工业园”。它也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到非洲投资、抱团“走出去”的新平台。
“园区首期开发4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2.33平方公里的四通一平基础工程,已入园20多家企业,从事水泥生产、制鞋、汽车组装、钢材轧制、纺织服装等行业。”工业园副总经理卢其新回忆开发过程时,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埃塞基本没有工业,当初租用土地时,他们不知工业园为何物,提出在园区实施增值税返回等优惠政策时,地方政府也不能接受。2013年,埃塞的部长参观中国的工业园后,带回了新理念,这两年埃塞对工业园区的观念才慢慢转变。”
目前,该园成为埃塞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示范项目,今年5月正式得到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现在入驻园区的效益都不错,中方管理500多人,工人6000多人。”卢其新说,据他了解,目前埃塞政府即将建立4个工业园区,工业园法有望年底出台。这为中国企业在埃塞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
在园区的华坚国际鞋城厂区,记者看见当地工人在中国技术人员指导下,正熟练地进行皮鞋制作加工。华坚副总经理宋一平介绍,公司年产数百万双鞋,全部出口,解决当地就业3800人,有150名中国熟练技工和质检员帮助他们提高技术能力。
“我们安排了45辆班车每天运送来上班的工人,以后还会修建员工宿舍,当地人都争先恐后来这里工作,因为收入可观。”卢其新说。
绿色的增长与转型
行驶在风景如画的公路上,延绵的山坡上突然有一排排风机映入眼帘。这就是位于东非大裂谷咽喉的阿达玛风电场。
西印度洋的低气压在非洲之角转向后形成的索马里激流,在东非大裂谷的联合作用下,造就了埃塞俄比亚优良的风资源。中国电建水电顾问集团承建的阿达玛风电场工程,是中国第一个技术、标准、施工、设备、运行维护整体走出去的风电总承包项目,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支持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
阿达玛一期风电项目装机容量51MW,含34台机组,单机容量1.5MW,并于2012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电场年均发电量达到1.63亿度;二期工程包括102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53MW,目前约有100台机组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亿度,将缓解目前埃塞国内电力短缺的状况。
“自二期首台机组于2014年10月4日带电以来,风机陆续安全接入埃塞电网并运行至今,截至目前该风场已累计为电网免费输送电能一亿多度。”中国电建水电顾问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期项目还积极吸收当地员工加入团队,并对他们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埃塞员工占项目总员工的30%,属地化管理融洽了项目部与当地的关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等700余名师生前来参观学习,项目部还为各大学提供了风电相关的书籍,举办了讲座,促进了风电技术普及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十年,随着水电站和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电站互补建设相继展开,将能更好地满足埃塞国内的电力需求,同时还可以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外销吉布提、苏丹和肯尼亚等周边国家甚至更远的地区,为埃塞创造外汇收入,更好地为增长与转型的国家战略服务。
白色叶片随风转动,阿达玛的风从此将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动力。绿色无疑将成为埃塞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词。“埃塞要将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第二期规划付诸实施,这都需要中国的帮助。”埃塞一名政府官员向新闻代表团成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