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包世臣写刻本《十七帖》今何在

2015-09-10陈友山

文史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包世臣刻本草书

陈友山

上世纪末,笔者在《王羲之的成都情结》(载于《文史杂志》)一文中曾记有:“包世臣《十七帖疏证》认为其中有十九帖是写给周抚的。”尔后,笔者又在其后的《王羲之成都帖》的前言中,又言“包世臣《十七帖疏证》按收信人分类归并,得出《十七帖》中有十九帖是写给周抚的”;并称包氏“对这十九帖的言辞、文义和相关的史事作了精辟的疏证,对我们今天了解周益州书的丰富内涵有很大帮助”。

然而今天复读该文时,笔者才惊异地发现,这篇论著并非一般的疏解和考证,其题旨有更深的意味。请看:“碧池上人以余删拟书谱已刻成,欲写刻十七帖,以道吴郡之源,其意甚盛为作是卷。”《十七帖疏证》之作,原是为写刻《十七帖》的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写刻一部新版本的《十七帖》。笔者这才知道初读的心得与体会是多么粗浅!这时,又不能不急切地发出:《包氏刻本十七帖》今在何处的疑问和渴求。此时在复读中也更注重于了解包氏将如何写刻这卷新版本的《十七帖》的问题,遂写出这篇白发习作的门外之文,敬请书法家指正。

一、为何要写刻《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诸帖中唯一有卷名的组帖,自唐至清一千二百多年中刻本众多,在包世臣所见者中多不称意,视为俗工所刻。《疏证》开宗明义就写到:“十七帖初刻于澄清堂,其本未见,宋以后汇刻本、单行本、有释文本、唐临本,所见不下十余种,大多入多尖锋,出多挫锋,转折僵削、俗工射利所为也。”

笔者以为,包世臣为正俗工刻本之失,以遂碧池上人“以道吴郡之源”,才决意亲自写刻新版本的《十七帖》。不知这种理解和解释是否符合原作之意?

二、如何写刻《十七帖》

包世臣为体现《十七帖》原貌,为写刻立方有四:

1、追寻梁武帝、唐文皇论王书之微旨

“右军字势雄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右军点曳之工,裁成之妙,似奇而反正,意若断而还连。”

2、遵循王帖、北碑的“作草如真”之遗意

“结体则据枣本阁帖;用笔则依秘阁黄庭、文房画赞,而参以刘宋爨龙颜、东魏张猛龙两碑。”

3、帖目帖序按文事加以调整

鉴于各刻本的帖目或多或少、帖序的或前或后的不同,“据史传,按文论世”加以调整和移并。帖目共二十九,寄与周抚的二十一帖居前,寄与他人的居后。然而帖序变化甚大,似乎是按枣本阁帖和唐临本加以调整编次,与宋拓十七帖的帖序几乎完全不同,1—3帖在前,似与写信时间早有关。

而4—8帖,因内容相关,“当是一书”,故排序相接。9—11帖,也因与服食相关,“当是一书”。17—18帖:“知彼帖承上帖之意定是一书”。21—22帖,连为一文,与宣武。23帖,“此永和十一年书”,与24—25帖,“皆与方回”。26—29三帖“不得主名,大都其群从也”。在上述29帖中,对各刻本的不同释文和句读也作了更正。帖中草字,都用真书旁注。

4.写刻十七帖所据版本

《十七帖疏证》的首句是:“十七帖初刻于澄清堂,其本未见。”但“以俟异日或得澄清堂本证其得失。”可见包世臣对该版本是多么的重视。然,澄清堂本只是南宋理宗时的刻本,比北宋淳化阁版本晚了近二百五十年之多,而对此本竟很少提到,不知何故。在《疏证》一文中,包世臣多次提到唐临本,不知是何种版本,也不知与今传的《唐拓十七帖》《唐双钩十七帖》两帖有无关联,尚待鉴别考证。

