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省水安全形势
2015-09-10吴笑天
吴笑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
水安全是指在不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水资源能够在质和量上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河南省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同时还是一个资源型、高耗水产业占比较大的发展中省份。由于长期过度开采,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系统受到了损害,用水需求增加与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谋划河南“十三五”及其以后时期的发展中必须积极应对。
一、河南省水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水资源压力加大
一是水资源压力指数高。从2000年以来的情况看,年度之间水资源压力指数(地区用水总量与水资源可用量的比值)变动较大,—般都在1以上(一般压力指数大于0.5表示用水压力较大,大于1表示压力很大,大于2表示压力极大),且远远超过总体上处于用水压力很大的区间。2000年以来的十几年中,有8年压力指数突破2,进入用水压力极大区间,同时水资源压力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势头,2010年以来,全省水资源压力指数几乎以每年1个点的速度在增加。
二是水资源长期处于超用状态。河南属于典型的极度缺水地区,2000~2013年以来全省总用水量长期运行在可用水资源量的曲线之上,13年中有11年总用水量超过可用水资源量,仅有2000年与2003年两者基本持平,说明全省总用水量已经经常性超过水资源自然循环系统的动态水量。
(二)部分区域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压力巨大
从省内各省辖市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用水压力都很大。一是在18个省辖市中,用水量普遍超过可用水资源量。其中用水压力指数超过4的省辖市有11个,其余地区处于1~3之间。二是用水量进一步超过水资源总量的有11个,分别是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商丘,集中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和豫北地区。很显然,全省多数地区用水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系统的承受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地下水严重超采
一是对地下水依赖加大。在水资源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大量抽取浅层地下水,甚至大量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挤占生态用水成为必然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初,全省地下水供水量在总供水量中的比例在40%左右,到90年代末则增加到50%左右,2000年以来接近60%。二是浅层地下水储量减少。随着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抽取,浅层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2013年年末,全省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相比普遍下降,平均下降0.89米,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8亿m。2004年以来的十几年间,地下水储存量有8年为减少,只有2年为增加,地下水储量呈明显的净减少趋势。
(四)用水需求已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
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明显透支。国际上公认,一个流域或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界线为40%,即当水资源开发利用达到和超过4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2004年以来,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稳定超过60%,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70%,海河流域甚至入不敷出,需要靠引用过境水来补充水资源的不足。
二是水资源利用已不可持续。水资源总量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的共同影响,河南水资源总量受到较为稳定的地下水资源量的支撑,基本维持在3D0亿m。的水平上。然而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水资源总量在2010年达到500亿m的高值后,连年走低,已经连续三年(如果考虑到2014的情况)跌破300亿m的平均线,并且逼近2D0亿m3的下一个台阶。同期,由于用水量刚性增加,用水量曲线首先与下行的地下水资源量曲线形成剪刀差,继而与地表水资源量变动曲线形成剪刀差,最终与水资源总量变动曲线形成剪刀差,水资源利用已难以持续。
(五)水污染加剧
根据2013年监测情况,河南河流水质污染严重,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Ⅲ类以上水比重仅38%,丧失了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比重达到34.18%;地下水井Ⅲ类以上水比重不足1/3,Ⅳ类、V类水各占1/3,水质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只有水库水质相对较好,Ⅲ类以上水比重接近70%,劣V类水比重占到6‰此外,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堪忧。2013年河南省有164个水功能区列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近期达标评价名录》,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有关要求进行评价,其中有71个功能区达标,达标率为43.8%(2015年达标控制目标位57%),其中饮用水源区达标率为65.2%,工业区达标率为50%,景观娱乐用水区达标为率为35.7%,农业用水区达标率为32.7,排污控制区达标率为0,河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未来全省的水资源配置只能是一种“存量配置”
当前河南水资源安全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在既定水资源条件和用水方式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超出了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承载能力。更严峻的形势还在于,河南作为一个追赶型经济体,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用水需求增加与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支撑不足的矛盾还在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全省的水资源的配置只能是一种“存量配置”。这不仅意味着今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增用水需求,几乎都需要通过用水效率的提高来满足,同时也意味着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将会进一步加深,需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进而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进一步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和城镇体系。
(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诉诸于经济手段
作为一个后发地区,河南省增长任务十分繁重,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难免会遭遇各类经济主体的抵触。因此,在水资源管理中,要真正把这种管理内化到各级政府及其各用水主体的行为中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必须诉诸于经济手段,让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加快推进水价制度改革,二是积极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三是在水公共产品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三)区域性缺水和城市缺水将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形式
河南不仅严重缺水,而且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尤其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重视经济布局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关系,使得区域经济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耦合程度低,中原城市群9个市和豫北三个市安阳、鹤壁、濮阳的GDP占全省的比重70%,但是其水资源量仅为全省的40%。可以预料,随着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在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该地区水资源压力将继续加大。
(四)应高度关注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和农业污染排放
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程度提高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排放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城市生活污染排放和农业源污染排放呈上升趋势,河南水污染已经形成了点源与面源污染交织、城市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叠加的态势。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减轻城镇生活污染,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最终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五)地下水压采任务艰巨
根据河南省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省超采区总面积44393平方公里,占全省16.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1/4。其中浅层地下水超采区14195平方公里,深层承压水超采区27996平方公里。地下水遭到过度开采后恢复时间长,特别是深层承压水,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超采恢复需要上万年。如何在繁重的发展任务下完成地下水压采任务,修复水资源自然循环系统,实现可持续利用,将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