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日友好 贡献民间智慧
2015-09-10李媛周琳
李媛 周琳
“历史上,中日两国老一辈政治家通过‘以民促官’推动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中日双方应共同努力,以媒体交流、智库交流、文化交流为着力点,深入推进中日民间交流,维护和增强中日友好的社会基础。”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在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上說。
2015年10月24日,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困难与举措:如何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东亚的未来与中日两国应发挥的作用”。
论坛期间,500余位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学术界、传媒界的嘉宾和省市代表,在双边政治与外交、经济贸易、媒体与文化、安全,以及特别5个分论坛中,对涉及中日政治、外交、经贸、安全、文化、环保、旅游、地方合作等领域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围绕中日关系现状,探讨推动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举措,继续为促进中日友好,奉献民间智慧。
在“政治与外交”分论坛上,中日与会嘉宾围绕“政治互信的前提与面临的挑战—中日两国及东亚地区的和平与未来”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国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认为,互信是在合作当中建立起来的,中日双方之间合作的领域很大,要想办法发展共同利益。日本有日本的长处,中国有中国的长处,第三方有第三方的长处,把三方结合起来,可以把竞争付出的代价减少,也可以使中日关系的共同利益增大。
吴建民在讲话中同时指出,中日两国的关系很复杂,有很多敏感点。经过两国关系过去一段时间的曲折,大家都知道敏感点在什么地方,双方也做出了努力,把这些分歧予以控制。要保持两国关系持续恢复发展的势头,双方都要注意这一点。
日本原金融担当大臣、众议院议员山本有二从世界贸易竞争的角度谈到了中日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贸易是以运输作为基础的,考虑到物流成本问题,世界贸易将根据地缘因素呈现北美、欧洲和亚洲三足鼎立的态势,即欧美与亚洲形成对立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和贸易的规则是由市场间的竞争决定的,尤其是知识产权、会计标准、二氧化碳的排放标准,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等,这些我们称之为“经济战争”也不为过。“在亚洲,中国的市场应该发挥中坚作用,而日本能够促进这样的一个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山本有二表示。
山本有二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政治应该追随市场的步伐。中日在政治方面有领土、空域、历史等不少值得担忧的问题,但是,展望未来,随着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的互联互通,航班数量的增长,双方的交流会越来越多,政治方面存在的障碍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针对山本有二的观点,前驻日大使陈健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赞同开幕式中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所讲的话,即历史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分歧在可见的将来没有解决的办法。他认为,中日两国可以把这两个问题敏感度下降,把问题管控起来,同时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合作蛋糕做大了,分歧占有的位置就会下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意山本的观点。但是必须明确,一切问题的基础是政治上的互信,而现在互信正在丧失。日本需要扭转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当做自己的友好邻邦和合作的伙伴,这样才能管控分歧,开展合作。
外交学会副会长吕凤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很重要,但是不能代替双方改善政治关系。就中日关系来说,解决双方的互信,是使双方关系回暖的主要因素。
在安全分论坛,参会嘉宾围绕“安全政策与控制机制—安全政策的相互理解与双边政策”展开了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少将指出,在过去两年中,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采取了五项重要措施以及发布了一些重要文件。她认为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概念的领域不断扩大;二是对安全手段的运用更加综合;三是要依托国际安全获取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获得安全的最重要途径是促进而不是减损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参与维护国际安全,中国的军队也会越来越多地承担维护国际安全的责任。”姚云竹说。
讨论中,中日双方嘉宾就新安保法案对日美同盟、中国的安全环境的影响积极发言。东北亚开发研究院常务理事、副院长杨毅表示,中国军队的强大是符合国家实力和中国经济发展需求,并且由于采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会对他国造成威胁。此外,国防大学教授朱成虎就南海问题表示,中国的行动都是反应式的,这一举动维护了南海的稳定。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神保谦说,两国应加强信赖关系,提高危机管控的能力,将危机控制在程度较低的范围内。国防大学教授朱成武在发言中表示,中日双方存在着许多误判,造成中日两国还没有在安全领域展开务实的实质性合作。
随后,中日双方就如何消除误判、开展合作进行了讨论。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提出,中日双方在四点共识形成以来,在多边领域恢复了对话,取得了进展。但是双方还需要尽快启动危机管理体制的对话,推动双方副部级的防务磋商,这样才能够推动两国合作的发展。姚云竹也认为,双方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最重要的是防务部门高层之间的交流。日方代表在听取这些想法的时候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京都产业大学教授东乡和彦明确表示,日本绝不会成为军事大国,而且相信双方能够找到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办法。
