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走向更高形态的融合
2015-09-10田广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对于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合作与摩擦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主旋律。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汇率问题、惩罚性关税等频频出现,而且,近几年贸易摩擦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尽管如此,仍改变不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层面上关系日益紧密的总体趋势。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防战略上应抛弃防务主义,而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的国防战略。
【关键词】中国 世界 经济全球化 贸易摩擦 积极防务主义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9.002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3日至29日,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出席联合国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参加南南合作圆桌会、全球妇女峰会以及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等多场重要活动,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中方对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和主张,充分展现了中国为促进全球发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①实际上,近现代史上的中国,与世界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实在是太多了。当然,这里的世界并非指单一的哪个国家,而是泛指每一个与中国有过“纠葛”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国与国之间“团结”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所以才有了各种联盟。有人戏称,若不是当年八国联军一起联合对付中国,单凭某一个国家的力量,鹿死谁手就很难见分晓了,中国也就不至于沦落到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了。
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开放——闭关——再开放这么几个阶段。在明清以前,中国与世界的往来还是比较频繁的。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明朝之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封建统治,封建统治在经济上虽然是自给自足,但当时中国在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实行开明政策,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取得过辉煌业绩。以唐朝盛世为例,当时的对外交通非常之发达,陆路以长安为中心,东西南北均有线路与外界联系,其中西路便是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海路有去日本的诸多线路,还有到南亚诸国的海路,后期还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在交通便利的前提下,中外往来也频繁了起来。在政治上,世界各国互相借鉴适合的官制,还互遣使臣参观学习;经济上的往来虽不像现在这样全面、频繁,但也能互通有无;文化交流方面涉及的范围更广,比如高僧玄奘去天竺取来佛经,为中印的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窗,还有日本等国派留学生来华学习,在语言文字方面也各有借鉴。②
因此,唐朝可谓亚洲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僧侣等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访问、贸易、求学、交流。一位外国的历史学家曾这样写道: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或许是因为来自异邦的世界性宗教使中国同波斯以东的所有其他亚洲国家建立了联系,或许是因为当时很多士族豪门为胡人后裔,或许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镇守丝绸之路,保证了商旅畅通无阻……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③凡此种种,说明中国与世界的往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凡事追根溯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对外开放,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独创,然而回过头来看,却发现原来中国早就有此萌芽了。正如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史景迁在接受《时代周报》访问时所言,“我在西方教中文、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④所以,在研究中国与世界的恩恩怨怨时,除了要提及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这一标志性的进程外,还应该提及在此之前从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进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一幅相对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画卷。
中国近代从开放到闭关,有诸多历史原因。一是封建制度的衰落,统治阶级的腐朽,这也是众多史学家或历史课本中常提到的。二是本国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差距。在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萌芽同时也就威胁到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统治,统治阶级害怕本国反对阶级与外界相互勾结。与此同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对外扩张,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此一来,闭关锁国便是当时的上上之策了。
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
中国近代史上闭关锁国的历史渊源应该追溯至明初时期的海禁政策,当时,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政府还封锁沿海港口,严重的时候甚至销毁出海船只,彻底截断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当然,不管是明初期的海禁政策,还是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原因都是为了维护本王朝的统治,防止入侵;而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自然经济条件所致,那时的人们自给自足就可以了,没有强烈的对外贸易需求。明初的海禁政策也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对于闭关锁国政策而言,明朝海禁政策在程度上还是相对比较轻的。明代的海禁,只禁止民间私人出海贸易,但允许有官方色彩的出海宣示大明帝国的威风,如闻名遐迩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同时也欢迎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不过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清代初期全面禁止海外贸易,海禁政策就升级成了闭关锁国的排外政策。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严格了呢?直接原因是为了遏制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抗清斗争,防止国内的汉人与外界相勾结而形成强大的反清力量。同时,西方殖民者的对外扩张也加强了清朝统治者用闭关锁国政策来进行民族自卫的决心。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方面的因素,在自给自足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且落后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⑤