三、包氏写刻本十七帖今在何处

《十七帖疏证》写成之日是“道光十三年四月十七八九日”,历时三天。而写刻的十七帖又完成于何日呢,未见记载。在《安吴四书》中只收录了《十七帖疏证》,写刻本十七帖没有著录。在《小倦游阁文集》中也找不到只言片语,“今在何处”确成了问题。不过,笔者在最近的寻觅中有了重大收获:

首先,笔者家孙在网上看到了《小倦游阁草隶卷》,中有写刻十七帖的题记两则,楷书《十七帖疏证》三页,草书十七帖中的五帖,即诸从(四行)、邛竹杖、成都城池、汉时讲堂、火井和朱处仁(一行),只是不知此系残卷,还是“琉璃厂在线”只发布了全卷的一部分。得此发现,喜从天降,高兴之极。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后,又查寻到包世臣本《兰亭序十七帖》,旧拓木夹板本的图片,虽未见全帖,也让人高兴之至了:旧拓本还在人间!继后,在“三月书屋”页面的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中发现《清包世臣书谱·十七帖》之帖名。这更说明了包氏十七帖不仅在国内留存,还流传到国外,也被作为书法名迹加以珍藏。

其次,笔者在图书馆看到了《草书通鉴·临十七帖册》图版两件,一是缩小版的十七日帖、诸从帖、邛竹杖帖和成都城池帖(部分);一是原大的积雪凝寒帖五行15字。《草书通鉴》由蓝天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说明该帖已为今日书家所重视。全帖有望于在今后出版,为学习十七帖者提供一本学习借鉴的版本。《临十七帖册》系纸本,每开纵28.2cm,横31.7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如何评价包氏写刻本十七帖

包氏门人吴庭飏在与震伯分任钩抚十七帖题记中说:“逐字逐画玩其回锋抽掣、盘纡环节之势,尽黄庭、画赞之能事,……此卷起无尖锋,住无涨墨,去无丝毫剽疾,行无黍米平直,盖欲轻捷飞动,则欲沉着痛快,真所谓庄若对越,峻若跳掷,精微洁净,作用胥泯,率更为之何以加此。”这是钩抚中的良好感觉,也是钩抚后的高度评价,虽有溢美之嫌,也可视为门人的真情实感;但其“恨钩摹时入已意,钝滞不少,然即以是流布人间,五百年后必有珍重为枣板阁帖者”。其期望值是否太高了?

在包世臣《艺舟双楫》之后,康有为继之著《广艺舟双楫》,评论说:“包慎伯之论书,精细之至,为后世开山……然其要归于运指……不自知腕弱之由,败绩在指,而反攻运腕之弱,不其谬乎?此诚智者千虑之失。”

《清前期书论》辑录了《艺舟双楫》部分内容,在作者简介中说:“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清乾隆至咸丰间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包安吴’。工诗文书画,能篆刻。学书三十年,交天下能书之士,备得古人执笔挥运之妙,其法双钩悬腕,指实掌虚,逆入平出,峻落反收,而归于气满富有变化,别具一格。”《中国书法理论史》著者王镇远先生则评介为“工书,师承邓石如,初学唐人书,后书法北碑,晚年又心仪二王。自云: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未尝致力,至于真、行藁草之间,则不复后人矣”。

上述三家对包世臣的生平和书艺都作了简要的评述,而《草书通鉴》的编者则对《临十七帖册》的书艺作了较为具体的评述,称包世臣“研作草书,既保持了二王的圆润流畅痕迹,又融入了北碑的凝重劲健,使书风带有隶分古意;通篇点画的圆转,在意态的雍和中,尽显笔力沉雄的骨格逸气。章法每字一位,在上下的连带上偶见其自然连带笔意。行距间疏密有致,迎让呼应协调,长短行错落富有变化,别具一格”。这种较为具体的评述,对于鉴赏和学习包氏写刻的十七帖更有启示意义。笔者相信,当该帖在国内出版之后,将有更多精彩评论大作出现,为初学十七帖的书法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是为期盼!

猜你喜欢

包世臣刻本草书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包世臣碑帖理论的重新审视
——以《艺舟双楫》为中心
《阳泉 草书赋》
包世臣《答三子问》中察拟观的审美价值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草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