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应该如何创新
2015-09-10张国祥
张国祥
好事想做好非常难,容易做好的就不是好事。所以,大家都在探索创新。
中国金融史就是资本流动史,它经过了五个阶段:典当、钱庄、票号、远东金融中心以及目前。
典当分为大押、中押、小押。它最早诞生于南北朝时期,到现在也还存在。它为什么能活1500多年?因为其恢复了物的信用,救急不救穷,几分钟就把业务办完了,灵活分期。
钱庄是见票即付,谁持有票,谁就拥有兑换权。它从摆地摊开始,是银行的雏形。它最大的贡献就是恢复了人的信用,可以用信用贷款,而且,它支持实业。
票号诞生于1823年,当时主要是押解银两。从管理上看,它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雏形。老板占干股,他死后,儿孙还享有12年分红权;用股权激励整个核心团队;亲属规避,“三爷”不能进票号;从最基础做起;审计……所以,票号的创新是在管理上创新,是完全超前的,现在也还适用。
远东金融中心存在于1900~1937年,当时在上海外滩非常发达,它建立了立体的金融体系,做到了产融结合,完全支持实业。
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实践,都支持实业,都有修为、有社会使命、有担当、有责任。从历史上看,开放是同步的,这次机遇是第五次,先国有,后外资,再民资。
当下的金融业几乎没有创新,所有的创新都在历史上。因为科技进步,才有了互联网,有了各种卡、各种网上银行,甚至连虚拟货币都诞生了。当代金融机构非常多,但为什么还会融资难呢?
是否真正懂得金融的本质和逻辑是最重要的。金融是高门槛,它是公共产品,一出问题带来的破坏非常大,如果金融企业出了事儿没有哪一个能救过来。金融只有一个核心——信用,没有信用寸步难行。
我说两个逻辑:国家逻辑和市场逻辑。国家逻辑透明、普惠;市场逻辑服务价格机制。现在市场逻辑已经被做到了极致,企业之所以倒闭,就是因为没有遵循国家逻辑。
金融具有三个要素:资本、人才、机制。资本密集容易,人才难;人才容易,机制难。金融的最高境界在于“六合”——综合、混合、融合、结合、整合、联合。单一业态下,金融不可能生存,它必须做到混业。
我提一个“伙伴金融”的概念,经济开放给了我们新机遇。怎么做?以客户为核心。伙伴金融的原则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不能你是你,他是他。
金融的核心是融不是金,融首先是融通。融合、融入、融通,我认为这是最难的。现在企业死掉,有50%左右是企业自己的原因,资金不足,或者模式不对。金融也有30%的原因。如果企业家愿意改变自己的那50%,金融家愿意改变自己那30%,那么市场因素可以忽略不记,谁都能活下去,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改变。
所有的“互联网+”一定是“企业家+金融家+互联网+”,要做到“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新常态告诉我们必须反省和反思,没有新模式,旧模式不可能再持续。现在的成功是模式的成功。不管你怎么创新,一定要有模式。
金融创新一定滞后于实业创新,它主要是在融通、融入、融合上面下工夫。一旦金融转型成功,必定会促进中国企业转型成功,这就是金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