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旬奶奶抗癌

2015-09-10

民生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坎儿孙家扬州

“日出东南隅,霞光照我居。推窗瞭望处,青翠令神怡。群鸟歌声悦,鲜花彩色奇。披襟溪畔立,幸福沁心脾。”孙家钰老人初到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入住,诗兴勃发、欣然命笔,与老伴共同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新居颂》。

“我们的公寓在第一栋东南角,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当第一缕霞光通过落地窗照进屋里时,我心中就涌出那句古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你一定想不到,这位87岁的乐观老太太是位癌症患者。26年前,因患乳腺癌孙奶奶做了切除术,却也因此与癌症患者结缘,筹建起扬州市癌症康复协会。

孙家钰是北方人,畢业于南开大学,在吉林工作,1987年和老伴来扬州定居。退休前,她被查出乳腺癌,切除了左乳。 “术后5年是道坎儿,过了5年,一般就很少复发转移。但很多人都过不了这个坎儿。”孙家钰说,由于心态好,康复方法得当,她很快度过了“危险期”。

87岁高龄的她,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觉得,既然自己能康复得这么好,那么,其他患者也可以。不过,她也坦言,术后康复期的日子很难熬。“这段时间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很孤独,因为没人帮助你,指导你,安慰你。”正因为此,孙家钰决心组织一个癌症病人自己的协会。

2002年起,她开始为成立“癌症患者自己的协会”奔走呼号,这期间她碰过壁,失望过,甚至想过放弃。5年后的2007年6月,协会终于成立。当时,她已78岁,任协会首任常务副会长。

目前,协会已壮大到300人左右,其中约1/3是乳腺癌患者,她们到协会都是来找孙家钰的。她会不厌其烦地安慰她们,教她们如何做康复训练。鉴于孙奶奶对协会做出的贡献,在协会领导任期结束改选后,她被聘为协会终身名誉会长。

扬州凤凰岛有一片常青林,60多棵树生机勃勃,每棵树都记载着一段重生故事。当有人癌龄达到5年时,孙家钰就会和协会会员聚在这里种下“生命之树”。

此外,孙家钰多年来一直在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其中一人已经考入大学。她说,她一生只想做到“两少两多”。“两少”是少说错话,少办错事,“两多”是多办好事,多办善事。

结婚40周年时,孙家钰与老伴合写了一首《七律》:结发于今四十年,相依为伴命相连。芝兰琴瑟多投契,雨雪风霜共苦甘。卸甲挂冠归故里,观花赏月访名园。青山夕照无穷好,喜看儿孙绕膝前。

2000年7月,孙家钰和老伴办理了捐献遗体和角膜手续,她把这看成对社会“最后的回报”。2009年,孙奶奶做了卵巢囊肿手术,身体大不如以前,但她还想再多做点事。她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价值,活着便是一种责任。

猜你喜欢

坎儿孙家扬州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硝尔坎儿孜
过不去的坎儿
过不去的坎儿
扬州的秋日
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