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SIS,真的不差钱!

2015-09-10朱宇伦

新民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摩苏尔伊斯兰伊拉克

朱宇伦

提起战争,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血肉横飞的惨烈,是坦克飞机的纵横,是各方将领的运筹帷幄……

但是,这些并非战争的全部。1991年,海湾战争,当美军动用数百枚造价达到150万美元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呼啸着摧毁了一个又一个萨达姆军阵地,而己身几乎毫发无损之时,我们才发现,战争,亦是一场金钱的游戏。

被毁坏的文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或许用在这里并不太合适,只是,从去年开始,支撑着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信徒在中东肆虐到今日的,恐怕并不只是对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狂热信仰而已。

据中新社纽约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月26日再度发布新视频。在ISIS所控制的推特账号所发布的时长为5分钟的视频中,该组织洗劫了摩苏尔中央博物馆。疯狂的武装分子挥动着铁锤和电钻,不断推倒并砸毁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文物和雕像,还威胁要推翻中东几千年的和平共处,试图镇压一切与伊斯兰圣战思想不符的力量。

叙库尔德武装与ISIS作战 。

一名留着大胡子的黑衣男子在镜头前这样说,这些亚述时代的作品都是那些数世纪前不信仰真主的人的偶像崇拜。“先知要求我们在占领这些国家后,把这些都毁掉。”

而在他身后,一座被破坏的“人首翼牛像”正是亚述人的保护神,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该男子还谴责了亚述人和阿卡德人,称他们是多神论者,同时列举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破坏异教偶像的例子,试图以此为自己的荒谬行为辩解——“这些雕像和文物,如果真主要求破坏它们,对我们来说,它们就一文不值,即使它们价值连城。”

据另外一些目击者称,当天,ISIS的武装分子还炸毁了摩苏尔中部的建于12世纪的胡德尔清真寺。

ISIS公然毁坏人类文明遗产的行为,引发了来自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强烈不满。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正在被毁灭。”叙利亚军事委员会领导人之一、基督教民兵基诺·加布里埃尔在电话中说,“在这样的事情面前,我们无言以对。他们不仅屠杀百姓,还要毁灭我们的文明和几千年的人类文化。”“我们不能期望从ISIS那里得到什么,”加布里埃尔还表示,国际社会必须采取行动,阻止破坏行为和文物抢劫,“这是全世界的损失”。

“当你看到画面时,你会感到发自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就像看到人类被残杀一样,”亚述裔作家麦德安·艾萨克说。艾萨克还是“要求行动(A Demand for Action)”的成员,该组织致力于保護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亚述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人的权利——只不过,在ISIS的淫威之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恐怕是唯一的真实写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画面内容让她震惊不已,已经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作为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元素,伊拉克文化遗产该如何被保护”。

2015年2月26日消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再度发布新视频,视频中武装分子以大锤和电钻疯狂破坏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一家博物馆内的古文物,雕像被武装分子推倒和破坏。

考古界更是一片哗然,许多学者和考古学家都将ISIS的野蛮行径类比于当年的塔利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查尔斯·E.琼斯则说:“这就像巴米扬惨剧。”2001年3月,塔利班政权不顾国际舆论强烈谴责,用炸药和大炮炸毁了位于阿富汗中部、古丝绸之路上的巴米扬佛像群的两尊千年巨佛——修建于1世纪的“沙玛玛”和修建于5世纪的“塞尔萨尔”。

但是,事实上,如果说当年的塔利班只是单纯地为了毁灭的话,ISIS相比于它的前辈,显然“高明”不少。

针对遍布于两河流域的各类古代遗址,以及浩若星河的古巴比伦、古亚述、古波斯的各类文物,ISIS的态度显然是区别对待的,而这种区别对待,又不外乎两种方式——毁灭,或是贩卖以牟取暴利。

据估计,ISIS占领的地区中,有4000多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而从卫星数据和谷歌地球上可以看到,许多地区的地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盗洞,这足以证明埋藏在地下的千年文物恐怕早已被盗取,很多历史遗迹亦是从此消失。

其实ISIS本身并不参与直接挖掘,但是精明的“伊斯兰国”严格地控制与监督着窃夺者。大部分的盗挖者虽然多半在伊拉克有过盗窃经验,但是完全没有保护文物的良心——他们用推土机挖掘,而所有挖出来的文物必须先让ISIS过目。