“闭关自守”的政策对防范外来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经济,但“闭关自守”的结果,却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进步,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自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炮舰的胁迫下,我国东部沿海口岸,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即“门户开放”。此时,由于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加之清政府的腐败妥协,中国的大门便被迫打开了,形成了对外开放。但我们必须强调,这种开放是被迫的开放,它与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丧权辱国、不平等的开放,给我们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开放通商口岸始,中国被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的自然经济也开始解体。于是,这一状况便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
从近代中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凌,同时也一直内患不断。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国领袖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不仅内部社会是一盘散沙,而且残余敌对势力依然在顽固地反抗和破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无法完全对外开放,正如毛泽东所言,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人”。在国民经济渐渐好转的情况下,中国便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对外的邦交活动,尤其是与苏联的来往最为频繁,因为社会主义阵营是以苏联为首的,而且当时能够与美国形成抗衡的国家也非苏联莫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大对立阵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自然是站在苏联这一边,只是这种依赖型的对外开放,注定维持不了多久。所以后期中苏关系破裂,也一度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困惑。
直到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才算真正实现了主动的对外开放,即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这种良性的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中国经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但我们更重视国家的独立性,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政治、经济各领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前提下的对外开放,是完全不同于被动的、被侵略的对外开放,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强调。⑥
经济全球化的“笑”和“泪”
在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都把对外开放作为本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及一切资源,而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弥补自己的不足。⑦但是,生活的滋味从来不是只有“甜”没有“苦”,也不是只有“笑”没有“泪”的,经济全球化也正如这百般滋味的生活,身在其中,冷暖自知。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⑧这样看来,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俨然成了一个“地球村”。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还处于初步阶段,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但是,另外一些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经济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国际经济还是如此混乱?⑨容易想见,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历来有许多相关研究,此处不再一一赘述。而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在此谈论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所以着重于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笑”和“泪”,并不是泛泛而谈或者一概而论。
经济全球化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对于中国而言更是如此,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利”主要表现在:第一,有利于中国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全球化完善和稳固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中国有劳动力、资源、市场等优势,同时,也正在通过交流、学习使劣势得以改善,成为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通过积极学习和积累,促使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第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技术扩散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一般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则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这增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机遇。⑩也就是说,通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可以促使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第三,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增加了人类的全球意识,合作、对话、和平、发展,成了时代的主旋律。⑪如此一来,中国的问题将不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贸易摩擦问题等,都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若是没有解决好,将直接影响到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全球化也迫使发达国家把中国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并共同致力解决。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直接推动的,游戏规则也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因而在这一层面来说,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全球化最大的受害者,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表现更为明显。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弊”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导致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正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中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发达国家。比如,发达国家可以利用中国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获取最大利润,并凭借自身优势和经济实力迅速占领和垄断市场。在这种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在许多方面必然处于劣势。第二,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将其重型污染工业通过跨国公司转移至中国,因为中国的环境规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严格。如此一来,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压力下被要求履行更多的环境责任,有关世界环境的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要议题了。