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年轻人一样“驰啦啦”飞

2015-09-10安琪侯雯雯

优雅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团木工明星

安琪 侯雯雯

木工狂想曲

“玩木丧志”其实算是个“艺名”,他原名高长钱,出生在浙江瑞安,中山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毕业后就职于阿里巴巴。另一位“大师兄”徐广举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职工作是路桥设计师。他从小喜欢手工,大学时迷上了木工后一发不可收拾。两人相识于杭州木友的聚会上,很聊得来,之后常常去木友的木工房玩,做想做的东西。但那家木工房是生产性质的,使用设备毕竟不太方便,他们也怕影响师傅工作,一商量,干脆自己建个木工房吧!

2013年初,他们在偏僻的吴王村租下一间150平米的平房,一有时间就跑到这里“折腾”。因为工具和设备齐全,很多外地的木友专程跑来参观。6月,他们应广大木友的要求开办了第一期木友培训班。招生信息这样写道: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后,你们带走的不仅仅是3件亲手制作的实木家具,更多的是木制技能,和对木头更深的了解与热爱!学员们的热烈反应超乎想象,他们来自各个行业:律师、设计师、外企白领、大学生……名额很快报满。这些喜欢木工的城市白领自称是“阳台族”:因为无法拥有自己的木工房,只能在自家的阳台上开辟一个角落,每敲一下榔头都要提心吊胆地听着楼下的动静。

受感动于爱好者们的热情和执着,今年暑期“玩木丧志”和“大师兄”开办了第二期木友培训班,但这并不是两人的终极目标,他们希望培养出国内原创木作设计师,搭建平台帮他们创立独立品牌。为了实现木工梦,他们一直都没有买房,每年攒的钱都用来添置各种工具设备,传说中的多米诺开榫机、海威T60车床这里都有。

现在两人都已经辞职,专职打理木工房,正如“玩木丧志”所说,“我们喜欢实木家具,也喜欢DIY玩木头。从两年前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就一发不可收拾,租场地买设备进木材,自己接三相电装电灯风扇,对我们来说,木工坊的每样物件都特别有意义。爱这个地方,因为这里装着我们的快乐。”

听歌,当然要“跟着感觉走”

如果你属于“感觉派”,比如听歌不知道歌名、不知道演唱者是谁,甚至不知道想听什么歌,那你真需要Jingfm网站——只要能描述出想要的感觉,“忧伤、失恋、老歌、清晨……”它就能为你找出歌来供你选择。网站创始人施凯文这样描述他想做的事,“就像吃饭点餐一样,你可能不知道菜名,但知道想吃酸辣的、不太油腻的、有汤的,服务员就会给你推荐几道菜。希望在大家在找音乐时我们也能提供这样的服务。”

从小施凯文就显得要比同龄的孩子成熟。父母离异,他从初中就开始自己租房,这使得他的性格中多了一份坚忍和执着。他不愁挣钱,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大学时靠给人编曲和代课已足够他的花销,但他热衷于与音乐有关的创业;他喜欢做电影原声,但当导演找上门来时一概推掉;年青帅气,身边不乏有情有义的女孩,但他刻意屏蔽掉那些爱慕的眼神;他住在公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吃素食,这一切,只为了把梦想付诸实施。“我是苦行僧式的人,别人认为的种种享乐离我比较远,只有努力工作,实现梦想能让我快乐。”

虽然只有25岁,但这已经是施凯文的第四次创业了,从大学时第一次创业开始,四次都与音乐相关。当初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100万,他和朋友合伙开起了唱片公司。但每月的房租、设备租用费、人员工资很快让这笔辛苦筹来的资金捉襟见肘,加之国内唱片市场一天天走下坡路,不久,这个团队解散了。

第二次创业是做一家音乐网站,但最终昂贵的版税让其被迫关门。第四次创业的想法是悄然而至的,因为找不到“突然想听点劲爆的电子音乐”2011年6月,施凯文召集了Saylikes的旧部,吸收了一些新鲜血液,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Jing.fm音乐网站。这个网站的有趣之处在于使用者必须通过“描述意境”来搜索音乐,因为它不支持传统的搜索歌名方式。短短两年,Jing.fm音乐网站拥有了超过一百万粉丝,多是有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和白领。专项研发技术和清晰定位,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具有凝聚力的年青团队。

只为大牌明星做APP

本来郁研和互联网是毫不搭边的。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导演专业的他,1997年刚一毕业就和朋友在北京合伙开了广告公司,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快拥有了宝马 、家乐福、联想、海尔等大客户。