在这些文物中,ISIS首先会销毁任何与拜偶像有关的人物雕塑——这是ISIS对待文物的第一种主要方式,摧毁。理由无他,就像先前的视频中的一句字幕:“在先知生活的年代,这些文物并不存在,它们是‘魔鬼崇拜者’的产物。”ISIS会摧毁一切与伊斯兰教信仰相悖的文化遗产,其目的就在于强化思想控制,强化其在占领区的严酷统治。(“魔鬼崇拜者”是ISIS过去用来形容雅兹迪教派成员的词。)

中东问题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罗伯特·斯普林伯格教授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ISIS的行为:“ISIS的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单纯的原教旨主义所推崇的极端行为,显示其对伊斯兰教前文明的蔑视,更有其军事目的。也就是说,ISIS预测摩苏尔地区很快会面临外来军事力量的袭击,所以他们率先采取恶行,吓唬越来越不合作的当地人,避免他们奋起反抗。可以预测的是,在未来几个月,类似的破坏事件还会源源不断地发生,不仅是像破坏博物馆的文物这样有目的的事件,也会有各种各样其他的冲突。”

被贩卖的文物

对于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石雕和金饰,ISIS以抽税的方式来谋财。税金比例根据地区而有不同:比如在ISIS控制的阿勒颇省外围,税金是20%;但是在ISIS控制区的中心地带拉卡地区,如果文物来自伊斯兰时期(7世纪早期至中期),或者文物是金子一类的贵重金属,税金有时高达50%。

这就是ISIS对待文物的第二种方式——将其作为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联合国安理会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ISIS从叙利亚与伊拉克文物交易中的获利金额无法具体统计,但是ISIS每个月光从非法征税中的获利就高达数百万美元,其中有不少资金便是来自文物交易——粗略估计,ISIS共从文物领域谋财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

另据英国《卫报》报道,仅仅在叙利亚的一部分地区,ISIS的交易额就高达3600万美元。

在BBC记者西蒙·考科斯所制作的一档节目中,一名走私者非常肯定地说:“ISIS 从一开始就是操纵这个行业的主宰,他们是盗取绝大部分文物的罪魁祸首。”走私者从叙利亚边境利用难民或出租车将掠夺的文物带到黎巴嫩或土耳其,但是这些地区不过是文物的中转站而非最终目的地——根据走私调查专家亚瑟·布兰德的说法,几经辗转,走私品有60%流入伦敦,而买家多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有中东的收藏家。

为了防止情况恶化,联合国安理会在2015年2月12日下令禁止任何来自叙利亚的艺术品交易,并指控ISIS利用古董来筹集恐怖行动的资金。

只是,这样的做法,在面对无孔不入的走私渠道之时,显得有些无力。

最好的办法便是从源头杜绝,正如国际文物交易商协会文化资产发言人乌苏拉·坎普曼博士所说:最有效的方式并非制裁,而是现场的保护。我们需要当地政府的合作。安理会的决议,其实是对保护战乱国家文化遗产无能为力的一个做法。

消灭ISIS,或许是最为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但是,当ISIS的势力早已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盘根错节、越发壮大,这样的方法,谈何容易?大规模的战争又会给本已残存不多的遗迹带来更为毁灭性的破坏。

一个字:难。

最富有的极端组织

事实上,疯狂的ISIS的敛财途径,远远不止文物走私贩卖这一项。否则,也不会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极端组织。

在去年攻占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之前,ISIS的资产就已经达到了8.75亿美元,而在攻占摩苏尔之后,仅仅一个摩苏尔银行就让ISIS获得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而在完全占领摩苏尔地区之后,ISIS的资产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用“富得流油”来形容ISIS,丝毫不为夸张。

尽管有来自中东逊尼派国家或明或暗的资金援助,ISIS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来自原油的贩卖。在掌握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油田资源之后,尽管缺乏相应的炼油技术,但是ISIS似乎并不担心原油的销路。去年,ISIS占领摩苏尔油田之后,便开始以每桶最多25美元的超低价(不足市场实际价格四分之一)向土耳其和伊朗商人出售原油。据称,仅此一项,“伊斯兰国”每天就能净赚100万美元。