西方国家总是利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卸责任,希望中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由此也便有了各种“中国责任论”。第三,上述的第三点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无疑也会成为一种劣势。在西方媒体大肆宣扬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口号下,也隐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因为随着各国相互依存度的增大,世界各国便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以美国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例,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受到了这一危机的影响和冲击,这样一来也就降低了本国经济的安全性。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主权一体化”,国家民族利益仍然是高于一切的。西方媒体所宣传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主权已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的论调,我们要做具体分析,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得不承认,也不得不警惕的一点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获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但不管全球化带来的是“泪”还是“笑”,它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能想办法去适应它、面对它、利用它,与大多数国家一起,为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各国经济的发展也足以证明,一个国家只要具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获得成功。中国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主旋律
在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同时,贸易矛盾层出不穷,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汇率问题、惩罚性关税等频频出现,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迟迟得不到美国和欧盟的承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合作与摩擦成为中国与世界的主旋律。而且,在近几年,贸易摩擦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令人忧虑。
2011年,我国共遭遇67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1.5%;涉案金额为59亿美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反倾销48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9起、特保1起。涉案产品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扩展的同时,涉及体制和制度性的摩擦也日趋激烈。另外有学者认为,2012年是美欧对中国贸易摩擦最大的一年。尤其是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采取“双反”措施,几乎要彻底摧毁该产业。上述的“双反”措施,是美欧对中国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故称作“双反”。一边是美国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导致出口规模骤降近六成,一边是悬而未决的欧盟反倾销调查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中国光伏产业已走到“十字路口”。
如果“双反”成立,光伏产业链上的所有产业都将受到重创。欧盟光伏装机容量大致占到了全球的70%,美国占了接近10%,如果这两个市场对中国关闭大门,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致命的打击。⑫中国企业和相关部门当然不能坐以待毙,要么从美欧的贸易倾销入手,看其是否在有关行业违反了WTO的反扶持政策;要么从本国的市场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差异入手,对“双反”提出申诉。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要求美欧对中国产品给予公平待遇。
当然,2012年所遭受的贸易摩擦远不止上述这一例,只是这次贸易摩擦规模、影响比较大。在2012年3月23日举行的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曾经指出,仅当年的头三个月中国就遭遇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22.8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80%,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曾经一个时期,中国商务部官网“预警提示”栏目几乎以每天一条的速度更新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信息。除了欧盟酝酿对我国无线通讯设备及光伏产业的调查之外,还有美国、巴西等国家针对我国出口摩托车轮胎、无缝钢管和卡客车用轮胎等产品启动一系列反倾销调查。⑬
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目前,中国仍是国际上贸易救济设限的首要目标国。例如,仅2015年上半年,我国就共计遭遇14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7起,其中反倾销案件32起、反补贴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涉案金额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此外,美国发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调查”5起。贸易摩擦问题此起彼伏,而争议双方也是各执一词。中外贸易摩擦为何如此之多?其实,影响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原因有非常多,除了一些纯经济体制因素外,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和标准的差异、WTO体制本身的不完善等,还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当然政治的需要也是引起经济纠纷的原因,其中以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最具代表性。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对中国发起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这不能说只是纯属巧合,个中缘由,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怎能不有所防备、有所警惕?
接连不断的贸易摩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贸易迅猛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且从中长期来说,将会成为伴随中国贸易发展的一种常态。中国还处于融入世界的过渡时期,中国自身也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期,摩擦是无法避免的。中国和世界都需要在合作中学习,在摩擦中理解。从理论上说,全世界都应该明白,一个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中国将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中国不仅是自己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国。但这个理论解释又如何能够被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所能听懂并接受呢?
