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与哈农库特
2015-09-10张宏伟
张宏伟
提到钢琴家,不得不提到郎朗。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郎朗已然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代名词。他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名誉,也为中国钢琴带来了满堂喝彩。在这个拥有两千三百多万琴童的国度,郎朗是一位标杆式的人物,他凭借着其细腻、柔美、富有张力的音色,牢牢地抓住了琴童们的心,抓住了音乐爱好者的心,也抓住了音乐家的心。他不仅用心灵演奏音乐,用生命诠释音乐,更是用音乐哺育、灌溉人们。在中国,郎朗音乐会、大师班入场券千金难求。可以说,“郎朗飓风”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
作为一名职业钢琴演奏家,郎朗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我曾经见到一张郎朗音乐会的排练时间表,表上显示从上午十二点一直到晚上九点都是郎朗排练的时间。可见,他对自己始终保持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对于音乐,郎朗也努力达到完美。对此,著名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现任艺术总监塞蒙·莱托爵士评价道:“郎朗让我们所有人都体验到了音乐撞击心灵的感觉,他能把如此艰深的技巧完成得如此艺术化,在展示无与伦比的技艺的同时,又让我们非常深入地用心感受音乐,沉醉其中。他简直拥有不可思议的才能!”正是坚持着这种对音乐的不懈追求,郎朗才有与世界上所有顶级交响乐团合作的机会,并成为中国音乐家中与世界顶级乐团合作、发行录音专辑最多的音乐家之一。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4/qkimagesyahzyahz201501yahz20150111-1-l.jpg)
录制唱片是成功音乐家们的必修课,是每位音乐家音乐旅程中必经的环节。录制一张好的唱片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大大多于开一场音乐会,这要求音乐家付出巨大的努力以达到唱片的完美。近年来,郎朗每年都会发行新的专辑。2012年,郎朗在全球发行了新专辑《肖邦》,这张专辑包括了《肖邦练习曲》(Op.25)、《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兰舞曲》,以及他自己十分喜爱的短小曲目,如三首《夜曲》和广为人知的《圆舞曲》(Op.64)。郎朗细腻、深情的演奏为他的这张专辑带来了一片叫好声。《肖邦》专辑毫无争议地获得了全英古典音乐奖(Classical Brits Awards)年度最佳古典唱片提名,2013年9月又荣膺德意志留声机古典音乐大奖年度畅销唱片。《肖邦》这张专辑创造了国人专辑同时获得两项世界古典音乐大奖的传奇。
2013年,郎朗与柏林爱乐乐团及其艺术总监塞蒙·莱托爵士合作录制了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众所周知,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鲜有钢琴演奏家录制,亦是被誉为钢琴协奏曲史上最难演奏的作品之一,其对钢琴独奏与指挥的默契程度要求非常高。郎朗将巴托克《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技术难度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录音结束后,塞蒙·莱托爵士激动地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位钢琴家,在保持令人惊异的精准技巧的同时,可以让音乐的乐句尽情舞蹈。这部作品的难度与艺术性自不用说,它在展现演奏者丰富技巧的同时,更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美感与精细的表现。它与郎朗的演奏风格相得益彰——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态度。”
2014年春天,郎朗与哈农库特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录制了全新的专辑《莫扎特》(The Mozart Album),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古典音乐家的敬意。这张专辑包括两张CD,第一张CD由莫扎特《G小调第十七钢琴协奏曲》和《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组成,第二张CD的曲目包括莫扎特《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G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A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以及《土耳其进行曲》等,莫扎特奏鸣曲也是郎朗正在进行的世界巡演的曲目。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4/qkimagesyahzyahz201501yahz20150111-2-l.jpg)
专辑录制的当天正值复活节,维也纳音乐厅并不像举办新年音乐会一样布置隆重。没有观众,没有闪闪发光的装饰和珠宝,也没有花团锦簇,一切就如平常一般,休息室和走廊空荡荡的。不远处的金色大厅里,一位八十四岁的老者站在指挥台上,时而激情地指挥,时而停下来向乐团的乐手提出要求。他对乐手提出的要求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其他指挥不尽相同,他的音乐充满了激情,也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对完美的苛刻追求。这位老者正是著名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而在舞台前面的,是穿着得体、演奏娴熟、极具热情的三十一岁中国钢琴家郎朗。在录制过程中,两位音乐家不时停下来商讨音乐的走句,谈论音乐背后作曲家的思想,这一刻,两位音乐家的思想发生碰撞,迸发出了全新的灵感。录制结束以后,郎朗表示从哈农库特那里学到了许多,“所有的音乐都已经在他的心中建构成型了,从第一次排练开始,他就告诉我什么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声音。他还告诉我如何在演奏过程中运用好呼吸等动作”。
专辑中,郎朗与实验音乐先锋哈农库特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倾情合作。哈农库特(1929- ),奥地利本土指挥大师,擅长指挥前浪漫主义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原汁原味,独具特色。谈到这位极具代表性的指挥家,郎朗说:“和他合作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热情,非常值得信赖。他有独特的音乐诠释方法,带领我回到莫扎特创作这些音乐的时代。”对于哈农库特来说,这同样也是一次非常富有激情的合作,“很难遇到像(郎朗)这样想法开明的人,通常与我合作的演奏家都是他们已准备好了要与我演释某个主题,但这次合作我们的磨合非常迅速且默契,这非常少见”。
相信郎朗的新专辑一定会再次创造奇迹,用完美的演释征服所有听众。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2/01/24/qkimagesyahzyahz201501yahz20150111-3-l.jpg)
郎朗的学琴之路一向都是琴童家长与乐评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勤奋刻苦也好,疯狂可怕也罢,其实也只有这一路走来的郎朗对自己的练琴生涯最有发言权,也最明晓一位琴童在钢琴学习中的种种挑战,以及必需的点拨与教导。
为此,2014年,郎朗与菲伯尔音乐出版社合作编写了《跟郎朗学钢琴》系列丛书,让孩子们能真正热衷于钢琴演奏,启迪他们将爱、活力和奉献精神投入演奏中。郎朗坦言“这个系列承载着我对钢琴演奏的激情,以及想要与下一代钢琴家共享我的艺术价值和弹奏心得的热情”。
书中,我们能看到郎朗发自肺腑的“大实话”。比如他认为要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精彩的演奏只有通过好学勤练才能实现。因此,《跟郎朗学钢琴》丛书着眼于为琴童们提建议、列方法,鼓励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在八个单元的内容中,郎朗将指出钢琴演奏中常见的技术问题,在每一次面临挑战(技术进阶)时给予意见和建议。为了避免理论性输入可能带来的空洞感,每个单元中也有一些手指训练,以及一首练习曲和两首小曲。郎朗特意从欧洲音乐的优秀曲目中选取了一些最受欢迎的作品,同时也在世界音乐宝库里选取了一些他自己喜欢的小曲,精心改编成适合琴童们学习的版本。
这套丛书并非教材,不需要循序渐进地从头学习。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挑选使用,也可以将这些单元拆分重组成适合自己的顺序。《跟郎朗学钢琴》系列丛书现已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全套引进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