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建构
2015-09-10曹和修
曹和修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和随意化的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变化,积极实现意识形态话语转换,通过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方式、构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拓宽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切实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已是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他们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色调,上升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群体。在全球化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多元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话语能力、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他们的话语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及随意化等特性,并逐步形成了一套他们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体系,使得高校意识形态的传统话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从话语内容、话语机制和话语传播平台等方面入手,重新建构高校意识形态的崭新话语,使90后大学生能够真正认同、接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党能够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90后大学生话语体系表现特点
90后大学生,他们出生于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巨大经济成就的环境中,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条件,手机、电脑成为他们生活必需品,通过手机、电脑网络互联带给他们海量信息,催生了他们思想的早熟,使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看待问题观点深刻、逻辑严谨,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语表达,使其话语方式呈现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及随意化的鲜明特征,必然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第一,话语多样化明显。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网络的普及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开阔了90后大学生的视野,一个全新的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在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全新的交流方式,有享用不尽的各种资源平台,创设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甚至还能在其中畅享自己的虚拟生活。在这个世界,多样化的话语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他们表达的趣味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这些客观环境上的变化表现在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其话语表达出现了诸如手机话语、网络话语、校园话语、宿舍话语、博客话语、火星文等多种形式。而多样化的话语必然为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带来高校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出现各种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相互交锋、激烈冲突的局面,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繁重和难以应对,极大削弱高校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话语娱乐色彩浓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语言也由严肃走向活泼,呈现出空前的宽容与多元,媒体语言、普通人的交流甚至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娱乐化,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上网交流的语言越来越新奇、有趣、幽默,并不断向社会文化领域全面蔓延。这些话语变化在90后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对新鲜事物、新鲜话语特别敏感,并能迅速赋予它们全新的内涵,热衷于借用这些调侃、娱乐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这些娱乐色彩浓郁的话语对于缓解90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各方面压力,带给他们交往的快乐起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不仅只是娱乐玩笑而且涵盖丰富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知识的话语,对他们意识形态形成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地会消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作用,导致意识形态的淡化。
第三,话语网络化明显。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其思想、行为、话语体系都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形成了他们独有的网络话语,成为他们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几何时,李培根校长的一番网络流行语的讲话,引来无数学子热烈追捧和转载,并且被他们亲切地称为“根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网络文化为内容、以网络社会意识为内涵的网络化话语,深得90后大学生的喜爱,勇于创新的他们也承担起了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重任,一些网络热词内涵不断翻新,在网络上、校园中广为流传,并深深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相互交流、发表见解的重要工具。这些网络化话语的出现和使用,为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注入了新鲜成分,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话语随意性强。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的交流越来越多,他们使用的话语也无拘无束,超越了边界、国界和地域的界限,天南海北的话语错综使用,世界各地的方言、俗语、错别字、谐音等五味杂陈,话语随意性强成为90后大学生话语的又一特征。随意性话语作为90后大学生的一种新兴开放语言,大多来自于网络流行语和影视娱乐作品。这些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话语,利用标新立异的句式结构、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大学生们复杂的情感诉求,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增强了交流的趣味性,受到90后大学生的热捧。当然,这些随意性强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们思想上的困惑,甚至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造成高校教育中的矛盾和冲突,并最终弱化高校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与方式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是我们了解真相、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加强交流、增进共信的必经之路,其内容往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话语内容,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话语表达方式,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当然也是这样。随着网络文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话语内容、形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和随意化趋势明显。因此,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必然需要从内容上进行更新,以建构崭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来适应90后大学生的话语需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上,我们必须坚持主流、引导大众,以校园的主流话语引导大学生。我们必须筛选一些既为90后大学生普遍接受又反映当代大学生现实和心理的话语,通过提升这些话语的学术内涵,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和活力,并以这些话语引导大学生认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基于此,我们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当然也要发生改变。而要实现这些改变,我们应该积极融入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校园生活中去掌握他们话语的特点,找寻他们普遍认同的话语内容,适应他们网络沟通方式,敏锐地捕捉他们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他们行为的发展,凝练新的意识形态话语,适应并学会运用大学生网络话语开展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同时,在具体的意识形态话语和范畴上也应有相应的调整,特别是一些不能反映当今社会转型的话语范畴,有必要重新进行调整,以形成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支撑力的话语资源系统,创设与90后大学生话语一致的意识形态教育文本,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以向90后大学生提供更多可以信赖和理解的话语,并运用各种话语方式真正让他们听明白、理解透和真心信服。