相互依存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在21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行。放眼全球,中国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在国际上的地位却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们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良好契机。我们希望在世界上越来越多地听到中国的声音,希望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世界的影响力能够不断扩大。中国要当老大(特别是在经济方面),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我们更希望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逐渐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要当老大的中国,不只是被世界改变,也在改变世界。⑭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大家总是议论的中国与世界谁改变了谁,或者谁影响了谁,我们认为此种讨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国际交往中,如果认为一方只是单独被另一方所影响、所改变,那是不可置信的。所以,中国与世界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仅仅是靠某一单线映射就可以解释得清楚的。2001年至2010年间,中国出口从2660.98亿美元上升至15777.89亿美元,增长493%,年均增长21.9%。在出口贸易空前扩张的同时,中国进口规模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进口增速同样领先世界。2000年至2008年间,世界进口年均增长12%,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年均增速分别为7%、12%、6%、21%、14%、14%(2005年至2009年数据),中国进口年均增速则高达22.4%。2009年,世界进口萎缩24%,中国进口只下降了11.2%。2010年,中国进口增幅更高达38.7%。时至今日,中国不仅是世界头号出口大国,而且跃居世界第二进口大国。⑮言而总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双赢”的格局,任何一方都不应排斥这种良性关系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中国有丰富的资源,也有很多成功经验。但是,中国内部和外部的冲突仍然存在,中国需要面对这些。各种贸易摩擦也好,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也罢,这都是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也是我们必须要坦然面对的。我们自然希望在这些冲突和摩擦中,大家都秉持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原则,而不是总怀着“有你没我”或“有我没你”的独霸思想。世界大和平、大发展终将是我们每一个国家的福气,那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注定要遭到万人唾弃,也是不可能长存的。无论前途多么艰险,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是不会隔绝于世界之外的。
当前,不论是国内的经济学家,还是国际的经济工作者,许多人对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不吝称赞。比如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就认为,新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正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今后仍有可能和潜力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速,成为改变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生力量。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曾说过,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尤姆凯拉说:中国入世,受益方绝不仅仅是中国,还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工业体和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10年来,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⑯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不过我们也希望看到另外一种情景,世界赢了,中国也赢了,尽管为此我们要付出诸多的努力。
合作也好,摩擦也罢,这些都改变不了中国与世界在经济层面上关系日益紧密的总体趋势,当然,在这个总趋势下也会潜伏着许许多多的危机,这紧密合作的大趋势与危机并存的局面,就是当前与未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之具体写照。我们深知,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只有分享,才能共赢。⑰
未来的中国与世界
凡事着眼于未来,才能把握现实。从2008至2010年,源自美国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一方面加速了西方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以其特有的东方民族的智慧,将这场全球性危机转变为加速自己经济发展的一次关键性的重要机遇。普华永道(PwC)报告显示:中国有望在2018年赶超美国,这主要得益于此次金融危机——它加速了权力中心向新兴国家的转移。高盛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股市将压制美国,攀升至全球第一股市的位置,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权势将会覆盖全球,影响力将遍及五大洲,到那时,有的将不再只是中国,而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它将在国际上享有盛望,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一个月球基地。⑱当然,这些预测也不免夸大之词,我们不可尽信。中国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话题,但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能否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我们还是会有一丝忧虑。
刨去夸大溢美之词,我们客观一点来设想一下未来的中国与世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世界开始审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脱节的问题,让实体经济发展快一点,让虚拟经济发展慢一点,成了大众的呼声。而同样由于这场危机的后续影响,希腊等欧盟国家又开始陷入了主权债务危机,即现在所说的欧债危机。可以想见,未来的美国与欧盟,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未来十年左右,主要发达国家可能会进入一个战略收缩期。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也很有可能利用这样一个战略机遇期,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诸多差距,但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大部分来源于进出口,而且长久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都是顺差的态势。但是,中国现在面对的外部环境非常差,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在国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国家已经提出要靠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会相对地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这并不是说中国就要与世界隔绝了,而是在出口与内需相平衡的情况下,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性,而且中国也很有可能出现进出口逆差的情况。与其说这是一个坏现象,不如把它当成非常有利的情况,因为未来的贸易逆差刚好可以与中国之前巨大的贸易顺差冲抵,也不至于让大量的外汇储备被闲置。
毋庸讳言,当今世界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独立自主的中国,一路走来,坎坷多过坦途。过去我们见证了太多的无奈,而今天我们终于有了实力,有了自信,有了接触的勇气,有了消化的能力,有了平起平坐的自尊,有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辨别力。在和世界大家庭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丧失自我。从最初的“引进来”到现在的“走出去”,并提出了建设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措施。中华民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给自身的发展添砖加瓦,也不断地借助外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开放之路并不平坦,我们为此付出双倍的努力,代价也是沉重的,但“英雄无悔”。我们不必总是缅怀过去,也不用沉迷现在,而要放眼更长远的未来。⑲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否认,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巨大的世界资源,大大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经济繁荣,反之,一旦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出现动荡和衰退,十几亿人的不安宁也必将带来一个不安宁的世界。两败俱伤是谁都不想见到的,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为世界贡献更多的光和热。中国在余热未散的金融危机和正在上演的欧债危机中都体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而且,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就要有天空一样的高度,重视任何一个重要契机。
