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博览群书》三十寿诞

2015-09-10陆昕

博览群书 2015年1期
关键词:博览群书待人林先生

陆昕

圣人云:“三十而立”,是说三十就要立事业。俗语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是指人生过了一半。看来无论圣训还是俗语,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三十都是道坎儿,是道分水岭。那么,已届三十的《博览群书》是要瞻前顾后一番,以利新的出征了。

我觉得中国社会在这三十年间,称得上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一本有很大影响的社科读物,能在其中历经坎坷,搏风击浪走到今天,非常不易。这里不仅体现了编辑们集体的聪明才智,也彰示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回想以前,我和《博览群书》的编辑们,还真是多有交往。

我初识主编常大林先生,是王学泰先生引荐。十多年前,大林先生召开某专题讨论会,学泰先生引我参加。会上讨论,会后吃饭,编辑部人全体奉陪。席上感觉大林先生是一位待人和蔼可亲为人友善且神情语态有时还略带天真的长者。聊起来,原来我们当年还都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友。虽然年级不同,但有许多共同知道的人和事。饭后,他邀我去编辑部续聊,但我有事未成。此后虽再几次见面,但失去了深聊的机会。

大林先生退休后,陈品高先生继任。因为我们都对藏书有兴趣,我又爱弄些文章,因此很快熟悉起来。自以为对他的了解,比较透彻。

印象大致有三:第一,锐意进取,力求创新。品高接手后,总想在文章题材方面有所突破,有次他说,我们杂志虽然叫《博览群书》,但范围要扩大一些,不能被“读”局限住。比如我可以多开设栏目,像书人忆往,书人故事,书人札记。而且,读书和藏书也有关,你藏书多年,可以组织点藏书类文章。于是我们一起拜访了京城一些有名的藏书家,如周启晋、韦力、谢其章、方继孝、吴兴文等。由品高组织了一批这类文章,受到好评。第二,待人真诚,做事周全。有次和他聊天,他说,《博览群书》原来有一批老作者,后来失去了联系,这很不应该。要想办法联系上。我说,我可以帮你联系上。一说名字,他说,太好了,我知道他,他经常写东西,名气很大。我说,我回家就给他打电话。他却说,你把电话给我,我打。我得亲自打,让人家觉得咱们尊重。第三,工作仔细,力避疏漏。品高上任不久,我投了篇稿子。他终审后,觉得稿子中有一处文意不明,几处可商榷。但那时我还不大会用电脑,他干脆在电话里将全文念了一遍,一边让我听有无丢字拉字,一边和我商榷。直到他弄清问题,才最终敲定文字。从中可见他对文稿的认真和对作者的负责。

现任主编蔡闯,与我既未谋面亦未曾交谈,所以茫然不知。不过其部下谢宁女士年虽三十,却精明干练。办事雷厉风行,说话言简意赅。以“强将手下无弱兵”推之,蔡主编也当属强将一流。我所熟悉的还有周燕秋女士,一人独揽编辑部各种办公事务,头绪繁多,却能应裕自如。

放眼未来,十年后,《博览群书》将满“不惑”。我预祝那时的《博览群书》更加壮大。不但能以“不惑”的定力抵住八方风雨,越过激流险滩,同时,更以不断的“惑”来“惑住”和“惑来”越来越广大的读者。回首往昔,感慨良多。聊供片言,以庆以贺。

猜你喜欢

博览群书待人林先生
日子
日子
季札挂剑
呼我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忙碌的莫林先生
大腹便便
旧瓶装新酒
樸實無華的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