伊拉克能源研究所的数据则更为具体,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共控制了11块油田。仅伊拉克的油田日产油量就能达到3万桶,在势力更久的叙利亚,ISIS的油田每日产量可达5万桶。黑市上油价为40美元,这相当于每天赚320万美元,或者每月赚1亿美元。

英国《卫报》称,ISIS通过占领叙利亚大批油田开始发家。很多被其占领的油田所获得的原油甚至卖回给将ISIS视为仇敌的叙利亚政府。

俄克拉何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兰迪斯表示,可能存在着一批非常接近叙利亚政府高层的经纪商,从黑市买入石油,然后运回叙利亚。因为西方的贸易制裁,叙利亚不能从他国进口燃料。兰迪斯称,这就迫使阿萨德政权非常依赖黑市石油和本国开采的石油——这两个来源都与ISIS密切相关。

讽刺的是,不仅仅是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约旦都从ISIS手中买进便宜石油,似乎还有恃无恐。

甚至连将ISIS视作心腹大患的欧洲,也曾经从ISIS手中购买过廉价的石油。大概是担心乌克兰局势的恶化会让原本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骤然减少,将交易对象偷偷换成ISIS的欧盟在打击伊斯兰国的问题上,竟总是有些“拿人的手软”。

通过不断地绑架外国人质,并且索要高额赎金,也是ISIS的敛财手段之一。以去年被ISIS斩首的美国记者詹姆斯福莱为例,据相关报道,“伊斯兰国”在处决福莱前曾向其家人索要1.32亿美元赎金。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缴纳赎金政策。

先前,ISIS绑架两名日本人质汤川遥菜与后藤健二之时,也曾向日本政府提出2亿美元的赎金要求,日本政府最终未支付赎金。

美国务卿会见约旦外长,就打击ISIS问题召开发布会。

倒是也有幸运儿逃脱了ISIS的屠刀。去年4月,4名在叙利亚遭绑的法国记者获释。德国《焦点》周刊称法国经由土耳其情报人员向绑匪转交了1800万美元赎金,尽管这一说法遭到法国政府否认,但是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

或许在绑架人质的背后,是想通过斩首来向各国示威,抑或是报复所谓的武装打击,但是,却也成为了ISIS攫取恐怖主义资金的方式之一。

上述的几大方式,配合ISIS在扩张中途进行的不断掠夺,支撑起了一年以来ISIS与中东各国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对抗。

但是,疯狂的ISIS似乎并不满足于如今的手段,丧心病狂的他们甚至将目光投向了惨无人道的器官贩卖,而器官采集的对象包括俘虏、人质、重伤士兵,乃至儿童……

据Al-Monitor新闻网站揭露,ISIS指挥官雇佣了几个外国医生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运营人体器官非法交易系统,地址在他们控制的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爾的一家医院内,已获得了巨大利润。据说ISIS设立了专门的器官走私部,这个部门唯一的职责就是在国际黑市上贩卖人体心脏、肝脏和肾脏。这些器官经过沙特等国的中转,流向世界各地。

偷渡和毒品走私也不例外地成为了ISIS的“摇钱树”。据相关报道,曾经有户人家以每人8000美元的价格付给ISIS要求帮助其逃往土耳其避难。

Al Monitor网站上的相关报道则显示,ISIS将阿富汗的海洛因从尼尼微城运往欧洲。俄罗斯联邦药物控制服务中心宣称ISIS获得了极为可观的利润。

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大概可以用这样的词语形容如今的ISIS,相比于名义上的总部“基地”组织,ISIS不仅更为凶残,也更为聪明,懂得如何大肆敛财,更是已经有了明确的建国计划,有了所谓更为“宏伟”的目标。

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不寒而栗,可笑的是,或许正是中东和欧洲的暗流涌动(譬如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宗教世仇)与难以克服的利益纠葛,养肥了ISIS。

如今,想要消灭ISIS,无疑困难重重,既要从内部给予毁灭性的武装打击,又要从外部切断资金链,让其无以为继,并且不会东山再起。

单单指望奥巴马的非接触式作战,恐怕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明天,依旧黑暗。

猜你喜欢

摩苏尔伊斯兰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伊拉克 复课
解放摩苏尔
激战正酣
带猫逃离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伊斯兰刀剑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