在“北京-东京论坛”经济分论坛会上,日本央行副行长中曾宏表示,中国和日本目前都在为实现可持续的增长进行结构改革,日本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和简政放权等都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促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增长。
来自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枪田松莹在发言中说,“作为一个综合商社的从业人员,从最深入中国市场的生意经历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信心。”他提到,中国政府对于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许多鲜明的政策,包括发展经济新常态,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还有组建亚投行等等。同时还在推进最为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国有企业改革。
对于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日本前财务官山崎达雄表示,亚投行对于整个地区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是一个有责任的、将发挥巨大作用的机构。日本虽然还不是成员国,但是日方愿意和创始成员国一起,为亚投行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努力。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建平也表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平台,中方也很欢迎日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他说,包括JBIC(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在内的多家日本机构都已经意识到“一带一路”未来对他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平台,并表达了希望能参与到这一进程中的意愿。
“本届论坛是在中日民众的信任度下降、贸易下滑的环境下召开的,但大家还是对中日经贸合作充满希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他表示,双方应该本着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多沟通、少指责,多对话、少对抗。
在中日媒体与文化分论坛上,双方嘉宾围绕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媒体与民间文化交流的作用,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同,两国民众在媒体认知上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国际事件的报道上。由于文化认知的差异,对同一事件往往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解读,需在发挥媒体对舆论的积极影响同时,不断加强民间文化交流。
在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和谨慎性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主任赵启正指出新闻报道和舆论评论应该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符合客观事实,符合广大民众利益,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翟惠生从媒体新闻写作的角度强调,新闻报道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思考,做客观真实的描述。对于新闻记者,历史的积淀是一门必修功课;两国政府和媒体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的态度思考历史和现在。
朝日新闻社论说主干大野博人指出各国媒体信赖度调查显示,民众信赖度最低的是议会和军队,接下来才是媒体,各国都趋近相同。应该意识到媒体不是为了国家利益存在的,而是为读者而存在的。希望针对中日关系能够进行更多的积极的报道和解读。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金莹从学者角度指出,中日两国关系的走向更多是基于两国的政治互信,不能把太多的责任推给媒体。在探讨媒体如何进行客观报道时,她提出,首先要填补双方认知的巨大鸿沟,尤其是信息的鸿沟;加强双方的情感交流,提倡不只是站在媒体的立场,而是站在人的立场来深入探讨,体现共情性和体谅之心。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日文化是比较接近的,但也有很大差别。为了正确地理解对方表达的真意,不能忽视中日文化的差异,同时还要尊重对方的传统,以及为对方保留足够的尊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媒体在中日关系上承担的重要责任。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建立密切的联络关系,增加相互沟通的渠道,成为中日交流中可靠的桥梁。
对于特别分论坛的讨论成果,日方代表福本容子说:“我们对环境和旅游观光进行讨论,形成很多面向未来的共识,如在促进两国人民在观光旅游方面交往,以此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理解,为双方关系的改善作出贡献。”
中方代表张云方认为在讨论中与会嘉宾关于环保旅游方面展开的讨论,既有共识,也有差异点,并对环保和旅游合作提出思考,如合作中可以进行制度和立法方面经验的交流、在技术上进行深度的合作。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在10月25日的闭幕式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表示,与会代表在大会和分论坛期间直视问题、沟通观点、扩大共识、着眼中日关系的大局,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新能量,为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挖掘新动力,为增进中日两国政治互信、构建不断进步的战略互惠关系寻找新办法。相信代表们在论坛上所提出的好建议一定会对中日关系进一步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日本公益财团法人国际文化会馆理事长明石康也认为:“我们坦诚交换想法,没有情绪化看待对方。双方更关注的是实质上的共识、为消除分歧付出的努力。论坛正是朝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展开讨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正如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开幕致辞中所希望的那样,本届论坛为目前已经出现曙光的“回稳转暖”的中日关系,为更加深入地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增加了新能量,营造了好环境,找到了新办法,形成了新动力。这是论坛在举办10年之后的转型和创新的意义,也是论坛继续办下去并且要办得更好、发挥更大作用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