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飞:西藏精神地图
2015-09-10屈一平
屈一平
卢小飞语速很快,很多采访问题都是脱口而出。
率真、简单、随和。热情的眼神透露出年轻时姣好的面庞。与她的交谈,更像是一个拼图的过程:父亲夏川的榜样、十八军的精神、个人成长的教育、35年新闻工作的熏陶。
“信息是可以放大和储存的,在你生命中发酵,这些信息在情感里、思想里、认知里发酵。”——卢小飞更愿意,这样形容她西藏精神的地图,成长的皈图。
作为一个藏二代,她不在意的人完全不懂得她,而她在意的人都很欣赏她,范敬宜形容她人率真,写东西擅长白描,而原《西藏日报》副总编辑李佳俊则说:“没想到一个老首长的孩子,做得这么好……”她被邀请加入很多藏二代微信群,却极少发言。既不认同多年的西藏情怀来自老父辈的单一传承,也否认所做的所有西藏工作源于理想。
“我不为什么,也不是理想,不是刻意的追求,是非常自然而然的。”她真诚地看着《人民周刊》记者,回答一次次往返西藏的原因,“性格中有革命的浪漫主义”——她少见使用如此词汇描述大学后进藏的选择,“冥冥中自有安排”——则是她退休后年年往返西藏的理由。
我不是做得很好,是非常好。她自己肯定在西藏的过往。
那一瞬间,真的很西藏、很率直。
一
很难想象,面前这位笑起来脸圆圆的女子是1951年生人,更无法想象的是,这个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女子,出生地居然在十八军营帐中。大军向西藏进发不久,母亲和另外三位孕期准妈妈在十八军留守处(成都郊区白云观)生下孩子。
1950年的中国,全国上下沉浸在解放的喜悦中,然而此时的祖国西南一隅并不平静——尚未解放的西藏政治形势极为复杂严峻,1950年1月,毛泽东决定:“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的配合下,解放西藏。”
重担落在了打过淮海战役、当时正在西南驻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八军身上。而卢小飞的母亲,此时担任十八军组织人事干事,跟随张国华开辟川南新区,大批干部已被派往川南各地担任县市领导,卢小飞的父亲夏川此时还是十七军宣传部长,受张国华之邀奔赴十八军军部。
小飞在成都出生不久,正巧有一架军机要回北京,此时成渝线铁路还没有开通,母亲搭乘便机送小飞到奶奶家里。奶奶见到刚刚出生12天的奶娃,说这么小就坐飞机,这孩子就叫小飞吧。卢小飞的名字由此而生。
顾不上坐月子的妈妈,在北京仅仅停留了三天,就追赶大部队奔赴西藏。从四川雅安开始徒步行,爬雪山过冰河,女性坚韧的一面,点滴植根于小飞的记忆中。17年后,她在延安插队,母亲的交代也与他人不同,传授给她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应付女性月经用品:缝制纱布沙袋,装上沙子。在今天听来,不可思议的体验,是那种特定岁月和环境里,女性的选择。日后,小飞的视线屡屡聚焦于妇女,绝不是偶然。
同样看似偶然,内在必然的选择,还有一次次奔赴西藏的新闻记者生涯。
二
卢小飞究竟和西藏有着怎样的渊源,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了。小学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最难挨的时候,爸爸的西藏朋友寄来了酥油和黄羊肉;1963年,卢小飞的父亲分管八一厂纪录片,筹备拍电影《农奴》。当时,西藏话剧团的演员就住在八一厂旁边的炮兵营,她和他们玩成一片。
大学毕业的1976年,当时的恋人后来的先生朱晓明从学生会得知,有援建西藏的机会,同卢小飞商量,是否一起去。她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第一反应就是,去。“你说选择西藏是必然的,也不完全是。我的人生不是很有设计感,应该是必然遇见偶然。”
在平常人印象中,卢小飞单一的西藏情结决定了她的选择。而做新闻的卢小飞,更愿意忠实于事实,将其看做一组必然经历的走向。“不是单纯十八军的东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还有中华文化传统的熏陶。”她至今记得自己就读的北京女八中,校长王季青给她们讲授大生产、南泥湾的故事;她也更愿意相信家风家教的文化在血液里的积淀:曾经是国民党某县公安局长的祖父,为人正派,看不惯国民党的贪污腐败,最后退党。
“我很像爸爸。”每一次被问及选择西藏的原因,卢小飞会不经意这样说。她觉得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最多的,是对藏民族和藏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带着这份尊重,1976年10月,新婚的卢小飞与朱晓明身处一批豪情满志的大学毕业生之中,慷慨激昂地奔赴西藏。
到西藏后,卢小飞在《西藏日报》担任编辑、记者,从铅字排版拼版起家。在藏期间,卢小飞是中国第一个进入阿里高原采访的女记者。那时候从拉萨到阿里还没有公路,这就意味着她这一路要穿过无人区,经历很多危险。1981年7月至9月,她用两个月时间跑遍了平均海拔4800米的阿里7县,写作了《日土人民的喜和忧》《多玛二队的启示》等一批生动反映阿里牧区改革发展的报道。
“我发自内心热爱他们。”父亲与当年的房东,13世达赖喇嘛的侄子、担任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的朗顿一家是莫逆之交,双方孩子互道姐妹兄弟,朗顿的长女后来人了党,原因是,卢小飞父亲这一党员的榜样感染。卢小飞将这理解为十八军那一代领导人对西藏的热爱,是尊重,不是附带任何施舍的因素。
三
在卢小飞眼里,西藏与北京,是同样灿烂的。“他们的文化元素可能没这么丰富,但是还很灿烂。”她的这一尊重和认同,在1987年再度“发酵”。
1983年,卢小飞被调回北京,在人民日报社担任农村部编辑。四年后,人民日报社在西藏恢复重建记者站,她听到这一消息,依然是当年的反应,没有犹豫,去。
做一个时代记录者,是卢小飞给自己的定位,近年来,她对西藏的记录,集中在对个体面孔的呈现和真实还原。她首先瞄准最关注的女性。从十八军母亲的女性精神开始,这一种子就深深掩埋。
2011年5月,卢小飞主编的中国第一本西藏女性口述实录:《西藏的女儿——60年60人口述实录》出版,通过对60位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西藏妇女的访谈,讲述了西藏妇女的60年。
本来计划退休后学学画画、书法的卢小飞,一发不可收拾,对整理西藏口述史‘上瘾”。也忘记了要整理个人和父亲作品集的初衷。在2011年退休后,以保持一种边缘观察者的心态记录西藏。
如今卢小飞的生活,占去大部分的是相关妇女工作邀请,源于她之前在《中国妇女报》任总编辑的过往。而整理西藏各类生活史口述史则是她“不计薪酬”的自发工作,整理西藏妇女生活史、《喜马拉雅生活史(居民口述史)系列》,折射这个时代这个地域的文化以及文明。
“民间文化往往真实,整理口述史采访的这些人让我反思。我愿意成为一个记录者,记录每一个真实的声音和闪光……”,卢小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