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的困惑
2015-09-10济群
济群
在我接触的企业家中,不少人都存在安心的困扰。虽然已经赚了很多钱,生存早已不成问题,甚至有了几十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但还是没有安全感,甚至说不清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何处。同时,总觉得心浮气躁,无法安静,让自己活得很累。
如何获得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内心因素。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到市场环境,很多看似毫不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比如美国的股市会影响中国市场,此外,世界各地的战争、自然灾害及种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也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我们身边,社会治安混乱,恶性案件频发,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些问题。这让生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
这些外在环境之所以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对它有一份依赖,有一份在乎。人们总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充满永恒的期待。虽然我们知道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但在潜意识中,这些仿佛都与自己无关。我们对自己的默认设定,是健康平安,诸事顺利。包括对感情、家庭、事业等与我有关的一切,都有这样一份期待。如果这种期待的程度很强烈,并对此产生依赖的话,就会因为害怕失去而产生不安全感。
要摆脱不安全感,首先要接纳无常的事实。“诸行无常”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它告诉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世界,包括感情、家庭、人际关系,包括社会、国家、世界,乃至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如果真正明白无常是诸法实相,存在于一切法,一切时,那么,我们就会接纳而非抗拒这种变化,更不会在变化尚未发生时就心存恐惧。没有依赖,就没有失去依赖的恐惧;没有在乎,就没有在乎而得不到的失落。
我们的心,本来是圆满而独立的。《坛经》中,六祖在悟道时发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这颗清净且能生万法的心会失去独立?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丢了,所以要向外寻找。
在寻找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建立各种依赖,作为自我的投射。比如手机,今天有很多人已经把手机视为身心的一部分,视为自身的某个器官,根本无法离开,甚至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心理疾病。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魂不守舍,焦躁难安。不过在几十年前,世界上还根本没有手机这个东西,更谈不上为此影响生活,影响身心。即使在几年前,没有微博、微信等沟通方式时,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没有如此强烈。仅仅几年,手机已经把很多人成功地驯化为“低头族”,而且是数量巨大的一个族群。
这种对手机的依赖是生命本来的需要吗?显然不是,而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事实上,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依赖,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对外在世界的依赖越多,受控的因素就越多,就越容易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反过来,我们的依赖越少,生命就越独立。只有真正独立之后,我们才能做心灵的主人。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已经建立的依赖?一方面要树立正见,知道自己贪著的对象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贪著本身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禅修,将这种认识落实到心行,对此确定无疑,而不仅仅是流于表面的知道。当我们的心完全自足,对世界不再有任何依赖,也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自然不存在安全感的问题。
静心之道
很多人会熟悉这样一句话:“我很想静一静,但怎么都静不下来。”为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贪著太多,欲望太多。整个社会都要拉动消费,所有商家都在鼓励消费,在这样的诱惑下,贪著失控了,欲望膨胀了。很多东西,我们在不曾拥有前,一样可以过日子,可一旦习惯它的存在,你就很难舍弃它。这一切,让我们对物质有了更深的依赖,也让生活和幸福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是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
当家中塞满各种可有可无的用品,贪著和欲望也在内心扔下数不清的垃圾,让我们的心变得同样拥挤。这些垃圾还会不断发酵,制造热恼,让生命处于被控的状态。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念头时不知不觉,无法自主。我们不知不觉地发脾气,不知不觉地形成各种串习。每天焦躁不安,想让自己静下来,做不到;总在忙忙碌碌,想让自己休息一下,也做不到;内心压力重重,希望自己不要执著,不要太累,还是做不到。
