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作品述评

2015-09-10朱燕

博览群书 2015年1期
关键词:亚诺莫迪身份

朱燕

2014年10月9日,瑞典文学院将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法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表彰其“通过记忆的艺术,追忆那些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揭露德占时期法国的人和世界”。谁是莫迪亚诺?他又如何得以从之前不被看好,到力克得奖呼声极高的村上春树、提安哥、卡达莱成为最后赢家?

与莫迪亚诺合作多年的出版商安东尼·伽里马曾以为,继勒·克莱齐奥200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法国作家要再得此殊荣起码需要等待30年,毕竟人们更偏爱“具有大时代大事件背景的作品”,而评委这次却选择了注重“内心探索和神秘因素”的莫迪亚诺。

除了出版界,学术界也表示,莫迪亚诺得奖“有些黑马胜出的味道”,因为他和勒·克莱齐奥写作风格相似,同属“新寓言派”,都是“游离于生活之外,以文学为中心”的创作者。他们与杜拉斯后期创作手法有些相似,只不过三人中勒·克莱齐奥的文字最难理解,杜拉斯的最易懂,莫迪亚诺介乎两者之间。但是,莫迪亚诺的人生经历为其作品蒙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色彩:身为犹太裔和弗拉芒裔的后代,其独特的语言身份印记,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二战背景下,更显孤立无助。这也契合了他本人性格特点,腼腆沉默,就如他所言,“我就像是一道背景音”。

然而事实上,他一直都是当代法国文学界所公认富有才华的作家。从23岁出版第一部作品《星形广场》开始,他便成了各大文学奖的常客,获得各种提名奖项,始终秉持一贯的写作风格,很有点“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味道。

《星形广场》(1968)使这位文坛新秀赢得罗歇·尼米埃奖和费内翁奖。《环城大道》(1972)获得法兰西文学院小说大奖。《凄惨的别墅》(1975)获得了次年的法国书商公会文学奖。他的第六部作品《暗店街》(1978)为他赢回了龚古尔文学奖,同时评委会还强调这个奖是授予他当时所有的作品的。自此以后,除了2002年《小宝贝》是以单部作品获得法国文学奖项,其他奖项的颁发都是为了褒奖他全部作品:1984年摩纳哥亲王文学奖、2000年法兰西文学院双年评选的保罗·莫朗大奖、2010年法兰西研究院颁发给杰出科学家或文学家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2011年法兰西国家图书馆文学奖、同年度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文学奖,以及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

面对如此多褒奖,少年成名的莫迪亚诺,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在2010年一次媒体专访中,他说自己就像“一道背景音、一件家具”那样独自品味着“与人隔绝”的写作生活,除了给笔友俱乐部做几场讲座和新书签售,几乎不参加公众活动。即便是诺贝尔得奖名单公布后,莫迪亚诺依旧谦逊地表示,对于自己居然能够与加缪这样的偶像级人物的名字放在一起,感觉“很不真实”,他甚至猜测瑞典籍小外孙应该也为自己金榜题名加了分。

当然,作家的戏言不能当真,诺奖评委的选择显然是基于作家创作的众多高质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小说和传记30余部,儿童文学3部,戏剧1部,随笔3部,原创或自己作品改编影视剧本若干部,以及一些歌词创作。对于自己的高产,作家自嘲是“为生活压力所迫”,自己也希望能够做到“用五六年写上一部”,却不能像普鲁斯特这类家底殷实的作者一样奢侈地慢工出细活。

国内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其作品进行译介,然而更多的读者,哪怕是文学爱好者,对他的作品恐怕仍然了解不够,那么让我们一起顺着莫迪亚诺最爱的关键词:记忆与遗忘,来揭密他书中那异样扑朔迷离的人和世界。

《星形广场》能获得罗歇·尼米埃奖,得益于作家的文笔风格。该奖颁给写作风格与早逝天才作家罗歇·尼米埃(作品有《蓝色轻骑兵》)一脉相承的年轻作者。

可以注意到,莫迪亚诺早期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二战为背景,立足于德占时期的法国,而巴黎留存着历史沉淀的街景,正是作者魂牵梦绕的故事表现场景。人们喜欢用“敌占三部曲”来称呼他的前三部作品——《星形广场》《夜巡》《环城大道》。

