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

2015-09-10张丽茜

新闻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灾难关怀

张丽茜

【摘要】国内灾难新闻报道中,以“人文关怀”为名,进行伪人文关怀报道的现象格外突出。本文从关怀受灾者、塑造救灾英雄和强调集体主义三个方面,呈现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伪人文关怀现象。并从道德价值、媒体职能和法律规范三个角度提出对该现象的纠偏对策。

【关键词】灾难新闻伪人文关怀纠偏

一、伪人文关怀的含义

人文关怀的概念源于“人本主义”一词,发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最基本的尊重和尊严。而关注社会的基础构成单元——人的本身,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要求,更是灾难新闻报道的本质所在。然而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出现“言必称关怀”的奇怪现象,使得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泛化。

真正的人文精神,包含了两个核心: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伪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虚假而不真实的人文关怀。它歪解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精神,抛弃了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侵犯人的尊严,忽视人的生存现状,暴露他人隐私,亵渎他人情感,是对人文关怀的扭曲。

原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强调的是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除了客观地报道灾难状况、分析灾难原因外,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灾难新闻中存在人文关怀的泛滥和表面化现象,成为了一种伪人文关怀。伪人文关怀实际上是一种错位的人文关怀。媒体简单的将人文关怀理解成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帮助,看似有情却无情,情感渲染远多于应有的理性思考。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伪人文关怀的呈现

当前,虽然国内各家新闻媒体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弘扬“人文关怀”,但却存在操作层面的误区。部分媒体报道只是流于形式,以“人文关怀”为名,伪人文主义现象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关怀之名,对受灾者的二次伤害

随着灾难事件的发生,个体面临着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身心的创伤。而灾难事件中的当事人则是遭受物质损失最惨重、精神打击最大的群体。新闻媒体应该秉持人道主义精神,真实反映灾区实情,向社会呼吁物质救助和精神支援。

灾难事件的特殊性赋予了灾难新闻极高的新闻价值,受众对灾难新闻的敏感程度也比对其他新闻要强。因此,不少媒体把灾难的发生看作一场新闻头条的狂欢,部分报道存在着人文关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一是极力展示、放大受灾者的悲惨状况和悲痛情绪,强调灾难事件的戏剧性和悲剧性,利用煽情和刺激的手法,渲染灾区人民的痛楚。这种不当的报道方式无意间漠视了灾民的尊严,是对他们的痛苦的情感消费。二是争夺新闻题材,为了吸引新闻受众,不考虑受灾民众的心理感受,强行挖掘涉及脆弱心理和个人隐私的所谓新闻,加剧了对受灾者的“二次伤害”。例如对刚刚从火灾中获救的幸存者询问得救感受,或是在镜头前直接曝光死难者的面容,对受灾者及其亲属而言,都是极为无礼和越界的行为。

2、以奉献之名,对救灾人物的过度英雄化

在灾难发生之后,人们往往沉浸于失去财产、亲友的低落情绪中。优秀的灾难报道往往能挖掘出日常生活中被忽视,却在灾难中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灾难事件中,英雄“原型”能让人产生“人定胜天”的信念。①救灾英雄的出现和展示,能弘扬真善美,有助于稳定民情,唤醒民众的良知,给人以温暖,引导人们不放弃希望,坚定对生活的信念。

然而,过去的“灾难中见英雄”,现在则更多地表现为“灾难中塑英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新闻媒体过度宣扬灾难事件中一些人物的正面形象。比如坚守在流行病防治前线的“白衣天使”,又或是每年夏季奋战在洪水现场的“抗洪英雄”等冠冕。医护人员和抗洪官兵在灾难时刻的日常性作业常被冠以救世的色彩。这种报道方式概括性强,使人印象深刻,但又缺乏明显的逻辑性。把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变成了对少部分人的“颂歌”,忽视了灾难本身对社会,即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根本缺陷是忽略了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也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与舆论监督权。二是媒体对人们献身救灾行为的宣扬和评价,没有行使其应有的引导职能。如对逃出地震现场,又折返震塌房屋献身救人的少年,媒体以“英雄少年”称之,甚至以此为榜样,列出地震中的“少年英雄榜”,以未成年人在灾难事件中的成就排名。一味称颂救灾者的英勇无私,却对理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可以避免的牺牲只字不提。这些报道宣扬了不理性的奉献精神,对公众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呼吁和引导。

