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进入“自由行”的新时代
2015-09-10张配豪
张配豪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时代。1.0时代是跟着旅行社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2.0时代是你提前规划好行程,买好酒店门票,打点好所有一切;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成就中国自由行的全新3.0时代——随时随地,自由行自由订,实现完全的私人订制旅行方式。”淘在路上总裁唐一波在近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中,自由行占比高达90%,而2003年国内旅游自由行仅占比31.8%。另外,出境旅游市场中自由行也达到了65.5%的占比。这些数据印证了唐一波关于中国自由行全新时代说法的正确性,也意味着我国旅游市场中自由行这一旅游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
三大因素使“自由行”成为主流
自由行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主要是由游客自主安排交通、住宿、行程等具体事项。相比跟团游,自由行具有行程自主性、没有购物店和自费项目、能够体验深度旅游等优势。自由行其实也有着几种形式,比较早一点的是个人式的背包客,他们独立地出去旅行。而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是一些游客自行成团出去旅游,而这其中以家庭为单位出游的居多。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自由行成为主流呢?
一直致力于旅游事业研究的国家旅游研究院杨宏浩博士在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以前人们出去旅游是跟着旅行社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被动式的旅游,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人们对旅行目的地信息的不了解,只能选择跟团出去。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且旅行者在旅行回来之后在网络上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出现了旅游的攻略、点评、博客等等,这样使得人们对目的地的认知度增强,对自由行的恐惧度降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交通方式的发展。现在可供人们选择的交通方式有很多,比如飞机、高铁、火车、私家车等等,其实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在降低,舒适度、自由度则是在提高。尤其是私家车,由于它的自由度相对更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在近距离旅行时会选择自由行。再一个方面就是人们的旅游意愿的不断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再加上如今人们越来越崇尚个性,崇尚自由,所以人们在选择旅游的方式上也更愿意选择自由行,这也是一种消费观念的改变。”
传统旅行社亟待转型
正如杨宏浩博士所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想要的信息,从而打破了过去旅游信息的重重壁垒。实际上,传统旅行社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目的地的信息垄断,因此随着自由行的流行,这种垄断逐渐被消除或者被削弱,传统旅行社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今不得不寻求转型。
乔宇(化名)是贵阳一家小型旅行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往年9月份是贵州的旅游淡季,是他一年来最清闲的时候,但是今年却特别忙。这其中除了今年游客比往年多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这几天频繁往返于当地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希望能招聘几名计算机互联网人才。“虽然我们旅行社效益在当地还算不错,但是也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自由行所带来的影响,以前那种导游加公关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了,人们现在需要的是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客户端自己设计路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私人订制式的服务,招聘一些互联网人才。我听几个外地的朋友说,业内已经有很多小旅行社倒闭了,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转型。今年,要不是因为沪贵高铁和贵广高铁的通行,来贵州的旅客明显增多,我们恐怕要喝西北风了。”
杨宏浩博士也认为传统旅行社进行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了,而且一定要选对方向。“如果要转型首先肯定是要触网的,比如说中青旅行社做了遨游网。很多旅行社自己也做了一个网站,但是终究和专门做网站的没法比,传统旅行社的思维往往转变得比较慢。另外一个转型的方向就是做旅游运营商,现在随着旅游产业越来越细分化,出现了旅游批发商、零售商。一些大的旅行社就直接做成旅游批发商了,一些小的旅行社因为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挂在批发商的网站上做零售商。批发商主要通过其以往庞大的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批发,批发给那些小的旅行社。这就需要在人才的培养上要进行改变,注重多层次多方面人才的培养。当然想转型成为批发商并不容易,因为目前像携程、途牛、同城等在线旅游企业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处于烧钱竞争的阶段。”
新型在线企业“烧钱”竞争
“中国旅游市场的空间太大,而且传统旅行社早已跟不上在线旅行的步伐。所有的目光都集中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在这个前提下,烧钱是必须的。”劲旅咨询总裁魏长仁在一次记者发布会上曾这样表示。
日前,携程发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净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达46%,创下了单季历史最高营收,却净亏损1.2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的财报来看,携程是在线旅游业中唯一一家保持盈利的公司。尽管收入大幅增加,但由于携程在运营成本上的持续增高导致了亏损。据一季度财报显示,运营成本为17.9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比增长了68.68%。其中产品开发费用同比上升83%,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同比上升68%。
杨宏浩博士说:“在线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基本上是同质的,他们的商业模式是高度趋同化的,所以他们现在通过烧钱获取市场空间,争取市场份额。这个时候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就是强大的企业随着不断的烧钱可能就会越来越强大,就会出现赢者通吃的情况,最后可能就会存活一家或者两家,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被吃掉,企业可以选择差异化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同城旅游网现在就将重点放在了景区门票这块市场。”
“私人”导游成为趋势
人们旅行方式的变迁,直接导致旅行社行业的洗牌,而在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导游,在如今的全新时代,又该如何生存?
谈到目前导游的生存境况,乔宇是一脸的无奈。“就贵州来说,30岁以上的导游已经很少了,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传统小型旅行社由于经济效益下滑,导游的收入也在不断下降。另一个方面就是受到自由行的影响,一些并没有相关资质的人也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这使得我们旅行社的正规导游心理难免失衡,觉得前途不是很好,甚至有些导游会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游这个职业将会消失,所以一些人已经开始转行。而留下来的年轻导游又因为抗压能力不够,能坚持下来也不是很容易。总体而言,导游在我们这非常紧缺。”
与乔宇对导游行业的无奈不同,记者在北京也采访了一些从传统旅行社走出,转型为私人服务的新型导游。从他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出一丝无奈,相反是乐在其中,充满着对职业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从前年开始做私人导游,因为之前已经在北京积累了一些资源,起初是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子,通过朋友介绍试着做私人订制式的导游服务。现在,随着自由行的旅行方式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私人导游,而且现在一些在线旅游企业也开始给我们提供平台,比如我现在所在的阳光假日私人导游平台,它使得我们这个职业更加地正规化,而且与之前相比无论是乐趣还是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现如今正在从事私人导游服务的蒋女士说。
对此,杨宏浩博士认为私人导游虽然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新型的职业毕竟同原来旅行社相比,可能会缺少一些法律环节,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以防黑导游的出现,对游客造成伤害。而且,接受监管对私人导游来讲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希望那些已经上岗的私人导游一定要走合乎法律法规的正常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