《星形广场》的故事构架,让人联想到莫迪亚诺几年前的一次访谈。他说自己写了那么多年,总感觉在写同一本书,每次开始一本新书的写作,就像得了失忆症一样,忘却之前写过的那些,而相同的场景却周而复始。我们看到他的第一本书就是一切的开始:这是一个名叫什勒米洛维奇的犹太裔法国年轻人的故事。这个诞生于二战后的年轻人备受战争和迫害景象带来的精神折磨,他以近乎自传的口吻,讲述着现实和个人虚构交织,幻觉叠生的经历。

在故事的开头,主人公什勒米洛维奇是法国盖世太保组织里面反犹的犹太裔,和一个法国贵族还有莫里斯·萨克斯(原纪德秘书,著名法奸,二战后期被杀)住在一起。他找到自己父亲——一位纽约的以色列大工业家后,又意外继承了叔父的遗产。随着情节的展开,主人公的身份不断变幻。成了犹太阔佬后,他忽而是个有志青年,在波尔多的高师预科班报了名,维护受到同学嘲弄的前贝当主义者德比高尔老师;忽而又投靠了专事贩卖白人女子的犹太贵族列维-旺多姆子爵。更有甚者,他逃到维也纳做了淫媒界大亨,自以为得到第三帝国认可,与纳粹党卫军头子之一的海德里希成为好友,甚至做了爱娃·布劳恩的情夫。之后,他又来到位于以色列的教习所,在这个酷似集中营的地方,欧洲各国的犹太人要学会犹太民族的思想和爱恨。然而这一切不过一场梦。最后什勒米洛维奇在医院里接受精神分析医师的治疗:“您并不是犹太人,您在昏迷狂乱中,仅仅是幻觉而已……”

《夜巡》的叙述者是德国占领法国时期的一个年轻人,因为偶然机会,开始同时为抵抗组织和法国盖世太保两个机构服务,他稀里糊涂地周旋在两个对立组织之间,从一开始麻木无知到最后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这份纠结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他感到难以为继,走向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环城大道》讲述了一个儿子摒弃旧嫌,救赎走入歧途的父亲的故事。故事的时间点似乎还是那个德军占领法国的黑暗时期。自称业余写小说,名叫赛尔日·亚历山大的儿子,执意接近父亲的圈子,在得知父亲受到米拉耶为首的黑帮团伙胁迫,听凭摆布之后,唯一的愿望就是将他从狐朋狗友手里救出来。他们后来回到巴黎却被朋友告发,让警察带走。这一切似乎真的发生在敌占时期,却充斥着无数谜团,诸如身为犹太裔,却完全不忧心自己的命运,再就是贯穿故事的开头和结局的旧照片,让人感觉到属于儿子的真正时间点是30年后的70年代,也许70年代才是真实的,其他都是发自老照片的虚拟记忆,对父亲身份的一种寻找和构建?

这三部作品都通过小人物的记忆重放,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敌占时代的画面。特别是《星形广场》和《环城大道》中叙述者个人深陷在纷乱的历史和记忆漩涡中,记忆又与一部分历史重合。叙述中现实部分往往来自于战后无助的年轻一代,而记忆则来自于他们的父辈——战争的亲历者。作为战争末期出生的莫迪亚诺,这段记忆明显不属于他,但再度营造这个时代的氛围是作者挥之不去的念头。于是,他叠加上本人的家族记忆,糅合了若干维度空间的记忆,似乎漫步在真实与臆想之间,意欲层层揭开那个特殊黑暗时代的众生相。

这三本书都充斥着真实的元素,例如《夜巡》一书中,两个主要人物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都是臭名昭著的法奸,总督原型是亨利·拉封,而菲力贝尔原型是皮埃尔·博尼,书中描述的西玛罗萨广场3号乙其实就是这两位曾经的办公地——老李斯顿路93号。三部作品中都有一个幽灵人物若隐若现,那就是作家的父亲阿尔贝·莫迪亚诺。其父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从事走私活动,战后在金融界工作,传闻与法国盖世太保来往频繁。有人认为总督也有他的影子。此外,《环城大道》中品行恶劣的父亲和《星形广场》中的“我”都带有作家对父亲的记忆。可以说作者正是通过对父亲记忆的虚拟做到了对时代场景、人物身份和故事框架的构设。