佛教所说的禅修,就是通过相应方法开启生命潜能,点亮智慧心灯,对每个念头保持观照。《心经》开篇为“观自在菩萨”,这个“观”正是修行要领之一。当我们带着观照审视内心,看清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进而看清念头的来龙去脉,它就会慢慢平息下来,从波涛起伏回归平静。
当内心归于平静,我们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佛教所说的涅槃,正是一种高度的安静,所谓“涅槃寂静”。它不只是外在的安静,更是平息所有躁动后,生命内在所呈现的强大的安静。
《金刚经》中,须菩提向佛陀请教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内心的躁动、迷惑、烦恼?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帮助我们安心。禅宗公案记载,二祖请教初祖时,问曰:“我心不安,乞师与安。”也是请求安心之道。
释迦牟尼佛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发现每个生命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生命有很多迷惑,很多烦恼。面对这些迷惑和烦恼,我们会觉得沮丧、无奈,觉得困扰、痛苦。但生命中还有一盏智慧明灯,正如《坛经》所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每个人都具备清净、觉悟的本性,只要找到它,认识它,就能明心见性。但开悟后还要继续修行,直到真正圆满福慧资粮后,方能成就菩提。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法就是给我们提供生命的自救之道,佛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获得自救能力的导师。
道德的困惑
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许多行业都盛行潜规则。在我们做事过程中,时常要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有时甚至会触及道德底线。而企业都以利益为导向,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往往会在道德和利益之间产生纠结。在人们心目中,如果为道德舍弃利益,虽然听起来感觉不错,但真要这么做就未免迂腐。至于为利益舍弃道德,似乎是个明智的选择,却终究有点说不出口。可见,我们内心并不是真的认可这种选择。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道德舍弃利益?这种舍弃真的吃亏了吗?
从理论上,我们知道社会需要道德,也觉得一个人应该遵守道德。但在生活中,我们又觉得道德有些空洞,有些遥远,似乎只是一个用来说说的道理。我们很少会去思考:道德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人生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提倡道德的关键,就是让大家认识到:为什么要遵循道德?道德的价值何在?了解这一点,首先要知道,道德与人生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社会上,往往以学历、出身或肤色、种族等因素对人进行区分。但佛教是通过行为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下。你的行为符合道德,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你的行为缺乏道德,就是一个低劣的人。
佛教认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就像一条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今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这条生命长河就是由我们的业力组成,所谓生命无尽,业力无穷。“业”是指某种行为,如农业、工业、商业等。而佛教所说的“业”,主要包括心理、身体和语言三种。所有的起心动念,属于心理行为,又称意业;所有的行为举止,属于身体行为,又称身业;所有的谈话交流,属于语言行为,又称语业。
无论身业、语业还是意业,只要曾经发生,就会在内心留下影像,成为种子。这些种子又会不断重复,在内心形成强大的心理力量。有些人容易嗔恨,不断重复,内心就会积聚难以磨灭的仇恨力量;有些人喜欢赚钱,不断重复,内心就会对金钱形成巨大的贪著。此外,还有慈悲、宽容、自私、冷漠等各种心行。正是它们的不断重复,形成了我们的心态、性格,最终造就我们的人格,主导生命的走向。所以,我们现在的心态、性格、观念和能力,都是代表生命的不断积累。你的行为,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生命来说,当下的存在,是由过去的行为所决定。而现在的所作所为,则会决定我们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文明的人,还是野蛮的人?会成为智慧的人,还是愚痴的人?会成为无私的人,还是自私的人?会成为高尚的人,还是庸俗的人?这些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神的安排,而是由各自的行为所决定。
这些行为不仅决定个人的生命走向,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影响。如果你的行为恶劣,就会危害大众,对社会造成破坏;如果你的行为高尚,则能利益他人,给社会带来福祉。
那么,究竟什么行为对生命发展是健康而合理的?什么行为对生命发展是不健康也不合理的?这是古今中外一直都在探讨的。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法律和道德,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就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底线所在,主要作用是阻止危害他人的不良行为。而道德是代表人类的精神追求和自我约束,用以阻止法律范围以外的不良行为,同时引导我们积极张扬善行。
从法律角度来说,不是所有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其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所以人们在面对法律时,容易心存侥幸。而宗教的约束,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前提下。有信仰,与此相关的道德约束才能对你产生作用。佛教的道德对佛教徒是有效的,基督教的道德对基督教徒是有效的,伊斯兰教的道德对伊斯兰教徒是有效的。如果没有信仰,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神的惩罚,这些道德就无法对你产生作用。
