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ZM—ⅢC智能型脉象仪的HIV/AIDS患者脉象分析

2015-09-10段红菊陈宗翰杨梅洪立珠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5年1期

段红菊++陈宗翰++杨梅++洪立珠++张超++陈文慧++李顺英++何梅光++周青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省HIV/AIDS患者脉象分布特点,分析脉象与性别、艾滋病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2005年7月-2007年7月共收集云南省HIV/AIDS患者857例,用ZM-ⅢC智能型脉象仪收集脉象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857例HIV/AIDS患者中结代脉的检出率最高,为110例。性别不同,脉象不同,男性以脉力中、脉势正常、节律不齐检出率最高,女性以脉力无力、脉势低平虚、节律不齐检出率最高。艾滋病分期不同,脉象亦不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以脉位浮、脉力无力、脉势低平虚、脉率平为主,艾滋病期以脉位中、脉力无力、脉势低平虚、脉率平为主,HIV感染期以脉位中、脉力无力、脉势低平虚、脉率平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mm3时,脉率数检出率最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mm3时,脉率平检出率最高。结论云南省857例HIV/AIDS患者以结代脉为主要脉象,伴吸毒患者脉象表现更为复杂。ZM-ⅢC智能型脉象仪所测脉象结果能够反映艾滋病发展阶段,可为临床诊治艾滋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HIV/AIDS:脉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v svndrome,AIDS)的简称,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rnmunodeficiencv virus,HIV)引起,传播方式主要有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目前我国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最新调查发现,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低流行趋势,新增病例势缓,但局部地区疫情严重。云南省属全国疫情严重省份,艾滋病的防治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通过艾滋病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现已逐步建立了治疗艾滋病的中医体系——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脉诊是研究艾滋病中医证候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课题《艾滋病中医学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为依托,整理云南省857例HIV/AIDS患者脉象资料,为艾滋病中医证候数据库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1 资料来源

2005年7月-2007年7月期间,采集云南省HIV/AIDS患者门诊病例857例,男性613例,女性244例,年龄19—71岁。其中伴吸毒史(以静脉注射为主)患者523例,占61%;合并不同感染者87例。857例患者分别来自西双版纳、保山、楚雄、德宏、大理、红河、昆明、临沧、怒江、曲靖、普洱、文山、玉溪。

2 诊断标准

857例患者均为受检血清初筛试验阳性,蛋白印迹法确认阳性。以2005年《艾滋病诊疗指南》为标准,将艾滋病分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期、HIV感染期3期。

3 方法

3.1 研究方法

使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公司研发的ZMinc智能型脉象仪收集857例患者的脉象信息。该脉象仪主要由脉象换能器、放大器、A/D转换卡、计算机、脉象信息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可实时收集脉波信号,自动分析处理脉名、脉位、脉力、脉势、脉率、节律及脉图等相关参数,并多逻辑确定脉名。在艾滋病治疗及脉象诊断专家现场指导下,嘱每位患者24h内禁服血管收缩、舒张或心肌兴奋、抑制等药物。受诊前均保持平静、无饱食或饥饿的状态,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取舒适坐位,屈肘约120。左右,自然伸展前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下部垫以脉枕,使腕部充分暴露,患者手掌向上,手指略微弯曲。诊脉时间控制在3—5min,并尽可能排除对脉象仪产生的所有信号干扰。

使用美国BD流式细胞仪,采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共收集489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数据。

3.2 收集指标

脉象仪记录指标:脉名(单脉:弦脉、促脉等;两种相兼脉:结代脉、浮弦脉等;三种相兼脉、四种相兼脉)。脉位(浮、中、沉)。脉力(无力、中、有力)。脉势(低平虚、满实、中、正常)。脉率(平、缓、迟、数、疾、带数)。节律(促、不齐、结代、正常)。

3.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O软件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Fishers检验,xz检验,当P

4 结果

4.1 总体脉象

云南省857例HIV/AIDS患者共检出单脉358例,两种相兼脉378例,三种相兼脉93例,四种相兼脉9例,不确定19例。857例中共计检出脉名47种,出现频次较高为结代脉110例,促脉88例。

4.2 不同性别脉象

经xz、Fisher's检验,不同性别在脉名、脉位、脉率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脉力(x2=33.404a,P

4.3 艾滋病不同分期脉象

经Fishers、x2检验,艾滋病各期在脉名、节律两个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艾滋病相关综合期浮脉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63.8%;艾滋病期的中脉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55.75%: HIV感染期的中脉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50.75%;三期在脉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95a,P

在艾滋病相关综合期无力脉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为100%,艾滋病期占比为96.4%,在HIV感染期占比97%;三期在脉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46a,P

在艾滋病相关综合期低平虚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为94.4%;艾滋病期占该期总病例数为50.4%;HIV感染期占该期总病例数为52.9%;三期在脉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57a,P

艾滋病相关综合期平脉占比最大,为该期总病例数的69%:艾滋病期平脉为该期总病例数的39%; HIV感染期平脉为该期总病例数的42%;脉率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OOOa,P

以上4个方面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体现为艾滋病期及HIV感染期与艾滋病相关综合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艾滋病期与HIV感染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4 CD4+T淋巴细胞不同计数水平脉象

经Fisher's检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脉名、脉位、脉力、脉势、节律5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在脉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X2=0.OOOa,P<0.05)。

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mm3时,脉率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mm3时,脉率平。

5 讨论

脉诊对性别、地域、气候等因素的敏感性强于望诊、问诊、闻诊。《千金方》日:妇人之脉常濡弱于男子。《类证活人书》亦日:男子阳有余,脉在上,尺脉必弱,女子阴有余,脉在下,寸脉必微。对比实验中男女脉象发现,男性在脉力、脉势两方面均强于女性,结果与脉诊基础理论一致。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宿主的CD4+T淋巴细胞,感染初期,体内正气尚能抵御艾滋病邪毒,随着病情的发展,正邪抗争逐步加剧,病位由表及里,机体发生阴阳失衡,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丹溪心法》日: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可见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证形多样,症状不一。不同地区感染者脉象或有差异,但无论何种表现均存在异常。统计数据显示,三个分期均为脉力无力、脉势低平虚、脉率平,但是从无力脉、低平虚脉、平脉所占不同分期总病例数的比率可表明人体均受到HIV邪毒的侵害,脉象表现也不同程度反映出艾滋病对人体的损伤。以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到HIV感染期,脉位由“浮”进展到“中”的结果符合艾滋病病程发展。研究已证实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艾滋病相关症状频数间呈负比,患者生存质量低,其相关症状出现频数则高,且随病情的进阶出现下降。由此,运用脉象仪所测脉象结果能够反映艾滋病发展阶段,为辅助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岳全书·脉神章》曰:凡患虚损者,脉无不数,数脉之病,唯损最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低而增加。调查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100/mm3时,脉率数所占比例最高,共计22例,考虑与合并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大肠埃希氏肠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缺铁性贫血、真菌性肺炎、肺部感染等有关。其余CD4+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脉率平,脉位、脉力、脉势、脉率、节律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诊断疾病存在症脉不符的现象,脉象的面谱尚缺乏共识性,脉象与CD4+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证实脉象仪作为中医现代化诊断仪器,所测结果与中医理论吻合,可用于指导治疗,并应用于临床疫病、情志、脏腑等疾病的研究,本实验所得结果与基础理论基本一致,但脉诊只是中医四诊的一部分,有关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仍需积极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