其次,在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方式上,要求我们对90后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必须实现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通俗地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话新说”。一方面,我们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必须结合90后大学生的话语特点,把过去的老话用新的表达方式说出来,甚至可以运用一些流行话语来表达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90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空间的差异,在思想认识上改变了过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以真诚、平等的态度,因势利导、化解矛盾,以契合90后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即尊重他们的话语表达方式和心理接受习惯,运用他们惯用的话语体系,改变过去居高临下、一味灌输的教育方法,实现师生彼此之间平等交流和充分互动,达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这样,可以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纽带,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
构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所必需的一种舆论导向、监督机制,是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思想融合的方式,是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新媒体境遇下,只有深刻认识思想传播规律,创新意识形态话语机制,实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与90后大学生话语的相互交流,才能真正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因此,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注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的建构,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信服力和控制力。
首先,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策略。高校过去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多习惯于用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话语来灌输固定的思想,缺乏对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话语特点、心理需求的了解,导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与90后大学生话语难以有效沟通,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创新高校话语策略势在必行。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把握90后大学生话语的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关注学习他们的话语方式和话语特点,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摒弃高高在上的话语方式,以低调、谦谨态度赢得大学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为实现意识形态的有效引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阐述抽象、难懂的观点、主张时,尽量避免空洞说教,应善于运用9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鲜活事实,使宣导的内容客观化,以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让话语力量自然流露出来,所说之话真正深入人心,取得“润物细无声”的实效。另外,还应注重话语方式生活化、平民化,用接近大学生生活的话语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各种深奥的道理,切实让90后大学生乐意听、听得进、记得住。
其次,优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环境。话语是人类的一种生存状态。每个个体的话语组成了话语环境;而话语环境反过来制约、影响个体的话语,进而影响个体的思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环境在长期传统灌输模式下,出现了话语固化、形式单一、政治色彩浓郁的特点,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下,学生们往往容易出现少说为好、言多必失的担忧,对意识形态缺乏话语愿望,导致对意识形态出现“失语”现象。因此,优化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及网络环境等话语形成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从整体上优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环境,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能够积极作为,转换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确保潜移默化地将意识形态话语渗透于校园话语、宿舍文化、网络话语中,并通过开展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运用各种交流平台,健全意识形态传播途径,丰富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与内涵,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最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监督。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者,其话语对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影响深刻,直接关系到他们思想态度、价值取向和人格养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意识形态养成,因此,高校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应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捍卫者,其话语必须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在这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监管,确保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正面传输。同时,90后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多的群体,必须加强对高校网络话语的监督、监控与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舆论预警监控机制,及时发现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反动思潮,特别是对一些消极影响较大的不良话语,应及时删除或屏蔽,确保有效控制和减少负面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积极提倡文明、健康、理性、公正、负责任的网络话语,为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净化网络舆论空间营造良好氛围,为90后大学生提供全面、正确的导向。
拓宽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高校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发展,必须拓宽适应90后大学生话语特点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使意识形态话语真正能够在90后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首先,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平台作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窗口。一方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感染力。任何一种思想、一种理论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话语来表达,而不同的话语表达实现的效果显然不一样。因此,作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直接传播者的教师,必须坚定信仰,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技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真懂真信,运用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话语,为90后大学生解难释疑,通过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去影响、凝聚90后大学生,以增强教师话语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表达的与时俱进,鼓励教师加强对90后大学生话语特点的研究,掌握并认真甄别网络流行话语,结合理论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这些话语,对其中一些与传统意识形态话语相冲突的话语进行深入阐述,把学生引领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上来,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平台,形成复合传播模式。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既要保证传播渠道的畅通,又要有各种传播平台的综合运用。根据90后大学生话语特点和学习习惯,我们必须通过复合传播模式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方法、途径,提升传播艺术、技巧,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提供新的空间、载体,增强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在利用好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平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新格局。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既有的网站、论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又要运用好一些新兴的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传播载体,及时引导各级各类校园媒体认清责任、牢记使命,始终公正客观、生动详实地传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把高校意识形态的要求贯穿到90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努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魅力。
(作者为肇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JDSZ2062)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