佛教有个偈颂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行为本身,去审视这个行为的合理性。所以,我现在强调的是心灵因果。善行和不善行,其实是代表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当我们造作不善行,就是在张扬不健康的心理,自己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同样,善行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当我们造作善行,就是在张扬健康的心理,自己也将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点,正是道德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说,我们仅仅是基于对自己负责,基于生命健康发展的需要,也应该自觉遵守道德。如果舍弃道德,不是对别人不负责,恰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道德的价值
道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道德可以让人安心。只要不是丧尽天良的人,一旦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总会或多或少地良心不安,甚至吃不好,睡不香,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过来说,只要遵守法律和道德,任何时候都能心安理得地生活,不用担心某个行为被人发现,更不用担心因此身败名裂或受到惩罚。
其次,道德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人格,使生命健康发展。道德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每个道德行为的当下,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一行为带来的正向力量,感受到生命因此得以改善,得以提升。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以清净心行善、利他时,哪怕是微小的善行,也会让心灵得到滋养。
第三,道德使我们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有人觉得,在今天这个社会,遵循道德就会被人欺负,处处吃亏。事实是这样吗?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希望自己的朋友善良、慈悲、讲究信用、真诚待人?将心比心,别人也会对我们有这样的希望。佛教的五戒,就能让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获得信任,自他和乐。当一个人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时,人们就不用担心被他伤害,也不用担心被他欺骗。在这个缺乏诚信的时代,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几乎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只要一以贯之地这样做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广受欢迎。
第四,遵循道德会让物质利益得到保障并持续发展。在世界各地,那些延续至今的老牌企业,都是因为秉承诚信、童叟无欺等道德行为,才能安然渡过竞争,屹立不倒。如果没有道德基础,哪怕一时做得很大,也是难以长久的。儒家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总之,道德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和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只有遵循道德,我们才能获得长远且没有副作用的利益。认清这一点,当道德和利益出现暂时冲突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取舍了。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舍弃道德,事实上,就是在舍弃更大的长远利益,并在人生埋下隐患,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慈善的困惑
近年来,不少企业家开始热心公益,造福社会,但一路走来,对慈善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据说,港台两位大慈善家临终前都在感慨:难道我的慈善做得还不够吗?言下之意,像自己这样乐善好施,应该有更美满的人生结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就是把慈善的意义视为外在结果,觉得这个结果和自己的付出并不对等。
此外,有些企业具备规模之后,大众就对他们产生要求,最后只能迫于舆论,无奈地“被慈善”。还有些企业家在做了慈善之后,非但没有得到尊重、认可等正面回应,反而招来各种误解。近年来,关于慈善的各种新闻,包括炒作和负面新闻,在媒体上沸沸扬扬。从这一点也反映出,中国目前的公益环境还不太健康。人们既不习惯参与慈善,也不习惯随喜别人的慈善行为。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慈善?
在很多人的感觉中,慈善就是一种施舍行为。不管用什么心态去施舍,哪怕只是作秀,也统称为慈善。事实上,慈善的本质并不仅仅是行为本身,而是通过这一行为传递的慈悲大爱。这也是各种宗教文化都崇尚的正向心理。
儒家推崇仁爱,所谓仁者爱人,不仅要爱你的亲戚朋友,还要从家族延伸到社会,爱天下的人。基督教提倡博爱,视之为神的德行,要超越亲情,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人类。而佛教强调慈悲,慈是给予快乐,悲是拔除痛苦,由此获得无苦之乐。进一步,是将这念慈悲不断扩大,成为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大到什么程度?就是无限。不仅包括亲人,也包括仇敌;不仅包括每个人,也包括一切动物。如果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想慈悲的,就不能圆满大慈大悲。
