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人员创业开启“停薪留职”2.0版

2015-09-10刘燕交

民生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昌中科院科研院所

刘燕交

在国家鼓励创业的大环境之下,一步步放开政策约束,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创业条件,无疑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要求,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有关政策。

《意见》指出,国务院鼓励国有科研人员创业,提供保留体制内身份和待遇三年等优惠条件。30多年前,这一政策被称为“停薪留职”——1983年6月11日,当时的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停薪留职政策自此风行,后来成名的一些商界大佬如潘石屹、王健林等均是递交“停薪留职”申请书之后踏上了创业之路。由于出发点相似,具体政策跟进時代,这次的《意见》被称为“停薪留职”2.0版。

体制内科研人员创业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此次“停薪留职”从哪几个方面排除了科研人员创业的后顾之忧?科研人员面对新政策的出台态度如何?在国家鼓励创业的大环境之下,一步步放开政策约束,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创业条件,无疑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体制内科研创业的前世今生

高昌(化名)就是从体制内科研单位跳槽创业的,他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了近5年,积累了大量科研院所的人脉资源。2009年,他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给客户提供互联网数据库支持。

他回忆说,如果继续留在中科院,同时自主创业的话,会有一系列问题不能厘清,所以他选择了辞职。这对于他的生活状况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他笑言,“我是爱折腾的人。”创业风险诸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从单位辞职单干,终究是少数人的选择。“所以,科研院所内部出现了很多脚踏两只船的人。体制内的工作不辞,也在外面独立创业。”“其实创业政策一直都是在逐步放开的。”高昌举了一个和自己有合作的老师的例子。一位高校老师曾经想参与他的创业项目,但是因为不想辞职,老师带头或参与的发明,知识产权都归学校所有,出资上面障碍重重,最终放弃了合作。

而在2011年前后,中科院曾出过鼓励创业的政策,科研人员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参与创业项目,使用专利,入股创业公司,只需要向单位缴纳一定百分比的管理费,类似于“登记制”。这在当时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关于促进创业,科研单位也一直都在摸索之中。

如今,高昌创办的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爱街舞项目正在筹资阶段,他期待能和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这政策一出,我们和高校教师的合作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困难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体制内科研人员愿意加入创业队伍。”高昌说。

科研人员多选择观望

“停薪留职”政策提供特殊待遇,不仅仅是人事关系改革上,还包括优惠政策对冲创业的风险,比如提出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政策,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的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表示,正在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一项对于促进科研人员离岗创业非常重要的改革。如果政策对于“中人”的养老保障的安排是合理的,他们可以带着养老金离开体制,就会大大减轻这些人对于养老方面的忧虑。

“停薪留职”政策,无疑给科研人员打了一针创业强心剂,不过是去是留,科研人员也有自己的取舍。“居然有这么好的事。”谢伟(化名)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略带吃惊地说。谢伟去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7月份入职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是体制内的“小年轻”。谢伟表示对这一政策并不熟悉,同事之间也并没有太多讨论。

谢伟说:“我身边的人出去创业的不多,据我所知,所谓的脚踏两只船的也不太多。我的工资水平在同学中算是中等偏上了,比如大家都知道,华为的工资很高,但是我一年下来,总收入和华为的同学持平。这样的收入,大富大贵不指望,但是过富足的小日子也还是绰绰有余。要是创业的话,风险就大了,资金人脉都要到位,东奔西走的也累。所以,我没有过多关注这块。我想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对于我来说,体制内的这份工作能够带给我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让我有时间平衡事业和家庭。所以即使是有这些优惠,我暂时也还不会考虑创业。”

谢伟的观点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体制内人员的想法。另一名来自中科院的科研人员表示,中科院细则还没出台,目前看有同事真的“走出去”的可能性不大,更多人还在观望。当提及当年潘石屹和王健林的成功案例,有科研人员示,选择因人而异,“而且这两位都是房地产商”,科技创业难度更大。已经担任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顾虑更多,“三年后创业失败是能回来,但是职位大概没了”。而来自另一名不愿具名的科研人员则提出更具体的问题,“科技人员办公司,单位要收管理费吗?”“专利之外的未确权的知识产权算谁的?”

曾湘泉表示,“现在创业的门槛已经非常高了,企业竞争压力也很大,再加上优秀的科研人员在体制内待遇也不错,创业的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巨大的机会成本,这些都是阻碍他们下海创业的因素。”

据了解,目前全国最大规模的科研院所、拥有100多家直属研究机构的中国科学院尚未出台具体的细则和解读,而其他院所宣传部门对此同样态度谨慎。

促进创业是趋势

5月7日,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杯咖啡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创业者们眼中的“圣地”,不到200米长的街上遍布咖啡馆,很多人去那里是为了找到投资人和合伙人来支持自己创业。就是这样一个梦想与创意齐飞的地方,吸引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到访。

“总理来的那天,我们都很开心,这说明国家重视创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创业环境必将越来越好。”高昌说,总理到访的那天,他也在现场,还拿出当时拍摄的照片展示给记者。记者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现,很多他创业圈的朋友都发了微信表达喜悦之情,还有人把头像都换成了和总理的大合影。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陈凯先表示:“过去我们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院校为例,专利是属于学校的资产,科研人员只是发明人,没有激励机制,积极性就难以调动起来。很多科研人员非常有才华,发表的论文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但对要怎么运用,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成果跟企业合作,把研究做成产品,才能驱动社会发展。”陈凯先认为,“停薪留职”政策,推动“象牙塔”内的科技成果同市场接轨,一则产学研融合能造福社会,二则也能以创业带动就业。

猜你喜欢

高昌中科院科研院所
传递和中转美好的情愫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从敦煌到高昌——宝石壁画沉浸式大展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元代高昌鲁氏家族研究
2010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