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润州:“融城党建”助力城镇化

2015-09-10张建霞

民生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民情讲堂失地农民

张建霞

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滨江花城小区,一排排整齐美观的住宅楼,草坪绿草如茵,花儿争相开放,一些老人有的锻炼身体,有的聊天,他们从前都是村里的菜农,现在则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润州区征润州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久林介绍,前些年,他们所在的村因为水源地保护工程整建制拆迁,全村834户、2018名村民全部被安置到城区。为了丰富群众生活,社区专门开设了融城创业就业工作室和世代服务室、融城老年之家、社区电子阅览室等,几年来累计提供创业服务423人次,培训创业者555人次,累计争取创业帮扶资金260万元。

近年来,润州区城镇化率从几年前的不足40%飙升到目前的96.7%,近10万村民、城中村居民到社区集中居住。为帮助农民融入城市,润州区大力实施“融城党建”工程,今年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融城党建”的实施意见》,从多个层面帮助农民转为新市民,实现从“身入城市”到“心入城市”的转变。润州区委书记王冬生说, 实施“融城党建”就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发挥党的组织、教育、服务优势,帮助他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加速转身,融入城市。

围绕提升“融城”主体综合素质,润州区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深化新市民教育,开设了道德讲堂、新市民讲堂、法律讲堂等,建设草根文体团830多个,这些都成为新市民教育的重要载体。该区还以学“法”为本,广泛开展“一对一”法治宣教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3100多名再就业居民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修“文”为基,累计新建24400多平方米文体活动场地,培育健身队、票友社等830多个文体團队。

近年来,润州区一方面累计投入4.5亿元建成26幢创业楼,为340多家企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创业能力培训,帮助3700多名失地农民成功创办672家企业。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就业,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就地吸纳失地农民、渔民就业。目前,全区失地失水农民再就业率达98%,城镇居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增幅列全市第一。

为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农民“融城”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润州区实施“领头雁”工程,选育双强领导班子,干部带头“融城”。在居民超万人的大型集中安置小区新建社区党组织,优化服务中心功能布局。

“新城社区有8000多人,70%是农村拆迁安置来的,管理起来非常复杂,幸亏我们搞了民情图。”新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唐平平说,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80多人,耗时数月,一家一户上门了解情况,绘制了七大类13种民情图,为“一对一”、“多对一”的精细化服务提供了基础资料。

“做好新市民工作,每个干部心中都要有本民情图。”润州区委书记王冬生说,必须从组织体系、技能培训、经济保障等方面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民情讲堂失地农民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