大乘佛教特别提倡慈悲的修行。首先自己要从迷惑走向觉醒,其次要帮助芸芸众生走向觉醒,离苦得乐。所以,大乘佛教既有出世的超然,也有入世的情怀,而慈善正是实践这一修行的有效途径。
如何完成慈悲的修行?大乘佛教告诉我们,首先要发菩提心,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只有具备这样的愿望,才是合格的大乘佛子,才能真正走上菩萨的轨道。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就是专门讲述菩提心修行的论典,内容系统而有次第,且操作性极强。有了利他的愿望,还要有智慧指导,懂得如何去帮助众生,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当我们真正具足智慧,体会到平等无别的空性时,就能对无量众生心生慈悲。此外,菩萨道的六度四摄,本身就包含慈善的项目,同时也是我们从事公益慈善的精神引导。
总之,真正的慈善必须立足于慈悲大爱。只有这样,当你看到众生的痛苦时,不会有任何其他设定,只是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想着他有痛苦,我要帮助他解决。当一个人以正确发心并在智慧指导下参与慈善时,会越做越有力量。随着内在慈悲的壮大,就有能力去利益更多的人。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我们想要成佛,不能离开众生。如果不关心众生,不慈悲众生,就像树没有根一样,是不可能存活,更不能开花结果的。
如果不是源于慈悲,而是为了尊重、荣誉、光环去从事慈善,就会患得患失,权衡利弊。这样的行为,即使能在客观上给对方带来帮助,也只能算是善行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慈善。因为它不是来自纯粹的爱心和慈悲,本身就夹杂着各种染污的成分,难免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也正是目前公益慈善会出现种种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慈善的意义
说到慈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慈善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凭什么要帮助他人?那么,慈善仅仅是帮助他人的行为吗?仅仅是单纯的付出吗?事实上,世间任何事都是相互的,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自利和利他更是统一的。慈悲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利益他人,就是提升自己。那么,慈善对我们自己有哪些具体的意义呢?
第一,慈善可以成就慈悲心,让内心充满阳光。平常人关注的都是自己,如果心里只有这个小小的“我”,对自我的执著就在增长,贪嗔痴也在增长。而这种执著和贪嗔痴,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带来烦恼。而当我们开始关注众生,并通过种种慈善行为去利益他们的时候,内在的慈悲就会随之增长。反过来,又能带着慈悲心做更多的公益慈善,进一步圆满慈悲。一个真正慈悲的人,心里装满了众生,烦恼和痛苦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二,慈善可以让我们成就无量福德。在践行慈善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施舍来克服悭贪吝啬,通过服务大众来克服我执我慢,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慷慨,越来越乐意帮助别人。如果我们和众生广结善缘,就像播种一样,会源源不断地收获福报。
第三,慈善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阂与对立。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与人的接触往往是没有温度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慈悲,不懂得关注别人。通过慈善,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定位自己的关注点,把对自己的在乎转向对众生的在乎,把对众生的冷漠转向对自己的冷漠。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凡夫无始以来只在乎自己,结果带来无穷痛苦;而佛菩萨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众生,最终成就无量功德。通过慈善,可以让我们从内心关注众生,从而有效消除对立,融化冷漠与隔阂。
第四,慈善可以对治嗔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今天,因为道德缺失、竞争激烈等原因,很多人嗔心炽盛,使整个社会充满戾气,恶性案件频频发生。嗔心和戾气也是因缘和合的,如果这个社会多一些慈善,就会多一些温暖人心的帮助,多一些化解戾气的关怀。人们就不会因为痛苦而心生嗔恨,因为绝望而走向极端。
第五,慈善不仅可以成就慈悲,还可以圆满智慧。在不断利他的过程中,内在的我执和习气都会随之弱化。因为我们需要关心他人,就没有精力来纠缠这个“我”,心就会变得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空灵,为开启智慧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
总之,慈善的本质是慈悲,这既是帮助他人的善行,也是完善自身的捷径。正如《道次第》所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所有灾难痛苦都来自我执,所有功德利益都来自利他。可见,慈善不仅和我们自己有关,而且还有重大关系。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众生无量劫来流转六道,生而为人,是唯一可以转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不对人生进行反思,寻找出路,就会无休止地沉沦苦海,随业流转。所以我们不要躲避困惑,更不要对它视而不见。
事实上,困惑正是找到希望的起点。因为有困惑,我们就会积极寻找解决困惑的方法。在寻找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发现真理,最终走出困惑,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