3、以集体之名,对抗灾意志的强化和美化

中华民族长期来对集体主义的倡导与奉行,使人们形成了极强的集体意识。每当某地灾难发生时,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将灾情第一时间传向全国,当地的灾情经过报道的呈现,牵动着各地民众的心,形成“一方受难,八方来援”的现象。

然而,灾难新闻报道中对集体主义的强调容易陷入两个局面。一是容易采取官方视角,“官方”、“领导”与“人民”、“集体”成了报道中割裂的两个部分。受灾群众只能得到“集体呈现”,个体则被极端边缘化。②尤其是“领导视察灾情,灾民心怀感恩”这样的标题,在地方性灾难新闻报道中很是常见。报道的重点放在了“领导”对下层民众的“关怀”上,而灾情本身的严重性、灾民的个体性则被淡化为新闻报道中可有可无的要素,成了“官方送温暖”的衬托。二是盲目乐观地强调抗灾意志,缺乏有深度的理性分析。灾难新闻报道中,有的媒体为了冲淡灾难带来的沉痛情绪,将报道基调定得过于积极和乐观。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这种报道强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灾,好像只要民众团结成集体,就能够抵消灾难带来的损失一样。而对灾情本身的起因、影响却一笔带过,缺乏有效的理性分析,更别提科学的应对方案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分强调积极因素,忽视了受灾群众在经历灾难后的悲伤与恐惧,也淡化了灾难对人们的警示作用。

三、灾难报道中伪人文关怀的纠偏对策

总的来说,灾难新闻报道中伪人文关怀的出现,主要在于有的记者把“人文关怀”当成了新闻报道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去执行,而没有发自内心、对采访对象的感同身受。缺乏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受灾者的角度进行采访,自然也就写不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新闻报道。

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1、平衡新闻价值与道德价值

新闻价值是衡量新闻重要性的标准。新闻价值高的新闻报道,意味着对受众有高度的吸引力。不过,新闻价值并不是衡量新闻的唯一标准。一味追求新闻价值,这种过于主观化和理想化的行为会让媒体忽略道德底线和新闻的道德价值,甚至渐渐滋生一种“言语霸权”的意识,“以笔称王”,写出不适当的报道,对采访对象甚至受众造成伤害。

在灾难中避免对受灾群体的“二次伤害”是媒体人需要坚守的底线。③对于灾难现场以及伤患的处境,最好以概述代替描写,文字和画面应以不令大众惊恐、反感,大多数人可以接受为好。另外报道既不能恶意炒作,也不能就事论事显得冷酷无情。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既要关注新闻价值也要关注道德价值,避免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2、强化新闻报道的公共职能

和普通新闻不同,灾难报道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伤害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因而,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更要强调报道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突出媒体的公共职能。在灾难面前,新闻报道应该是为公众服务的,其核心功能便是“传播信息、服务救灾”,“新鲜、准确、精确、清晰”是四个应当重视的专业报道标准。如实反映灾情,及时分析数据,给民众以科学、理性的抗灾避灾建议和指引,才能发挥新闻报道的公共职能,真正贯彻“以人本位”理念。

3、完善法律法规,规范采访程序

一是新闻工作者自身要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在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法律规范下新闻报道的“度”,避免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二是建立起完整、规范的灾难新闻报道程序,使新闻报道不止合法,也合乎情理,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①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以〈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D].湘潭大学,2010

②董天策,《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J].《新闻记者》,2010(9)

③新浪传媒:《中国媒体灾难报道手册》[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灾难关怀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