莫迪亚诺作品的另一个特色,就是经常在一点点找回遗失记忆的过程中,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人物的身份,很有一些侦探片的悬疑色彩,引人入胜。《暗店街》(1978)、《夜半撞车》(2003)和2014年的新作《为了你不要在街区迷路》就体现了作家利用记忆层层表现身份解读的艺术手法。

《暗店街》讲述的是一名多年前因事故导致遗忘症的侦探居依寻找事故前自己身份的故事。然而种种证据都指向了更早的二战时期,他得知自己用假名生活在巴黎,朋友众多,然而随着寻访深入,他发现这些见证者都因种种原因不在此地,而最后唯一的线索竟然是更早的意大利犹太街区一个唤作暗店街的地方,可他并不知道自己一意求证的身份是否真的属于自己,而抽丝剥茧探寻到的是否就是真相呢?

《夜半撞车》是2003年度中国21世纪年度最佳外语小说得奖作品,讲述了一个夜半被湖绿色小轿车撞到的年轻人去寻找调查某位女子的身份,却牵出了另一段记忆,另一个回忆过程,最终慢慢遗失的记忆碎片弥合,让他回忆起了被遗忘的早年生活。

《为了你不要在街区迷路》是莫迪亚诺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一个星期刚出版的新作,讲述了一个关于遗失通讯录的故事。主人公是作家达拉噶(很可能影射莫迪亚诺本人),某天接到一个电话,有个人拾到了他遗失的通讯录,希望亲手交给他。达拉噶不想去,但那个男人执意要见他。见面时,对方有位女子陪同,他说正经手的案子里有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出现在达拉噶的通讯录里,可达拉噶不记得这个人了。很快更多人物,更多事件从过去涌来,迷雾重重下呈现的线索,就仿佛一场寻找线索的游戏。

就像《暗店街》中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遗失的记忆使得人物过去疑团重重:你是谁?从哪来?为什么而来?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扑面而来。这三部作品代表的是莫迪亚诺设置悬念的技巧,用记忆的迷雾封锁一段段过往,作家采用自己作品中最经典的片段式叙述,呈献给读者一片片支离破碎的残缺记忆,必须随着叙述者慢慢跟进线索,才可能从记忆之中找到理清线团的线索,走出迷宫。作家在《迷路》中描述了巴黎咖啡馆的经典形象,并提供了具体的地址,但现实中的那地方却比照文字描述似是而非,作家捏合实与虚的技巧炉火纯青,倒让一众人迷失在现实和文字的世界中。这就是真实和梦境的交织,也是记忆与历史的交织。

《户口簿》(1977)、《缓刑》(1988)和《家谱》(2005)是莫迪亚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不同于传统对传记的记述顺序,每一本传记更像是对前一本缺失记忆的补充。《户口簿》共15章,作家第一次公开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内心的私密花园,有女儿出生的喜悦,有和妻子去寻找领洗证的焦急,有对母亲回法国的记忆,也有对离开15年后重返童年故居的描述,有述说那些遇到过的谜一样的人物,还揭露了一个原法奸保安队员在敌占时期贩卖犹太人的勾当,甚至提及久远年代家族与亚历山大的联系。《家谱》叙述的是1952-53年,被父母亲送到巴黎近郊朋友家,在四个女人监管下与弟弟鲁迪相依为命的记忆。《家谱》采用了《户口簿》一样的手法,但内容更完整更系统,他详尽地叙述了家庭的根源在哪,以及自己22岁之前的生活经历。这本传记的风格近似卡片标签,很少使用关联词或者动词,尽是些短句。作家着笔的方式更像是在探求自己的身份建构和认同。莫迪亚诺以自我虚构的方式努力地揭示着自己家族历史的疮疤,并努力地解释着过往作品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元素。他讲述着父亲在敌占时期的黑市经历,慢慢的这些记忆与他作品中的某些情节重合了,读者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飘飘何所似,幽幽一身影”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为后来的大作家。

随着人们关于自身的思考越来越多,越来越意识到记忆的不确定性,和对历史的不忠实,身份的构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于动态的认识基础上。既然认识是动态的,记忆何尝不是如此呢,身份就是在遗忘和回忆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就是莫迪亚诺的小说给我们的启示。

猜你喜欢

亚诺莫迪身份
奖杯我扛走了
因为我们是队友
放弃进球的那个男孩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达对总理的热爱
印度人拿莫迪做了上百个App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让马飞起来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