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研究新态
2015-09-10赵锐
赵锐
贫困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难题,旅游扶贫一直是世界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梳理扶贫旅游相关文献,简要阐述旅游扶贫的概念及内涵,对比分析国内外扶贫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及今后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的趋势探索,为我国今后旅游扶贫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贫困问题这个世界性的研究议题开始受到业界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始了旅游在消除贫困问题上的研究和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突出。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旅游扶贫成为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旅游扶贫的内涵
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1999年一份报告中提出了“扶贫旅游”(PPT,Pro-Poor-Tourism)一词,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作为发展旅游的一种途径,它不仅强调要让贫困人口不仅获得经济利益,更要使其获得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发展机会。
我国对于旅游扶贫定义说法不一。自1991年贵州省提出“旅游扶贫”口号后,众多专家学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吴忠军(1996)提出旅游扶贫就是借助于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办经济实体,使得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李并成(2002)指出,扶贫旅游要对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从而改善自身发展及投资环境,达到脱贫致富的最终目的;郭清霞(2003)指出,旅游扶贫要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条件为基础,以市场导向,政府和社会资本大力扶持引导旅游业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性循环;隆学文、马礼(2004)认为,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通过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扶贫旅游,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脱贫致富,而且认为这是贫困地区完成经济流程转变的路径选择之一。
综上,旅游扶贫是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通过新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得旅游业形成支柱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国内外旅游扶贫发展研究现状
国外扶旅游扶贫理论研究较国内更加成熟。国外扶贫旅游理论的发展受到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批判阶段、可替代发展和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并不断得到演化,并以此更好地推动了旅游扶贫的具体实践。其次,国外旅游扶贫的研究内容涵盖了自然旅游、遗产旅游、农业旅游、住宿业及社区旅游等扶贫内容,这些扶贫方式都与研究区域的资源类别和文化相关。甚至包括国际发展组织、非政府组织及政府和企业在内的旅游扶贫专题研究,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此外,在研究区域和方法上,国外旅游扶贫主要集中于非洲、南美洲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但也不乏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诸多研究方法蕴含其中,旅游扶贫量化研究成行,形成了大量数量化、体系化和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成果。
中国旅游扶贫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致经历了旅游扶贫研究起步阶段(1987-1996年)、初步发展阶段(1997-2001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2-2007年),1987年发表的《湖南省大庸市广开门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当时最早涉及研究旅游扶贫问题的学术论文。中国旅游扶贫研究重点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社区、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研究;旅游扶贫战略和模式研究;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其次,中国旅游扶贫研究区域主要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山区,如云南、广西、湖北、贵州及甘肃等人口大省,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议题;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研究,也有运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进行的量化研究。与国外相比,中国在旅游扶贫专题研究方面稍显不足。
三、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研究趋势
(一)着眼于微观层次研究,聚焦旅游扶贫核心
贫困地区人口作为旅游扶贫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仍然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点。从微观视角入手,把握旅游扶贫的核心,有助于在进行旅游扶贫研究的过程中,兼顾旅游扶贫战略、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对贫困人口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的影响,协调产业发展和相关者利益,使得旅游扶贫真正发挥脱贫致富的作用,造福贫困地区。
(二)研究方法创新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旅游扶贫体系涉及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环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加之实证研究,有助于理清各个要素的相互关系,找出中国旅游扶贫的症结,进而探寻适合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可行发展模式和利益保障机制。同时,引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更多新颖的研究方法参与到旅游扶贫研究中,运用反贫困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的理论,着力解决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更多体系化和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成果。
(三)旅游扶贫专题研究加强
未来,随着旅游扶贫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不断加强,城市贫困问题、旅游扶贫效应、消除扶贫与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旅游扶贫相关利益主体研究、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今后旅游扶贫研究的重点。这些相关专题研究将为今后旅游扶贫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将为中国旅游扶贫模式和具体实践提供指南。
四、结语
对于国内外旅游扶贫理论及其案例研究,使得一些重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旅游扶贫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消除地区贫困的方式。中国旅游扶贫将借鉴国世界旅游扶贫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研究实际,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推动世界旅游扶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