看到互联网飞速发展,郁研下决心向互联网进军。本来想做的是一款由美食家推荐当地美食的产品,希望不管客户到世界哪国旅游,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当地美食。没想到就在开发期间,吴秀波的经纪公司找到他,希望他能为制作一款个人APP,给出的理由是“外包公司不了解娱乐行业的运作方式,不能理解明星的需求,产品完成后后续的推广和运营会成为矛盾点,因为随着粉丝增多,运维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外包公司并不热衷于产品推广。”

就这样,郁研将创业方向定位在了为大牌制作APP上,采取三方合作、共同分成的方式:经纪公司、风投公司和开发公司共同拥有产品,取得广告收益后三家分成。郁研的天时地利在于与明星的沟通,毕业于中戏,在娱乐圈混迹多年,他总能轻易取得客户的信任和喜爱。往往聊半个小时,只有五分钟是在谈产品,其它时间都是在回忆当年,学校里是哪个班的,老师是谁,哪个同学最近怎么样……共同的背景经历使得信任很快就能建立起来。

虽然明星听到“个人APP”,通常反应是觉得没什么用,不是已经有微博、微信了吗?但郁研总能说服他们:能真正实现对粉丝的运营和管理。推出个人APP后,可以迅速联系到每一个粉丝,可以知道粉丝的地区分布、年龄、性别,可以根据各种需求来将粉丝分类,统计数量,这些都是宝贵的商业财富。二是可以完成明星的职业闭环——拥有自己的媒介,不再需要依靠别人来实现宣传,而是自己能掌控、有自己的话语权。

现在,郁研的客户已经有了吴秀波、海清、黄海波、尚雯婕等人,孙红雷也正在合同签订中。他还打算进军体育界明星,第一个签下易建联。郁研的产品只面对一线明星,因为只有一线明星才能达到几十万的下载量,视线商业运作的目标。在一线明星中更倾向于签约男性明星,因为粉丝以女性居多,更契合移动APP的使用人群。目前还有不少二线三线的明星希望与郁研合作,团队也正在设计适合这些明星的平台。

安静做言辞犀利的女子

“我想纵情歌颂这个让我又爱又恨的生活。我想用我自己的独有方式来记录它。它的美,它的丑,都要让我说。我想表达的是一种气魄,让自己生活得无码,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兴奋点。”

微博这样一个表达途径,单薄得只有140个字,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来不及去写一部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自传,这时,微博的存在就显得弥足珍贵。这140个字你到底想说些什么,是说些人云亦云,还是说一些内心写照?在做了一个简单的踌躇之后,暖小团果断选择了后者。

暖小团,微博红人,韩寒监制的“一个”App最受欢迎女作者之一,在饭否和新浪微博上拥有数百万粉丝。这位85后姑娘的圆圆脸让人想起她用过的QQ名“小脸团团着”,虽然文字常常嬉笑怒骂没个正经,但坐在记者面前的小团略为严肃,自信且有主见。关于自己的“生猛传说”,暖小团解释道,“随心所欲地说话其实是一种本能,如果被视为一种奢侈的愿望,我想这是最悲催的事儿。 ”

早在2008年行走于饭否网站,还在大学读书的暖小团就开始“发声”,开始只是写着好玩。她从不觉得直来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困难,而且话题都是针对年轻人的生活、两性、吃喝玩乐。后来饭否关闭,她接到一个女网友的信息,说以后不知道还能到哪里看你写的东西,可以整理一个你的语录留着做纪念吗?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对着屏幕敲打键盘自言自语。

语录整整100条被发到天涯论坛上,暖小团一下就火了。当时她还在家乡高中教书,下班打开微博一看,关注和评论全是四位数四位数地增加,“第一反应是害怕,以为自己被人肉了。”她回到家,逐条逐条审视微博,删除了所有定位信息、自己和父母以及朋友的照片,生怕一夜成名会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麻烦。成名之前的她只是想安安静静在一方电脑屏前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想到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如此惊人,一下子就收获了上百万共鸣。

从哈尔滨读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在哈尔滨的一所高中教语文。写字成名后,某天接到北京一家时尚媒体的私信,邀请她北上做杂志编辑,她当即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生活里我是特别有主心骨的一个人,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

虽然比之前略有颠沛流离,也有更多困难,但暖小团无比肯定地说,“这就是我的人生。”

猜你喜欢

小团木工明星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谁是大明星
乙烯基自由基与IB金属小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
数控木工轮廓铣床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
妈妈在哪儿
妈妈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