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发现的催乳方剂及中药配伍规律挖掘

2015-09-10康晨宋幸幸田会玲付先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催乳数据挖掘

康晨++宋幸幸++田会玲++付先军

摘要:目的通过挖掘中医文献中收录的具有催乳功效的方剂及中药配伍的规律,为临床防治产后缺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具有催乳功效的方剂及中药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催乳方剂中的中药组成和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治疗产后缺乳的方剂286首,涉及中药164味。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味药为甘草、通草和漏芦: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川芎一当归(40次):3味中药组合为川芎一当归一甘草(30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产后缺乳的方剂中,木通与黄芪、桔梗与茯苓、猪蹄与人参等都是临床常用的配伍。结论催乳中药可以疏通乳脉,补气补血,进而促进乳汁分泌。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产后缺乳选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催乳:中药方剂:数据挖掘:中药配伍:知识发现

产后缺乳目前临床非常常见,占所有产妇22.2%左右,产后缺乳的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催乳是一种中医治法,又称通乳、下乳,是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方法,达到促进母乳乳汁分泌的目的。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宋代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引《灵苑方》有“下乳汁立效方”。中药催乳是中医传统的催乳方法,也是对于真性缺乳的主要疗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整理中医文献中具有催乳功效的方药,分析和挖掘其中的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数据处理,构建数据库,为防治产后缺乳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经验,对于扩展临床思路,进一步提高治疗产后缺乳的水平,解决广大产妇催乳需求,大有裨益。

1 资料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1.1 方剂信息来源与筛选标准

《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并参考《中华医典》《方剂学》。筛选方剂满足以下要求:1)《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列催乳方;2)在功效描述中有“催乳”“通乳”“下乳”。3)方剂主治的病证中含有“无乳”“乳汁不通”“乳汁不行”“乳汁不下”“乳少”等。同时,要求方剂包含的信息较完整。部分方剂缺少主治项,视为无效数据,不予收录。

1.2 信息预处理

按照上述选方标准,筛选出催乳方剂286首。基本信息包括:方剂编号、方剂名称、方源、治疗组成(药名、剂量)、制剂、功效、主治病、主治证、主治症状、备注。并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对相关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

2 分析方法

2.1 频数分析与频繁项集

数据中的频数分析主要是一种描述性统计分析。频繁项集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指的是支持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项集。其中项集也称为模式,是项的集合,频繁项集则称为频繁模式。在本研究中,项集是指处方中中药的集合,2味药组成集合为药对,2味以上的中药集合为药团,通过频繁项集的挖掘分析催乳方中常用药对、药团。

2.2 关联规则分析

关联规则挖掘问题源于对购物篮数据的分析,关联规则中需要明确的参数是支持度(support)和置信度(confidence)。本研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方剂中一种中药与另一种中药出现的关联关系强弱,挖掘催乳方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

3 结果

3.1 方剂基本情况分析

在所收集的286首催乳方剂中,用中药最少的为2味,用中药最多的为31味(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由2味中药组成的催乳方剂频数最多,其次是由3~6味中药组成。

根据286首催乳方剂来源的朝代可以看出(见表2),宋、明、清朝的方剂数量最多,这与上述时期医药发展水平较高有一定关系。

从剂型分布情况分析(见表3),在286首催乳方剂中,汤剂是最多见的剂型,其次是酒剂和粥剂。

3.2 单味中药频数分析

在本课题所收集的286首催乳方剂中,共用药164味,总频数1427次。其中频数≥50的中药见表4。在164味中药中,使用频数最高的是甘草,其次是通草、漏芦、天花粉和当归。

3.3 药对分析

催乳方剂高频药对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显示,药对川芎、当归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川芎与甘草。大部分常见的药对中都包含中药川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置信度大于lOO%的单味药之间的关联有8对,涉及到的药物主要是木通、猪蹄和天花粉。其中木通与黄芪、桔梗与茯苓、猪蹄与人参等都是临床常用配伍,而木通与麦门冬、天花粉与柴胡是大家较少认识到的配伍。药对中川芎与当归、川芎与甘草频数最高,在关联关系中猪蹄和川芎的关联度也较高;另外药对中黄芪、当归的频数也较高,关联关系中黄芪和木通关联度最高,所以临床上可酌情配伍使用。

3.4 3 味药团分析

常见的3味药团频数分析见表7,频数大于16的3味药团有11组,常见的有川芎、当归、甘草,其次是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瞿麦、王不留行和麦门冬是平常临床较少用到的配伍,值得关注。3味药团组成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中(见表8),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关联程度最高,其他药对均与甘草的关联程度较高。与通草配伍的药团也很多,在临床催乳方剂中的应用值得注意。药团中川芎、当归、甘草,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频率最高,在药物关联关系中,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关联程度最高,所以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症配伍加减应用。

4 讨论

中医认为,产后缺乳主要病机为气血郁闭和气血亏虚。气血郁闭,导致乳汁不通、乳汁不下、乳汁不行;气血亏虚,无化生之源,导致无乳、乳少。证型主要有3种:肝郁气滞型、痰湿壅阻型和气血虚弱型。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主要是产后乳汁分泌少,甚至全无,胸胁胀闷,抑郁不乐,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痰湿壅阻型临床表现是形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厌油腻,头晕头痛,舌胖,苔白腻,脉滑。气血虚弱型临床表现为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头晕目眩,神疲食少,舌淡苔少,脉虚弱。

针对以上情况,治疗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疏肝解郁,通络下乳,如柴胡,漏芦,通草,穿山甲、青皮等;或健脾利湿、化痰通络,如半夏、茯苓、漏芦、当归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具有疏通气血的功能,使乳脉畅通,乳汁自出;二是补气养血,健脾通乳,用川芎、当归、黄芪等补益药物,使气血有化生之源,乳汁得下。

本文应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的方法,对催乳方剂中的单味药、药对、药团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催乳方剂中,单味药甘草、通草、漏芦、天花粉出现的频数最高;药对中川芎、当归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川芎与甘草;3味药团中常见的有川芎、当归、甘草,其次是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3味药团组成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中,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关联程度最高,其他药对均与甘草的关联程度较高。川芎、当归和甘草是芎归涌泉汤中的经典组合。从以上结果来看,大部分常见的药对、药团中都包含有中药川芎,可见川芎在催乳药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血中之气药”,且辛散解郁,透达功效显著。气行则血行,则乳汁自下;而川芎、当归、甘草组成的药团在所有催乳方剂药物配伍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当归补血活血,助其化生气血,具有显著地活血调血的功效,且能有效地提高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含量,对于治疗脾胃虚弱之气血不足与气滞之乳汁不下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当归、川芎、甘草相互配伍,既有补血之用,又有活血之妙,使之补而不滞,甘草调和诸药且有补益脾胃之效,使之化血有源,达到通经下乳之效。通草与漏芦都具有通经下乳的功效,而天花粉、当归、川芎虽无直接下乳之功效,却可以从其他功效间接体现出来。总之,在临床上,无论何种类型的缺乳,要抓住其主要病机,辨证分析,灵活用药,方可达到“乳长流”之效。

猜你喜欢

催乳数据挖掘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揉揉捏捏乳香来
一个新行业是这样兴起的
数据挖掘综述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基于R的医学大数据挖掘系统研究
帮新生命一个忙
“清华妈妈”弃高薪,念活“催乳”生意经
伤口处有时蕴藏一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