我们的中国全球战略观2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爱好和平、不求扩张的民族,因而是一个不具侵略野心的民族,这种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在这种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向来以如何提高对内统治的效率为主,以巩固统治地位和为民做主为最高原则。在对外方面则从来都奉行广积粮、高筑墙的以防御为主的国策。这种防御性外务策略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届政府外交和外务的主体思想,可简称为防务主义。
在人类缺乏有效解决长距离快速运输兵力的时期,在人类尚未发展出战略性远距离攻击武器的情况下,防务主义对中华民族来说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一国将兵力在几十分钟内运送到千里之外,已然不是神话,而一个军队对敌军的致命打击也可以操作在万里之外。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至2010年的伊拉克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等,都是最好的说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面对这种新的战争手段和军备条件,单纯的防御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因此,防务主义已失去了它原有的积极意义。换言之,在当代战争中任何形式的防御都是被动的,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国防战略上早已经到了抛弃防务主义的消极国防的关键时刻,而应用以攻为守的积极的国防战略取而代之。
谈到中国建立以攻为守的积极国防战略,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首先发动进攻,袭击敌军,而是在我们遭到敌军进攻袭击的第一时间,能够迅速向敌军大本营进行战略进攻,对其予以致命的打击,消灭其再次战略进攻的战斗力,直至敌军停止对我方的进攻,可简称为积极防卫的国防战略。实施积极国防战略的前提是,首先建立正确的全球战略。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一、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企图,这实际上就是中国那个时期的全球战略,它使中国成功地抗衡了外部势力南北夹击以及百万大军压境的威胁,捍卫了民族利益和国家领土完整。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放弃了原来的全球战略而改之以寻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新国际战略(我们认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略)。如今国际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美国实行单边主义,台海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不散,敌对势力企图由此压迫中国大陆,使之处于战略劣势地位,因此,严峻现实要求中国必须迅速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全球战略。
中国古代圣贤孟子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国一方面要尽最大耐心、诚意实行祖国的和平统一,另一方面要以大无畏的气概迎击任何分裂国土的阴谋,以自己的全球战略对外国的威胁形成战略威慑,使其对中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全球战略布局应当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而且应当包括这样几个要点,即舆论战略、装备战略、基地战略、区域(国别)战略、太空战略、海洋战略以及战略动员和战略指挥,还应包括对台战略,简述如下:
宣传中国和平发展思想。要向全世界广泛宣传中国一贯奉行的不称霸的国策,反击敌对势力制造的“中国威胁论”,使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并理解和平政策。特别要做好对美国人民的舆论工作,抵制和揭穿美国极右势力妖魔化中国的做法,减少美国人民对中国产生的“被扇起的仇视”和误解。同时,加强与欧洲的联系,保持与非洲人民的友好关系,在南美洲结交新朋友,特别是主动与日本恢复友好往来。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工具网络、电视等造势交友。
加速发展国防工业。面对国际敌对势力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航空母舰战斗群、太空激光武器等掀起的威胁,中国必须针锋相对,加速发展国防工业,重点放在发展空中与水下的远程打击的核武器上。为此,要恢复因为泛市场化鼓噪而惨遭破坏的重工业,而且国防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加大对生产资料生产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对科研和教育的投资,抢占信息科技高地,打赢未来的高科技局部战争。
抓好战略基地的建设。实施积极防卫主义战略,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适宜的战略基地。现阶段应主要考虑中国大陆境内的战略基地建设,要科学选择论证基地位置。等待时机成熟之后,也应当考虑在境外建立中国战略基地,在国际斗争中,温良恭谦让的儒家主义是行不通的。
进一步加强周边外交与各层次国际合作。要深化和完善“上海合作组织”这个成功的国际组织的改革,在国际上分层次地同周边国家形成不同的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大幅度加强与俄罗斯在国防工业上的科技合作,这样可以减少国家承担的国防压力成本。要加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以减少中国被迫用非和平手段实行统一大业时打击敌军的阻力,这实际上是降低进攻成本。在经济贸易方面也是如此,要适度减少对美国等一两个国家的依赖,加强同欧洲特别是欧盟的经济和贸易往来,减少以美元为手段的外汇储备,以现有外汇储备为动力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就是说动用那些闲置的外汇储备购买技术和设备。
开始着手进行太空战略部署。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使太空成为竞争的场所,因而要像美国和俄罗斯那样尽快组建自己的太空部队,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兵种。与此同时,要加快发展以太空部队边缘技术为依托的民用太空工业,这样不但能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而且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分两个层次实施海洋战略。第一层次是台湾海峡的20~50万帆船渡海准备战略,用人民战争击败侵略势力。第二层次是外海作战战略,远洋攻击船舰不用追求体积大,而应以体积小、航速快、火力强、载机少为设计思想,这样可以避免模仿别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旧俗套。
切实建立战略动员体系。中国享有的和平环境已经持续了20多年,可是国门内的和平稳定不能消除国门外的军事威胁,为此,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做好军事准备工作,建立国家战略动员体制。战略动员在目前阶段应当以战略储备的形式展开,仍然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内容。如何实施,要靠战略指挥安排。战略指挥主要是最高统帅的智慧、魄力和意志问题,同时也包含了战略参谋集体的组成、锻炼和发展问题。
强化对台战略。台湾问题是制约中国全面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美国在极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中,视台湾为永不沉落的巨大航空母舰,因此美国不希望大陆与台湾实现统一。目前,台湾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已经成为美国钳制中国的王牌。但是,中国神圣领土绝不容许外来势力入侵,而国家只有完成了统一大业,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一方面对台独的态度要坚决,使台独势力在台湾岛上不得人心。另一方面要更加务实地处理台湾问题,支持台湾的统一派势力,扩大对台湾的经贸往来,让台湾人民意识到祖国大陆才是台湾福祉的源泉。在上述各项准备完善后,台湾问题将再不成为难题。同时,自从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第三次合作之后,台湾蓝绿阵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自200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不断升温,冲突明显下降。国民党从与共产党的合作中获得丰厚的利益,开始走出了逐步衰落的困境,将视野从台湾扩大到全国。但是,绝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因为台湾岛内的局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特别是当前,在台湾地区新一轮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竞选结果未明的情况下,台海外围的军事形式依然十分严峻。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国防高科技研制开发,全面提高解放军现代作战能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怕与台湾进行军备竞赛,并且以军备为手段摧垮台独势力的经济基础。
总之,敌对破坏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围剿气势逼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态势,对此不能为了避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而采取什么绥靖主义路线,那无疑是卖国主义的路线。相反,中国要迅速加强自己的国防建设,让那些或明或暗的威胁中国的阴谋破产。当然具体做法应当更隐蔽,内紧外松,在可预计的前提下,减少或避免与霸权主义正面冲突。中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指向是,保卫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不遭受损害。可是目前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造成最终伤害的敌对势力不仅远远没有消失,而且还在明目张胆地集结。中国自我壮大的步伐迈得越大,也会越来越多地引起国际敌对势力的不安,受民族国家利益的驱动,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说,中国必须居安思危,立足于忧患,方能自强于世。
中国全球战略不仅要斗勇,更要斗智,是两者的巧妙结合。也就是说,在全球战略的布局上能够牵制住敌对势力,就能大获全胜。届时,不仅中国会民富国强,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全世界人民也将分享我们战略的胜利果实。虽然当今世界单边主义横行,但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和短期现象,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从来没有因为强权而扭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上述的新式民族国家利益冲突涵盖的范围广泛,不宜掌控,但是也有很多力量可以用来制衡其中的霸权主义。在稳定世界和平方面,中国是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为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债的最主要买家。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以符合现代文明的方式进行的,是在创新中加速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2015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美国进行长达一周的首次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大会,这对建设和发展中美两国积极健康的战略伙伴关系而言,无疑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访问。通过这次国事访问,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真正开始成为中美两国的共识。在习主席国事访问期间,中国与美国方面签订的49项合作项目,涵盖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商贸、金融等诸多领域,这是国之幸事、民之幸事、中美两国之幸事、世界和平发展与繁荣之幸事!这次成功的国事访问,无疑将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和世界未来的动向。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依然要长久保持一个清醒思维,即在当前世界各种经济政治力量急速变化和重组的多事之秋,在人类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在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进程中,国外敌对势力总是要竭力围堵中国。我们不应忘记,当年美国朝野所谓“新华盛顿共识”所表现出的继续遏制中国之意图,而且,数年前奥巴马访华时,仍然不忘《对台关系法》,不忘提起与美国国家利益无关的达赖,特别是最近,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其竞选演说中,不断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这是否又暗含遏制之意呢?因此,中国绝不能轻易放马南山,刀枪入库,那是自我灭亡的幼稚行为;同样,中国也绝不能四面出击,那是自我毁灭的愚蠢做法。认清这两点十分重要,这样中国就不会让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而是你围你的,我走我的,中国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采取一切手段,坚定不移地保护民族利益、国土安全,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主的导向,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汕头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颖是本文第二作者)
注释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
贺如:《唐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张润芝:《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讲起》,《时代周报》,2011年12月5日。
葛馨:《刍议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第128~129页。
王文锦:《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与经验》,安庆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4年。
廉冬:《从我国闭关自守的历史看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第16~17页。
徐辉:《从经济全球化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第24~27页。
陈军:《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国际市场》,2010年第8期,第70~73页。
李利平:《浅谈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公共事业财会》,2005年4月,第14~16页。
颜士叶:《经济全球化利弊分析及对策》,《青春岁月》,2012年3月下,第213页。
陈玮英:《双反或摧毁全球光伏市场专家建议做最坏打算》,《中国企业报》,2012年8月30日。
顾春芳:《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田广、戴琴琴:《中国成老大,世界会怎样》,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
梅新育:《中国入世十年双赢路:进出口剧增拉动全球经济》,《半月谈》,2011年9月。
郭丽君:《中国与世界共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述评》,《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1日。
权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迈向一体化互动发展》,《国际原理》,2014年第5期
[法]皮埃尔·皮卡尔:《20年后中国与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赵周贤、刘光明:《“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
田广、戴琴琴:《泛市场化批判》,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
李笑丹:《当代中国外交“和谐世界”理念初探》,《品牌》,2015年5月上。
杨子岩、杨志聪:《展示大国风范 提振华人精神》,《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9月30日。
责 编/樊保玲